1947年10月,在佳县神泉堡,毛主席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并于10月10日颁布,响亮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这个口号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得到了热烈的拥护和响应,对整个解放战争后来的迅速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喊出这句口号5个多月后,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率领在陕北转战了一年的中央纵队,从吴堡县东渡黄河,前往河北西柏坡。

东渡黄河渡船上的毛主席(中)
上图为:在全国解放战争各战场都转入反攻并取得重大胜利后,中共中央于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三日离开陕北,前往华北。

东渡黄河渡船上的毛主席(中)
上图为:1948年3月23日,在西北野战军转入反攻后,毛主席等结束历时一年零五天的艰苦陕北转战,从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解放区。
陕北古渡,青山起伏,黄河波平。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从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川口村渡口东渡黄河。历时1年零5天的转战陕北结束,中国革命进入新的篇章。在抵达东岸的山西后,毛主席下船回望对面苍茫的陕北大地,深情地说:“陕北是个好地方!”
黑白老照片定格的瞬间中,老船工薛海玉头上包着白羊肚手巾,手里拿着旱烟袋,如陕北大地一般沟壑纵横的脸上绽放着淳朴的笑容。
77年前的料峭春寒中,薛海玉撑着木船将毛主席摆渡过黄河。那天浑浊的黄河水比以往平缓,但依然夹杂着冰块撞击船身。薛海玉凭丰富的经验避开了漩涡和险滩,让木船顺利靠岸。
彼时的薛海玉没有意识到,自己亲身参与了中国革命的转折点。1935年10月落脚陕北时,中央红军仅剩7000余人;1948年3月党中央离开时,人民军队兵力已达280万,解放全中国胜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