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武钢(上):火官庙的星星之火

青筠看美食 2024-01-14 03:09:07

梅雨季节,我们从武汉城区出发,天气时雨时晴,青山隐隐约约,过建设十路的高架桥,就是典型的重工业区域地界,曾经一桥分割的两个世界。我们驱车拐入21号公路,路过武钢盐汽水饮料生产厂、沔阳饭店、工人村钢铁剧院等不再存在的旧址……

我们试图找寻“钢二代”记忆深处的星星之火,试图让旧时光再次回流。

那一点星火,始于“火官庙”。

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陆哥是青山移民的后代,他的父母来自东北鞍钢,作为支援武钢建设的一份子,迁徙定居于此。

陆哥是一名“庙里的伢”。他解释,“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叫做‘火官庙’,所以有这个称呼。‘火官庙’是民间叫法,官方叫法是‘工农村’,并分为工农上村与工农下村。”彼时,除了工农村,还有“工人村”等聚居区,这里住着前来支援武钢建设的移民。

在陆哥儿时记忆中,“火官庙”一带是“棚户区”,光人口就有三四千人,因为支援建设热火朝天,顾不上规划,他们居住的简易房屋大多由青砖加石棉瓦搭建,密密麻麻如棋盘,一家人挤在一块,这样的旧日影像残留在不少像他这样移民二代的童年回忆中。

按照古人的说法,南方主火,火神祝融是南方之神,保佑着人间永远光明。“火官庙”即因火神而名,陆哥记得那座庙宇就在附近一百来米的小山上,其中供奉着这位火神菩萨,而神灵的力量庇佑着以火官庙为中心的周边区域,免遭灾祸。不晓得是不是靠山的位置风水特别好,“火官庙”还是出了不少名人,像青山一些国企的重要人物均出自这里,有的人在今天更是位居官场要职。

1、固执的面馆

淅淅沥沥的梅雨季,驱散了武汉这座火炉的高温,天公作美。陆哥、片哥和我来到了为民面馆,各自一碗牛肉面、一个面窝、一瓶武钢咸伙计盐汽水管饱,兴致大发的片哥还自个儿喝瓶啤酒,一饮而尽,致敬老武钢的岁月。

我们所在的是为民面馆的新址,其构造类似“高级棚户”,后厨是一个长条,一溜儿老搪瓷铁碗摆开,几个大桶装着卤牛肉、高汤、海带等,食客用餐区被切割为前后两块,前面亮堂,里头黑洞像重庆的防空洞。门口是一片废墟,废墟后头是看起来豪奢壮丽的恒大华府,诉说着中国房地产近几年的风光与暗淡。

环顾用餐客人,多中老年人士,是不是也有当年武钢老工人?也有因互联网兴起,从汉口、武昌远道而来的年轻食客。中老年人桌上多有一瓶小酒,小毛铺、小黄鹤楼甚至还有自带西凤酒的。他们举起酒杯,寻找当年武钢的鼎盛时光,来找寻自我的青春记忆,来消解下岗失业那一段最困难的日子。

开业四十年,他家仍以量大、海带软烂著称,当年免费续海带,现在已然不在免费,其消费客单价在青山还算低廉,但难以阻止不少食客的负面评价“太咸了,怎么能这样做到咸?”其实这个问题,就跟武钢盐汽水一样,它的口味定型,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为民的这碗面,无关乎美食,谈不上精致,最重要的是它是一碗属于劳动人民的面,有荤有素、量大实惠、汤汤水水,满足了大众的基本需求。

时年58岁的老徐依然精神十足,但他只是技术监督。他指着里头正给顾客打“浇头”的黑汗衫小伙,“那是我儿子,体育学院毕业后找了个工作,混得一般般,现在跟我干了。”

过完早,我们来到正在改造升级的红房子,原一街坊所在,喝一杯游心咖啡小憩。钟书阁里,我们要了三杯手冲咖啡,书香、咖啡香,化入时光沉沉的红房子里。这里也是华侨城红坊的营销中心,女销售员正给购房者热情介绍情况,“大家不知道的是,武钢三中是青山最好的高中,居住在在这里,小孩可以从小学读到高中……”

随处转转,这里还保存着老房子的样貌,只是内部已经破败了,只有一栋的外墙面因为影视拍摄需要,经过“修旧如旧”的处理,有一位男生正坐在营销中心的台阶上对着这栋楼写生。青山的红房子,至今还是不少人的灵感源泉和内心记忆。

2、寻找“火官庙”

下一站“火官庙”吧?我们协商。

离开出生之地后,“火官庙”进入改造,供奉“火神”的庙宇被推倒改为菜市场。后来呢?我问陆哥。陆哥摇摇头,他也许久没去了。

驱车过建设十路的天桥,就是建设十一路,即开始了典型的钢城。青山水泥厂和一冶水泥厂已经不见了,原来的钢渣堆积地改建成了美丽的戴家湖,石化冶炼厂依然是一股刺激的气味。

我们拐入21号公路,这是陆哥最熟悉不过的地段。陆哥最初在火官庙上学,每天步行即可,等到读三年级,因故转学到武钢二小,就要“跑月票”挤21路公交了。

每天一大早,十岁的那个小伢,一手拎着盒饭,跟在上班的大人后头,哪里挤得上去!有好心的叔叔见了,双手抱起他,塞进红色公交车窗口,里头有人看到了接应,安放他在窄小的角落。半小时的车程,会经过武钢焦化厂、青山石化,一路风尘。同行的片哥,曾在附近一家厂子中做过短暂的技术顾问,他印象很深,“此地蚊虫肆虐,山高路远坑深。”

现在的21号公路,是通往北湖的,早已不再是坑坑洼洼,按照机场线标准修的道路,车子好开到令人讶异。至于当年的21路公交车,已经成为一条在黄陂区运营的线路。

我们在车上闲聊,感慨着旧时光,直奔“火官庙”。车子进入一个拐弯处,有大车霸道地行驶过,陆哥的车子避让暂停,“这就是火官庙了。”我看一看窗外,杂乱的房屋,混搭的蓝灰色,可能是雨水和天色的原因,一切景物都蒙上了灰蒙蒙的颜色。陆哥下车察看道路。没一会儿,就返回车内,“火官庙进不去了,现在已经划归武钢厂区另做他用了,我们走吧!”

家园何在?我们很遗憾。

“这是早年的棚户区吗?棚户是这个样子吗?”我问。陆哥开车,“不是,这是后来的房屋。我带你们去白玉山看看。”

白玉山,有诗意的名字,与火官庙一样,同样依山而建的聚居区。当我们在一个泛着淡黄色小区同样灰扑扑的居民楼外停下来时,陆哥告诉我们,“这就是白玉山了。”

搬到白玉山后,陆哥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去武钢八中上学,“凤凰的,那不得了啊,我哥结婚的礼物啊”,这个踩单车的阳光少年,引得同学纷纷艳羡。在“租借”自行车的那些日子,他视之如至宝,回家时从一楼扛到五楼,上学时再扛到一楼。毕竟,那个时候自行车失窃案例太多了,而一辆自行车更是收入不错的家庭节衣缩食之余才会买的物件。

当中年的陆哥再次提及少年往事,他依然是一脸激动,恍若越过时光看到了年少的自己。

在白玉山小区外围,我下车拍了照,路上没一个人,只有少数大车行过。可能是梅雨季,加上寂静的泛黄老化如旧照片的小区,显得格外惆怅。陆哥说,“其实,很多人已经离开了白玉山,在城区买了商品房。毕竟是一个远城区,近三环了嘛!而且,现在的白玉山是一个老龄化社区,五六十平方的住房月租仅需四百块……我的房子就是租了出去,多是一些外来的打工人。”

我们回程,经过白玉山的街市,“要不要下车看看?”我们摇摇头,“就望一望好了。”街市上还是有不少行人,有人挑着担子经过,似乎是售卖蔬菜之类。这里原来是有人间烟火的。

雨水忽大忽小,大概一刻钟后,我们再次停车,21号公路路口到了。

车来车往的十字路口,一栋老旧的上了锁的建筑,我不明白停留这里的意义。陆哥饱含热泪的讲解,将我们拽回旧时光。这里就是工人村,这栋建筑原来是服务于工人村职工家属的钢铁剧院。

陆哥告诉我,“在我们火官庙呢,耐火厂承办了电影院、篮球场、游泳池、医院、两所学校(武钢八小、武钢八中)等配套来服务职工和家属。原来,大家都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主要是看电影,比如《闪闪的红星》。我清晰记得有部‘神片’《少林寺》就是在火官庙电影院看的,那个时候可谓‘万人空巷’。除了电影,我还看过楚剧。一个人看的,看着看着在凳子上睡着了,睡着了以后踉踉跄跄地差点回不了家。那个时候我才六岁。当时还看了好多朝鲜电影,什么《卖花姑娘》,哎,那个幼小的心灵里受了刺激呀……”

“白玉山也有剧院,主要是服务于白玉山的居民和职工,是武钢人的第二生活区。”陆哥补充说。“第一生活区”呢?陆哥告诉我并不存在。但我猜测大概就是武钢剧院、商场等中心区。

我站在工人村,透过这历史的遗迹,结合陆哥的讲解,想象当年武钢工人聚居区的辉煌。钢铁剧院的铁门挂上锁,站在正翻修的路旁,雨水打湿了泥土汇集成或深或浅的水坑,站在路的高头,可以远远望到岁月斑驳的暗红的字眼,“钢铁剧院”,证实这里的确是当年武钢人下班后的娱乐消遣场所。

钢铁剧院对面是大名鼎鼎的沔阳饭店旧址。武钢建设后,从汉口搬迁而来,专为武钢人服务的沔阳餐厅,如今已经消失无踪,只留在武汉饮食老字号的书页上。我们站在道路边,眼前是高的绿化树、低的草地。陆哥告诉我们,“曾经的沔阳饭店,过早很棒,蒸菜好吃。”

哦,原来人来人往、菜香飘逸的热闹餐馆,已经化为寂寂无声的青山绿树了,我们默然站立许久,祭奠这家老字号,一辆公交车行来,暂停于红灯亮起的十字路口,似乎跟我们一起致敬当年的岁月。

片刻后,公交开走了,我们也上车,返回市区。

回到市区,梅雨停了,我的鼻孔中似乎还残存着冶炼厂的味儿、马路尘土的味儿,久久不能散去。我怀疑是不是真实的味道,也许是心理作用,因为我沉浸在青山往事中,难以自拔……

经历过火红的岁月,那些与武钢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人们,现在过得还好吗?

作者:舒怀

图片:舒怀、网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