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眦必报
“睚眦必报”,是个成语。其中的“睚眦”,读音yá zì(牙渍),本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的九子之一,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血嗜杀,嘴里总是衔着宝剑,怒目而视,被古人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刀剑的威力,这里的“睚眦”被引申为瞪着眼睛;“必”,必定;“报”,报复。“睚眦必报”的整体意思是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其狭窄。典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战国时期,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范雎,因被人诬告而遭到毒打,逃出魏国,跑到秦国。范雎划名张禄,向秦昭王提议远交近攻的治国策略,得到秦昭王赏识,拜他为上卿,后来又封他为秦国丞相。范雎成为秦国丞相之后,立即攻打魏国,但凡魏国从前对他有恩惠的人,即便所施恩惠只是一顿饭也必重重酬谢,但凡从前对他有嫌怨的人,即便嫌怨的程度只是张目忤视一下,他也不放过实施报复。因而,《史记•范睢列传》评价范睢:“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