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汇律所吴少博律师解析:环保禁养与拆迁补偿关联及企业维权之道

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 2025-03-24 17:41:32

在当今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的大背景下,环保禁养成为众多企业主关注的焦点问题。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主任吴少博律师凭借其丰富的法律经验,对环保禁养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为企业主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指导。

一、环保禁养案例呈现

在广东省广州市郊区,冯某于2006年在租赁的村委会荒坡地上建造了3000多平的养猪场。冯某的养猪场手续齐全,不仅有完备的经营证照,还补办了环评手续。然而,到了2016年,由于猪场附近的珠江某支流被划为水源地,政府环保部门要求其限期关停并搬离,且告知冯某因不征地、不拆厂房,所以没有补偿。

二、律师深度分析

吴少博律师指出,对于环保关停的企业,是否给予合理补偿需分情况考虑。若企业合法经营,证照齐全且达到环评标准,因地方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升级、环保标准修订等原因被环保禁养,企业是可以主张补偿的。但如果企业存在无证非法经营、违法占地、违章建筑或缺少环评手续等问题,被环境执法部门依法关停,则无法主张补偿。 同时,吴律师强调环保禁养可以参照拆迁项目来进行补偿。尽管环保禁养与征收拆迁存在区别,环保禁养旨在让企业停止生产经营,而征收拆迁是为获得土地使用权,不仅要求企业停产关停,还需清除建筑和设施。但二者在补偿项目上有共通之处,如都包含地上建筑物、附属物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等。因为环保禁养同样会使企业的土地、厂房和机器设备闲置,给企业主前期的大量资金投入带来巨大损失。在冯某的案例中,由于猪场距离水源地近被划入禁养区,不存在整改继续经营的可能,企业停产导致的损失与拆迁情形相似,所以在协商环保禁养补偿时可将拆迁补偿项目作为参考。不过,由于环保禁养和征收拆迁目的不同,实践中存在政府为压低补偿或不予补偿而先期关停企业的情况,这对企业争取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极为不利,因为停产停业损失通常根据前三年营业额计算,一般补偿三到六个月,若因政府关停导致企业长期停业,后续争取补偿会相当困难。

三、维权建议

为帮助企业主在环保禁养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吴少博律师给出了以下维权建议: 1. 申请相关部门信息公开,仔细审查环保关停规划审批文件的合法性,了解政府决策的依据和程序是否合规。 2. 审查是否有环保关停具体实施补偿方案,明确自身应享有的补偿权益,若发现方案不合理或存在违法之处,及时采取措施。 3. 当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法律成为企业主坚实的后盾。

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主任吴少博律师在环保禁养法律问题上的专业解析,为广大企业主提供了清晰的维权思路和有力的法律支持,帮助企业主在面对环保禁养时,能够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彰显了律师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