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媒体确认:台湾著名女星大 S(徐熙媛)在日本因流感引发肺炎而不幸离世,享年 48 岁。
在春节前夕,大 S 和家人一道前往日本游玩,在此期间不幸染上流感,进而发展为肺炎。虽说家人即刻送医救治,可病情仍急剧恶化,终究未能挽救回来。这一消息着实令人悲痛,要知道她年仅 48 岁,原本还有漫长的美好时光在前方等待,却因一场普通的流感而生命终结。
许多人得知这个消息后,都会心生疑惑:在当下如此优越的医疗条件下,而且又身处医学技术先进的日本,为何一个寻常的肺炎会导致这样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
然而,在详细知悉一些情况后,身为一名医生,我察觉到,大 S 悲剧的源头,更多源自她自身的一些因素。
同时,大 S 的某些状况,与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存在一些类似的地方,这件事对这类慢性病人群也算是一个提醒。
下面简单说三点。
第一,身体素质乃是抵抗力的根基大 S 病情的加重,与她自身体质虚弱紧密相关。
从以往的一些公开资讯判断,大 S 的身体状况欠佳。
大 S 曾因过度减肥,患上了“精神性厌食症”。
过度消瘦会极大削弱身体的免疫力,这一点在我以往的科普文章中多次提及。
并且,从先前的一些报道中,我了解到大 S 还患有心脏病、躁郁症、癫痫,且有过两次流产经历,平日里身体就较为虚弱。
去年曾有媒体报道,大 S 因心脏病入院治疗。
吴佩慈曾表示,大 S 多次癫痫复发,甚至稍微劳累一点就会发作。
这样的身体状况,致使她对疾病的抵御能力极为低下,那些普通人或许轻松就能挺过去的病症,对她而言却犹如泰山压顶,用一个词形容,便是“弱不禁风”。
这与慢性病人的状况颇为相似。
许多慢性病会致使免疫力下滑,例如糖尿病、心脏病、慢阻肺、肾衰等等,患有此类疾病的人员,常常会因一些轻微的疾病,致使病情加剧。故而,一旦出现显著的身体不适,务必要即刻就医。
第二,规避危险环境大 S 全家前往日本旅游之际,正值日本流感的发病高峰期。
究竟严重到何种程度呢?
公开数据表明,日本流感疫情在过去一个月达到历史最高值,短短一周内患者数量急剧增加 21 万人,多地医疗机构均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而大 S 一家抵达的东京,恰恰是疫情最为严重的核心地带。
流感的传染性究竟有多强?要知道,让我们佩戴了三年“口罩”的那场疫情,一直被称作“大号流感”。
毫不夸张地讲,当下的日本东京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毒窝”,普通人前往都难以避免被感染,更何况是体质虚弱的大 S,更何况是在旅途劳累的情况下。
这一点对慢性病人同样是一种警示:在流感高发时期,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人要尽可能远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开封闭且不通风的公共环境。
倘若必须前往,做好以下 3 件事,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被感染的风险:佩戴好口罩,减少触摸扶梯、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勤洗手。
第三、两个致命失误刚看到这则新闻时,我有些疑惑不解:小 S 表示他们及时就诊了,可流感是有特效药的,只要及时服药,通常很快就能缓解症状。况且流感的致死率很低,大 S 若治疗及时,为何病情会恶化到如此地步?
后来,从网络上的一些零散信息中,我察觉到大 S 可能犯了两个致命失误。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发病过程。
网上有疑似当地导游的网友披露了大 S 的发病及救治过程:
据这位人士透露,1 月 29 日,这位导游开车接上大 S 一家时,大 S 就已经出现咳嗽哮喘的症状,当晚抵达东京箱根后,就一直待在房间里,30 号、31 号也都没出门。
31 日晚上还叫了救护车去医院,后半夜又送了回来。
到了 2 月 1 日,这位导游载着大 S 全家返回东京都,途中去了一所小医院,小医院表示无法治疗,便转去了大医院,确诊为甲流,开了药后回去服用。
接着当天回到东京,也没再去复诊。直到半夜发现情况不对,又叫了救护车送往医院,早上 7 点钟不幸去世。倘若上述描述属实,那么这中间实际上存在 2 个致命失误。
其一,前往疫区前未提前预防流感是可防可治的。预防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两条:接种疫苗、口服药物。
对于患有慢性病的人,或者一些体质虚弱的人员来说,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方式,是每年定期接种流感疫苗。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可,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为经济、最为有效的手段。
不过,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发生变异。世卫组织每年会根据当年的流行情况推荐下一季的流感疫苗成分。所以,每年需要接种的流感疫苗成分不一定相同。
因此,每年接种的疫苗,只能预防当年的流感,建议这类人群每年都接种。
但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疫苗需要提前 2 周接种才有效果。倘若没有提前接种,也可以通过服药进行预防。
预防流感的药物,主要是奥司他韦。如果与流感病人有密切接触,可以在症状出现前提前服药预防。由于病毒的传染期较长,服药时间一般为 7 - 10 天。
其二,就诊不够及时流感有特效药,但要早期使用效果才会理想。
以我们常用的“奥司他韦”为例,治疗流感时,症状出现后要尽早用药。最好在 36 小时内开始服药。如果用药过晚,药效就会大幅降低。
大 S 29 号就已经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2 月 1 号才确诊甲流并开始服药治疗,整整间隔了 4 天!此时药效其实已经明显减弱,普通人主要依靠自身免疫力抵抗,但大 S 的免疫力较差,从而导致病情迅速恶化。
这场悲剧或许原本能够避免,只能感慨,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