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沙特会谈达成共识,俄乌冲突或将结束,国际航运格局将如何演绎

现代物流报 2025-02-20 09:16:40

文 / 本报记者 贾奥胜

俄美就结束俄乌冲突达成共识!

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团1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据沙特媒体报道,会谈持续4个半小时。美国国务院会谈结束后发表声明说,美俄就解决两国间“棘手问题”和结束俄乌冲突等达成四点共识。

其中明确,双方同意任命各自的高级团队,着手努力以持久、可持续且为各方接受的方式尽快结束乌克兰冲突。另外,双方同意为未来在共同地缘政治利益问题及经济和投资机会方面的合作奠定基础,这些合作将随着俄乌冲突结束而出现。

(图为2月18日拍摄的沙特首都利雅得美俄官员会谈现场。图源:新华社)

但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乌克兰一方并没有参与此次会议。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在美方于会谈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关于俄乌冲突的结束方式提出,冲突需要永久终止而非临时暂停。

俄美同意结束俄乌冲突,对国际物流市场的国际航运、航空及中欧班列市场将产生积极影响。

对俄海运制裁或松动

过去一段时间,海运贸易苦俄乌冲突久矣。随着俄乌冲突的逐步结束,西方对俄罗斯的海运制裁或出现松动迹象,但这一过程预计将充满复杂性和渐进性。

在能源运输方面,俄罗斯在冲突期间已将原油出口重心转向亚洲。期间,俄罗斯利用一个被称为“影子船队”的大型油轮舰队(规模约占全球油轮船队的8%,包含约700艘油轮),显著改变了其原油出口策略,将重点从欧洲转向亚洲市场,尤其是印度和中国。

数据显示,2023年俄罗斯对印度的原油出口量急剧增长,从冲突前的微不足道(仅占1%)飙升至40%。

而这一转变导致了原油运输距离的显著增加:数据显示,从冲突前对欧洲的平均3000海里运输距离,扩大到转向亚洲后的8000海里以上,这一变化推动了全球油轮吨英里需求增长4%。

尽管未来如果西方对俄罗斯的海运制裁有所放松,俄罗斯可能会短期内尝试恢复对欧洲的原油出口(在冲突前,欧洲占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的60%),但长期来看,俄罗斯向亚洲市场的结构性转变预计将持续且难以逆转。

(图源:千库网)

在粮食贸易领域,黑海航线或将展现出巨大的恢复潜力。在冲突爆发之前,黑海地区在全球小麦出口中占据了30%的份额,玉米出口则占了16%。然而,由于港口封锁,2023年乌克兰的粮食出口量大幅下滑了70%。

一旦黑海航线得以恢复,预计2025年,乌克兰的玉米出口量有望回升至冲突前水平的80%,即大约2000万吨。

在冲突期间,欧洲为了保障粮食供应,转向了美国、巴西等地区的粮食来源,这导致运输距离增加了50%~100%,例如,从美国到欧洲的航线就比黑海航线要长出3000海里。

不过,如果黑海通道真的恢复畅通,虽然吨英里需求可能会回落10%~15%,但供应链多元化的趋势和需求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这一回落的幅度。

欧亚空域逐步开放与成本下降

俄乌冲突对国际航空货运造成了显著影响,特别是在欧亚空域的通行方面。期间,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禁止航班过境俄罗斯空域,迫使亚欧航线不得不绕行中东或北极地区,这不仅延长了飞行时间(大约增加2~3小时),还大幅提升了燃油成本(上涨15%~20%)。

据分析,如果俄罗斯空域能够逐步恢复通行,亚欧航线的运力有望提升10%~15%,同时单位运输成本也能降低约12%。

(图源:央视新闻)

俄罗斯空域在国际航空货运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承载着全球约10%的国际航空货运量。2023年,由于制裁措施,全球航空货运成本指数(TAC Index)同比上涨了25%。据相关预测,如果到2025年能够恢复50%的过境权,全球航空货运成本有望回落8%~10%。

从具体数据来看,航班绕行的情况正在逐渐改善。根据Flightradar24的数据,2024年亚欧航线的绕行比例仍高达85%,但如果2025年俄罗斯空域能够部分开放,这一比例可能会降至50%,日均航班数也将因此增加200班次(当前日均约为1500班次)。

然而,不能排除的一点是,俄罗斯方面可能会利用“逐步开放”空域作为筹码,要求西方解除对俄航空业的制裁,如飞机零部件的禁运等。而这一谈判进程可能会对俄罗斯空域开放的恢复速度产生影响,使得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的恢复路径充满不确定性。

北线恢复缓慢与南线替代强化

在俄乌冲突期间,中欧班列北线的运输量遭遇了显著下滑,2023年的数据显示,其运量减少了40%。面对这一挑战,部分货物开始转向其他运输路线,其中南线(跨里海走廊)和中线(经土耳其)成为了主要的选择,其货运量实现了120%的增长。

不可忽视的是,西方对俄罗斯的铁路制裁,如禁止提供保险和支付服务等,仍然在短期内难以解除。

此外,乌克兰境内的铁路网在冲突中受到了严重破坏,损毁率达到了约30%。据估计,修复这些设施的成本将超过50亿美元。同时,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边境的通关效率也大幅下降,从冲突前的日均40列下降到2024年的仅15列。这些因素都可能长期限制北线的运输能力。

此外,中亚通道的扩容也在加速进行。中吉乌铁路的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预计将在2026年通车。这条铁路的建成将有效分流北线10%~15%的货物,进一步降低对俄罗斯的依赖。

未来,随着局势的变化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中欧班列的运输路线可能会继续调整和优化。

0 阅读:5

现代物流报

简介:全国物流行业公开发行的专业报纸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