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铁路坠桥事故:275人遇难,已过43年,如今的进步是血的教训

张五笙说历史 2024-08-02 02:22:46

文案:张五笙Talk历史

编辑:张五笙Talk历史

基建狂魔,已经成为了全体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民族符号。但是,却极少有人知道,我们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无奈之下的选择。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虽然也已经建立起来了庞大的工业体系,但是因为一直都没有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所以导致我们的生产资料有些匮乏,这样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我们的基础建设显得有些落后。

而落后的基建,也引发了一项在当时足以引起全中国都为之落泪的铁路坠桥事件,在一瞬间,275人的生命转瞬即逝,到如今已经43年过去了。基建狂魔早已经成为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新名片,但这一切的努力与进步,却是拿我们血的教训浇灌出来的。

利子依达事故

1981年7月9日清晨,因为处于连日的雨水连连,让整个天空都显得有些阴暗。

在成昆铁路上,一辆从格里坪车站开往成都的列车442次减速开进了尼日车站,列车刚一站稳,车上的旅客们便急匆匆的下车活动一下,之所以时间上显得有些紧张,是因为他们是要躲避即将来到这里的211次列车。

等211次列车通过以后,442才可能通过。交汇的时间是十分短暂的,仅仅几分钟后,422列车便顺利的驶出了车站,一般来说,每隔一段时间,列车就要与铁路值班员用铁路光缆信号与之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行驶状况。

但这一次,却很长时间都没有消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车站值班员内心升腾起来了一种十分不好的预感。

在1981年,火车上根本就没有配备无线通讯设备,也就是说,一旦发生了事故,很难在第一时间通知到车站人员。

442列车是按照每小时40KM的速度通过一个叫做奶奶包的隧道,按照道理来说,这段隧道是很多列车驾驶员已经十分熟悉的道路。但是这一次,死神却悄悄降临了,就在列车即将开出隧道步入利子依达大桥的时候,驾驶员王明儒一下子就惊呆了,他突然看不到前方的隧道了。

看不到前面的隧道,就意味着前面原本正常的大桥,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断裂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么整个列车的列车员和乘客,全都会面临生命的危险。

驾驶员唯一的选择,就是拉下紧急制动闸,这样或许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刹车的这一瞬间,列车员曾德明留下了这样的回忆:"还在山洞里面,突然的一声急刹车,我就从乘务室板凳上跳起来了,当时有两闸,先是一个撂闸,然后我们车上几个列车员,头都撞破了。然后是个包闸,整个车厢的灯全都灭了。"但是紧急制动未能改变这辆列车的命运,442次列车像是脱缰的野马,冲出了断桥,先是火车头凌空坠下,掉进了黑森森的利子依达山沟,紧接着就是第二台机车、第十三号行李车、第十二号邮政车,最后是十一号、十号、九号,客运车厢也相继从空中轰然坠落。

虽然在想象中,事故的危害应该是被降到最低了,但是在后续的救援的过程中,死亡数字还是触目惊心的,多达275人死亡或者失踪。不过幸运的是,还有700多位旅客的生命得到了救助,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救助工作暂时得以落实之后,接下来,就是必须要搞清楚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让这能够正常行驶的大桥,突然就发生如此重大的事故呢?

事故原因

最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种所谓的阴谋论的腔调,在他们看来,这样大的一座大桥,怎么可能会突然发生如此重大的断裂事故呢?可随着专业调查组的入驻,他们就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现象。

在利子依达大桥下面的坑道里面,突然出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大石头,一般来说,这样大的石头聚集,除了自然因素之外,没有其余的可能,尤其是在1981年,更不可能有所谓的机械作业。

带着疑问,调查组继续深入调查,直到调查到利子依达的源头,海拔4000多米的一座高山,在这座高山附近下来倾盆暴雨,直接引发了山洪的袭击,导致泥石流开始朝着利子依达袭来。

因为距离远,再加上不断地推动更多的巨石到泥石流中,导致势能变得无比巨大,直接冲击了成昆线上的利子依达大桥。

总的来说,所谓的阴谋论完全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因为自然灾害所引发的,当然,在当时的状况下,大桥本身结构是否坚固,也确实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疑问号的。

直到今天,当我来到利子依达的时候,崭新的大桥早已在这里高高耸立多年,没有沧桑,没有宏伟壮观,有的,也只是对于曾经悲伤往事的一种纪念!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