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风云突变天,民族大义显眼前。
1936年,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张学良与杨虎城西安事变前的合照】
逼蒋介石抗日,进而促成了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是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张学良为此历经了长期软禁,直到晚年才重获自由,可以说,张学良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相关记载,上世纪九十年代,张学良的儿子张闾琳曾回沈阳省亲。
【戴眼镜的为张闾琳】
辽宁地方政府秉承中央的旨意盛情接待了张闾琳,并支付给张闾琳一笔2000万人民币的巨款,请求转交给他远在美国的父亲。
可为何要付于张学良这笔2000万人民币的巨款呢?
张学良家族在民国时期的经济实力可谓极为雄厚,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的顶尖富豪之一。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作为“东北王”,掌控着东北三省的政治军事大权。
而这一地区在当时是中国最为富饶的区域,经济实力在全国首屈一指。
【张作霖】
张作霖不仅拥有官方的高额薪水,实际上,由于其权势显赫,各种非正式收入和巴结讨好的财物更是难以计数。
他曾透露,自己每月的薪水加上其他收入相当可观,几年间积聚了500多万大洋,并且声称这些钱全部存入官银号,未有挪用。
张作霖去世后,张学良便继承了张氏家族的庞大财富。
彼时的张家不仅在东北拥有广泛的商业利益,包括入股各类企业、遍布东三省的商号以及上百家厂矿,还经营自家的钱庄,这些都是其家族重要的经济来源。
而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
【九一八事变后的北大营】
随着沈阳的失守,张学良的府邸也被日军侵占,其中包含的六个金库被打开,张家在东北的巨额财产遭到日本人的掠夺。
这一事件标志着张家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基业几乎损失殆尽。
张学良作为东北军的统帅,面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这在历史上引起了诸多争议。
有说法认为,张学良最初可能期望通过避免冲突来防止局势扩大,但这一策略并未奏效,反而导致了东北的快速沦陷和张家财产的丧失。
日本方面曾试图利用归还张家财产作为诱饵,以换取张学良的合作,但遭到了张学良的拒绝。
尽管张家财产在九一八事变中被大量掠夺,但根据一些记载,后来在某个时间点,日本人尝试归还部分财产,尤其是通过两列火车运送的财物。
【日本人查封张作霖府邸】
然而,张学良对此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拒绝接受这些源自侵略行为的财物,甚至有报道提到他让这些财产被送回。
可以看出,在日本侵占东北期间,张学良家族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张家财产的被占是日本侵略行径的直接后果,也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多年后,没有了硝烟的东北乡村一片宁静,秋风送爽,金黄色的稻田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这一天,对于这个小村庄来说,意义非凡——张学良的后人,一位承载着家族荣耀与历史记忆的中年人,踏上了回乡的路。
他的归来,不仅是对根的寻觅,也是对家族过往的一种缅怀。
故事从这位后人踏入故土的那一刻开始缓缓铺陈。
张学良家人】
因为战乱,曾经张闾琳和父亲张学良三十多年未曾见面。
等到定居美国之后才开始了解了自己这个著名的少帅父亲。
时光荏苒,和父亲相处久了之后,张闾琳知道父亲仍深深怀念着中国,不能回到东北老家是张学良晚年最大的遗憾。
于是,张闾琳决定替父亲完成他心中的夙愿。
他走过熟悉而又陌生的乡间小道,每一步都似乎能触碰到父辈留下的痕迹。
张闾琳也参观了曾经张学良工作生活的“大帅府”,这些都被完好的保留了下来。
【张闾琳参观张氏老宅】
而地方政府为他的归来感到十分高兴,对张闾琳夫妻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
并且在得到上级指示后,决定支付两千万人民币给张学良。
据说,这笔钱是中央政府付于张家的租房费用和抗日时期的赔偿金。
气氛开始变得沉重,张闾琳深感责任重大,很快就与父亲张学良取得了联系,告知了此事。
张作霖不仅爱权也是一个爱财之人,而张学良虽然是军阀的儿子,但他的为人处世和父亲截然不同。
金钱和权力并没有动摇他想要赶跑日本军队的想法,反而日益坚定。
即使,自三十六岁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囚禁,但他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极其孙子】
在美国的张学良得知中央要支付他两千万时,果断地表示了拒绝。
在年轻时,张学良便对金钱没有欲望,晚年的他只想对祖国再做点什么。
他深知,这笔钱不仅仅是对个人或家族的馈赠,更是一份对社会的责任与期待。
于是,张让闾琳与地方政府、百姓共同商议,决定将这笔资金用于家乡建设。
可以用来投资当地的教育,鼓励更多孩子追求知识,改变命运,也可以用来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的活力。
政府尊重了张学良本人的意见,张闾琳也为父亲的决定感到骄傲。
这次替父回乡省亲,不仅是一次情感的旅行,更是一次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是和解与前进的象征。
【张学良在美国的合照】
这笔巨款的支付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政治与情感交织的举动,而张学良作出扶持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也具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它也告诉我们,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对家乡的深情,都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不朽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