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 对于普通孩子来说,都那么回事儿。 的确,海淀区竞赛,清北人数是多,但问题是,从幼升小,小升初,甚至中考阶段,跨区掐尖的大门开着。 北京高考本来就是个12岁就可以结束战斗的游戏。12岁时各市重的实验班全部配齐了,大概率高分段还是这帮人居多,小部分上下翻盘而已。 就是没有海淀区,没有人大附和十一,进清北,进头部985,进藤校,拿到省一以及国赛的还是这帮人。 毕竟,北京的教育资源还是挺丰富的,相对均衡一些(就是地板不会太差,指的是示范高中以上),独苗爆冷的区重点和普通校年年有。
问题是,除了头部,那个,看一下海淀区的模拟成绩,那个,高三各科平均分刚过及格线,的确,题目难了点,但也没到这个程度。 多数人在打酱油。 其他区也一样。东西城,朝阳都这样。 多数人其实在打酱油。 高考赋分制,其实掩饰了一些东西。 看上去,北京其实竞争很惨烈,毕竟都是人尖尖的后代,毕竟9-2有录取率限制。
而且从幼儿园就开始军备竞赛。 但问题是。很多东西是大投入,而无用功,商场里的各种早教教培,有多少真的物有所值,要知道,随着年龄增长,有些东西会自然就会。 你教3岁孩子乘法表和教9岁的,肯定接受能力不一样,但早那一点点,值当么? 其实,最后还是那张卷子决胜负。但实际上,北京生源除了头部以外,就卷面而言,中部的普通孩子答得并不理想,尽管他们父母是人尖尖,尽管他们从3岁到18岁付出了很多,从金钱到时间。 也不是不努力,而是,没着力在地方。
北京各重点校,花里胡哨的太多,细化教研的太少,同样,成绩带来的激励也很少,北京的家长们,同样舍不得太逼孩子,而是舍得自己的钱包创造条件。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但很多事情本来就是苦的。 都那么回事儿。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首师大首经贸主要专业580左右地板,这还是赋分制情况下,然后相当一部分市重点和绝大部分区重点平均分干不到600,干不到北工大录取线。 这要是搁过去,90至00年前后的时代(那时候别看录取人数多,但头部比现在拼多了,因为除了考学别无他路,又没钱出国留学,而且分配进厂也是挺苦的),主流市重点学生但凡一志愿报了北工大,直到你彻底离开校门,班主任可能都不跟你说句话了,当你是空气,认为你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