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1910年4月26日——1935年3月8日)是中国默片电影的核心人物,从16岁出道至25岁香消玉殒,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她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也收获了众多粉丝。
在她走后,上海滩来了30万民众为她送行。蔡楚生等12位社会名流为她抬灵,甚至还有5位影迷选择随她而去。连《纽约时报》都将这场规模空前的葬礼之称为“近代国际上最大葬礼”。鲁迅先生则在她离开后,于病中悲愤写下:“不过无拳无勇如她,可就正做了吃苦的材料了。被额外地画上了一脸花,没法洗刷。”
初恋张达民宣统二年三月十七日(1910年4月26日),阮玲玉出生于上海一个贫穷家庭,原名阮凤根,父亲早年因病离世,母亲带着她在上海一家姓张的人家里做了佣人,阮玲玉靠着张家老爷的帮助下,才得以进入崇德女校接受教育。
后来家中佣人的四少爷张达民热情地追求阮玲玉,最终潜移默化之下同意了他的追求。因为身份不同,张达民迅速遭到了家中父母的反对。
张达民为了初恋与父母反目成仇,在父母的压迫下带着阮玲玉和母亲到外面租了房子。此时的阮玲玉16岁,看着张达民为了她与父母为敌,阮玲玉不惜辍学和张达民在一起。
阮凤根
当初张达民铁了心和父母作对,这也让她受宠若惊,导致阮玲玉后来对张达民的无尽纵容,张达民习惯了大少爷的生活。这次在外面住了一段时间,家里断绝了资助。张达民开始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外面的经历让张达民感到厌倦,开始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阮玲玉。
阮玲玉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开始出去打工赚钱。机缘巧合之下,张达民的哥哥张慧冲当时从事影视行业,他建议阮玲玉去面试电影演员,毫无表演经验的她被导演卜万仓相中《挂名夫妻》的女主角,随后又出演了《北京杨贵妃》《血泪碑》《白云塔》等经典电影,从此踏上演艺道路。
阮玲玉凭着精湛的演技得到观众的认可,为了让母亲和张达民过上好生活,她在电影事业上努力赚钱,而张达民不学无术,变本加厉挥霍阮玲玉的血汗钱。
阮凤根
张家老爷去世,张达民为了财产分配虚情假意向阮玲玉求婚,因为张家规定已婚子女分的财产更多,分到财产后张达民就慢慢疏远她。在挥霍完财产了又来威胁阮玲玉,如果不给钱就把阮玲玉16岁和他同居的事情暴露给媒体,阮玲玉对张达民逐渐失望。
面对张达民三天两头来要钱也不是长久之计,总有一天会穷困潦倒。她觉得男人要是有一份正经职业,也许会收敛一点。于是便托人为张达民找了几份好工作,可惜张达民不争气,再度让阮玲玉失望。
香港邂逅唐季珊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为躲避战乱,阮玲玉无奈只得带着张达民来到了香港。
在这里,阮玲玉在香港遇到茶叶大王唐季珊,两人坠入爱河,随后阮玲玉住进了唐季珊为她买的小洋楼。
本来以为可以摆脱张达民的肆无忌惮了,但这个挥之不去的前任又再次闯入她的生活,敲诈勒索她的钱财,让她陷入了困境。
阮玲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向唐季珊求助,并最终和张达民达成协议,每月支付100元。
但命运多舛,原来唐季珊除了事业上的成功,现实中也是个花花公子,和张达民是同一类人。
阮凤根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季珊逐渐露出本性,经常对阮玲玉又打又骂,阮玲玉因工作原因回家比较晚,唐季珊便会不分青红皂白将她关在外面,后来还出轨了阮玲玉同行梁赛珍。
张达民也越来越不能满足一个月区区100块钱,他再次伸手向阮玲玉要更多的钱,阮玲玉彻底下决心不再接济他。张达民一气之下,以刑事罪起诉阮玲玉,联合媒体散播关于他与阮玲玉、唐季珊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谴责阮玲玉不自爱,她的私生活完全被曝光,在各种流言蜚语中几乎崩溃。
张达民和唐季珊在法庭上各执己见,为了各自的名誉把阮玲玉推向丑闻的边缘。
阮玲玉被媒体狂轰滥炸!报纸写她“私生活混乱”、“行为不端正”、甚至“通奸”,唐季珊更是大发雷霆,威胁她向媒体澄清。
面对张达民的敲诈、唐季珊的打骂以及外界的各种污言秽语,阮玲玉已经心疲力竭。无奈之下,阮玲玉登报澄清,声称自己和唐季珊都是各自经济。
因电影结识蔡楚生两次失败的感情让阮玲玉尽量忘记,将心思放在了拍戏上。但当她拍摄《新女性》的时候,和导演蔡楚生走得越来越近。
阮凤根
蔡楚生也是从底层摸爬打滚出来的人,在他还没有成名的时候,阮玲玉已经小有名气。他曾两次邀请过阮玲玉演电影,但被阮玲玉婉拒。
在蔡楚生成名后,阮玲玉以为不会再来找她,没想到蔡楚生再一次邀请她出演自己的新电影《新女性》。
《新女性》取材来自真实的事件,女主角原型是当时一个叫艾霞的演员,她事业有成,但因为感情道路受阻,在23岁的时候服毒自尽。在艾霞去世后,有些小报社长编大论重伤她,于是蔡楚生决定拍一部有关艾霞的电影,让人们了解事实的真相。
对于女主角的选定,蔡楚生第一个就想到由阮玲玉出演,当阮玲玉拿到剧本,眼泪早已溢出眼眶,因为这个故事不仅是女主角的人生,还是她目前面临的人生。
拍摄很顺利,也是阮玲玉最投入的一部戏,她拍的所有电影,她都能在虚拟与现实中切换自如。但这一次,拍摄完最后的镜头,她仍陷入剧情不能自拔。
《新女性》上映后,由于是阮玲玉出演,这部剧备受瞩目。然而,里面有一个小报记者的反面形象时,有人说这是刻意的侮辱与诬蔑。若是剧组不公开道歉,就会用媒体的力量抵制其上映,甚至上升到阮玲玉的个人生活。有些记者趁乱之际挖掘阮玲玉和蔡楚生的关系,这让阮玲玉原本脆弱的心灵再次受到打击。
阮凤根
她把自己的不幸与悲哀都告诉给蔡楚生,他很同情阮玲玉的遭遇,两人爱意渐长,但关键时刻,他还是选择了退却。一个是此时的蔡楚生已有家室,自然不能和她在一起。另外就是电影是他的梦想,不可能放弃大好前程,一路走来也是不容易。
最后的道别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7日晚,阮玲玉参加联义公司聚会,席间阮玲玉谈笑风生。聚会结束后,阮玲玉和与所有女演员热情拥抱。虽然大家察觉到阮玲玉的反常,可谁也没有想到,这是阮玲玉在向大家道别。
聚会结束回到和唐季珊居住的那座小洋楼后,阮玲玉和唐季珊再一次发生争吵,唐季珊还动手打了阮玲玉,崩溃的她内心已经绝望到了极点。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8日凌晨,阮玲玉准备好两封遗书。“季珊:没有你迷恋,没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约不会这样吧!我死之后,将来一定会有人说你是玩弄女性的恶魔,更加要说我是没有灵魂的女性,但,那时,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过去的织云,今日的我,明日是谁,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并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对待妈妈和小囡囡,还有联华欠我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请作抚养她们的费用,还请你细心看顾她们,因为她们唯有你可以靠了!没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了,我很快乐。”“达民:我是被你迫死的,哪个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离后,每月又津贴你一百元吗!你真无良心,现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满意足啊!人们一定以为我畏罪,其实我何罪可畏,我不过很悔悟不应该做你们两人的争夺品,但是,太迟了!不必哭啊!我不会活了,也不用悔改,因为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随后,阮玲玉在粥里放了3瓶安眠药自杀身亡,结束了年仅25岁的生命,在生命最后一刻,无奈的阮玲玉还是将母亲和养女托付给了唐季珊。
阮玲玉的死震惊了整个上海滩。在她葬礼那天据说有30万人为她送行,随后有5位影迷跟随自杀。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儿童时期的经历、环境和人际互动,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理论,个体在这一阶段经历多个发展任务,每一个任务的成功与否,都将影响到未来的人格特征。例如,一个在温暖、支持性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培养出较强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社交能力;而一个在充满冲突和不安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在成年后表现出不信任他人、害怕亲密关系等特质。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许多人在成年后仍然会受到童年经历的制约,甚至未曾意识到这些特质源于他们的早期生活。
童年创伤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许多成年人在生活中遭遇的困扰,实际上可能源于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研究表明,早期的创伤,如家庭暴力、忽视或虐待,可能导致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和人格障碍。因此,理解和处理这些童年创伤是心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一个在家庭中经历过虐待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甚至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极端的依赖或逃避。这些行为模式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情感生活,也可能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
而阮玲玉的遭遇正展示出童年阴影对其影响有多大。阮玲玉的悲剧和她原生家庭分不开,父亲早逝,从小到大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母亲,母亲却一次次提醒她:“在外面不要说自己是佣人的女儿,因为会被人看不起。”在她最艰难的时候,母亲不但不劝导她,还时常对她说这都是命。
她的一生太过自卑,明明自己有本事过上更好的生活,可以找到更优秀的另一半,却把心思放在两个渣男身上。让在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饱受磨难,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属感,最终选择了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