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胥丹,韩保俊,龚腾.牛磺熊去氧胆酸用于良性梗阻性黄疸术后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5
[2]陈文增,姚颖玉,王庆敏,等.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湿热蕴结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8例[J].浙江中医杂志,2025
[3]丘永芳,邱梅花,邱小辉.熊去氧胆酸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外周血CD4+、CD8+水平的影响[J].天津药学,2025
35岁的陈斌,是地区销售代表,主要向各大厂商推销器械,工作时间并不固定,但经常熬药加班,吃饭时间也不规律,陪同客户期间,更免不了喝酒,有时两到三天就要喝一顿,长期的喝酒熬夜,慢慢攒下了啤酒肚,身体健康也在告急……

2019年3月20日,陈斌跟往常一样,草草吃了两口饭准备外出上班,刚站起来时,腹部传来了一阵肿胀感,圆滚滚的啤酒肚好像要炸裂开来一样,他抚摸着下腹部,轻轻的按压了几下,腹胀感缓解了一些,他盯看着肚子,认为是消化不良,并未过多在意。
但这一次的腹胀感迟迟没有消退,他本想喝几口水缓解,然而下腹再次传来一阵钝疼,揉着腹部时,右上腹部肿胀发硬,就像是肚子里面装了一块石头一样,他深吸几口气,走进厕所,伴随一阵“咕噜”声,大便犹如流水,而且成褐色,但褐色当中还掺杂丝丝血红;他回想起昨天刚喝完一顿酒,或许是饮食不规律才会造成这种情况。
陈斌前往公司途中,买了一些胃药,随后又开始投身工作,三天后,腹部还是鼓鼓涨涨,挺着啤酒肚,比其余人更加容易劳累,似乎造成了腰间劳损,腰部有时就像是抽筋一样,只要直立或伸懒腰都会有一阵刺痛感,仿佛就像是十几根针扎在后背一样。

就算坐在椅子上休息,腰间还是酸疼不已,同事们也注意到他的疲累状态,还提醒过他脸色有些发黄,话音刚落,一股便意再次袭来,他冲进了厕所,然而上完没多久又想大便,一个上午就跑了三四次厕所。
最让他头疼的并不仅仅腹泻,拉肚子时,排尿也不是特别顺利,就像管道堵住了一样,每次只出来一点,稍微一用力,还会有丝丝的疼痛,难不成是上了年纪,也有了尿频。
不过总得来讲,并没有什么异常,他也没有过多重视,直到一次酒局结束后,他感觉右腹肿胀,里面就像是灌满了水一样,一拍还能听到水声,他想要立马排空尿液,缓解一下这种腹胀,然而站在马桶面前良久,尿液都是断断续续,每次用力尿出,都能感觉到一阵刺疼,就像是有一根针扎在了尿道上。

他还发现尿液浮出了一层泡沫,当泡沫消散液体中竟参杂了血丝,犹如浓缩后的茶水,感受着这种疼痛,再看尿液的颜色,他意识有些不对劲,就连妻子也劝他去医院看看,医生听说他长期喝酒,推测可能是胃部或肝脏出了问题,便给他做了一些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中,三系减少,白细胞(WBC)2.38×109/L,血红蛋白(HGB)89g/L,血小板(PLT)29×10⁹ /L,腹部超声中肝脏体积增大。
进一步检查中,从腹水化验提示为血腹,外观血色浑浊,总细胞1.155×10⁶个/μl,经过多项检查确证为肝硬化并发腹膜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症状相对严重,由于他长期喝酒,肝脏超出了负荷。
医生还表示过度饮酒是肝硬化主要的诱因之一,他的身体早就在告急,出现了腹水、黄疸现象,合并膀胱炎,加上过度劳损,身体机能紊乱,身体最终崩溃,一听医生的话,他也是吓了一大跳,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也决定戒酒。

与此同时,他也配合服用吃熊去氧胆酸来护肝,他辞掉了销售工作,换了一份朝九晚五、双休的职业,每天不仅准时下班,而且周末还会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锻炼,在饮食上面,也相对清淡,很快身体就有所恢复。
在严格戒酒和谨遵医嘱服用药物六个月后,进行了一次复查,肝硬化值为7.3kPa,超声衰减系数,209dB/m,肝脏组织硬度正常,没有发现肝纤维化特诊,看到这一结果,他顿时送了一口气,他坚持清淡饮食和锻炼,尽可能的保证身体健康,然而在一年后,意外悄然降临。
2020年11月,陈斌熬夜做了一份报表,整个人疲累不堪,肩膀一阵阵顿疼,右肩膀就像是抽筋一样,疼痛向着四周扩散,原本想要好好的睡一觉,但身体传来了一阵灼热感,他抚摸着额头和脖子,有些发热,由于当晚温度较低,加上熬夜,或许是感冒了。

他吃了一些感冒药,就在服用后不久额头和后冒出了一层层虚汗,汗水浸透衣服,他小心翼翼的擦拭了一遍,但又冒出了不少冷汗,整个人就像是从水中捞出来的一样;由于受感冒影响,食欲不振,每次都吃的很少,体重下降的极快;舌头发苦,看着清淡的食物根本没有食欲。
他想要刺激一下肠胃,特意点了一份油腻的烤肉,刚吃上一口,胃部一阵翻滚,很快就吐了出来,但吐出的液体非常粘稠,金黄色的胆汁中带着一些褐色,就像一个荷包蛋中滴了一枚墨汁,他拧着眉头,疑惑不解。
而且还注意到大拇指和小手指上出现了一些红色斑点,由于不是特别严重,他也只认为是缺水干燥导致的皮肤损伤。

11月10日,由于这几天进食较少,整个人有些虚弱,妻子提议外出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他刚走出房门,就感觉到肩膀一阵酸痛,他想要拉升一下,刚伸直腰,一股刺痛袭来,妻子见他不太对劲,连忙询问。
她一听肩膀又疼了,反复揉了一会儿,轻轻的捶了一下后背,看似很轻的动作,却刺激到了喉咙,咳嗽了几声,声音低沉,嗓子就像是泡过水,越咳越剧烈,竟吐出了一滩呕吐物,看向呕吐物,更吓了一跳,呈现深红色。
看到呕出了血水,他跟妻子都紧张了起来,慌慌张张前往了医院,不会又是肝脏出了问题吧,一经检查,吓了一跳。

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三系明显减少,血肌酐高达209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值的一倍以上,在结合甲胎蛋白(AFP)检测,疑似肝硬化诱发肝癌。
一听着这个诊断结果,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妻子顿时就崩溃了,陈斌情绪失控:“怎么会这样,我一直都是谨遵医嘱啊,作息规律,吃的也很很清淡,我肝脏不是都已经好了吗?怎么会病变,是不是检查出错了。”
医生听后,也感到一丝疑惑,他的先前的病历是过度饮酒诱发肝硬化,经过治疗后,有所好转,为什么会病变,而且还是肝癌,难不成又开始大量饮酒或过量服用药物,陈斌和妻子都表示是正常服用药物,这一年,他一直都是戒烟戒酒,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都会注意;了解完这些,医生紧蹙眉头,肝脏不会无缘无故的病变,继续询问他的饮食、服用药物和生活习惯的细节,这一问,还真找到了端倪。

医生摇了摇头,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你啊,真是太糊涂了,你虽然在注意了用药,但你却忽略了一些非常关键的生活问题,你认为无关紧要,反而害了你的健康,其中患者也要引起重视,这一个细节最容易被忽视,往往也是最致命的一点。”
原来,陈斌一直有吃霉变食物的习惯,很多人对“霉变食物”不以为然,觉得只要把发霉的部分切掉,剩下的照吃无妨。然而,隐藏在霉变食物中的“隐形杀手”——黄曲霉毒素,却极有可能成为致命的元凶。吃霉变食物与肝癌之间的关系,正是通过这种毒素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霉变的食物中,最常见的就是被黄曲霉污染的食物。黄曲霉是一种真菌,广泛存在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常见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大米、坚果、粮油制品等。当食物储存不当,受到霉菌污染后,黄曲霉就会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一种叫做“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物质。黄曲霉毒素极其稳定,即使高温烹煮也无法完全分解,它会随着食物被人体摄入,直接攻击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肝脏。

黄曲霉毒素之所以被称为“一级致癌物”,是因为它有极强的致癌性和肝毒性。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已将其列入最高等级的致癌物清单。黄曲霉毒素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会被肝脏吸收代谢,但在这个过程中,它会在肝细胞中形成一种叫做“黄曲霉毒素-8,9-环氧化物”的代谢产物。这种产物具有极强的活性,能直接和肝细胞内的DNA结合,造成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意味着细胞在复制、分裂过程中容易出错,逐渐演变成异常增殖的癌细胞。长期反复摄入少量黄曲霉毒素,或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都会让肝细胞的基因不断受损和突变,诱发肝癌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生活环境潮湿、食物储存条件差、长期食用霉变或储存不当食物的地区,肝癌的发病率普遍较高的原因之一。
更为可怕的是,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还具有协同效应。比如,如果一个人同时有乙肝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致癌风险会大大增加。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和乙肝病毒的双重作用,能使肝癌风险升高数十倍。这种“内外夹击”的局面,让本来就被病毒攻击的肝脏,更容易因毒素的作用雪上加霜。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对霉变食物存在误区,认为“切掉发霉部分就没事了”,但实际上,霉变部分只是表面,黄曲霉毒素早已扩散到看不见的部分,尤其是油脂含量高或纤维丰富的食物,毒素渗透性更强。此外,黄曲霉毒素无色无味,难以通过感官辨别,即使食物看起来“完好”,也可能已被毒素污染。
黄曲霉毒素的稳定性和隐蔽性使得它成为一种隐形的“慢性杀手”。很多肝癌患者并未察觉,自己长期以来摄入了被污染的食物。直到肝脏出现严重损害,甚至发展成肝癌,才追溯到饮食中的隐患。因此,预防肝癌,除了接种乙肝疫苗、避免酗酒、远离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外,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要警惕霉变食物的摄入。
科学的饮食习惯和储存方法是预防的关键。比如,储存粮食、坚果等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高温;发现食物发霉变质,坚决丢弃,切勿心存侥幸心理;同时,定期检查家中的食材,尤其是花生、玉米、调和油、芝麻酱等易被黄曲霉污染的食品。
一句话,别拿“吃点没关系”开玩笑。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强大且隐匿,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带来的不仅仅是肝脏的损伤,甚至可能直接把人推向肝癌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