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六味地黄丸有滋阴补肾的奇效?究竟该怎么吃?医生告诉你答案

三秦的备忘录 2025-03-20 18:54:33

资料来源:

1.郭怡,崔言坤,王琳,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防治卵巢早衰作用机制[J].光明中医,2025,40(04):623-627.

2.潘子锋,刘锦莎,陈志雪,等.基于生物信息网络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的机制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5,38(02):193-197+202.

3.庄阿强,王晓星,胡炎.六味地黄丸(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的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J].中国处方药,2025,23(01):12-16.

2021年,39岁的邓晨,是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由于工作原因,熬夜加班已经成了他的日常,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邓晨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喝上一杯美式咖啡,接着坐在工位上一动不动,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慢慢地,长期久坐办公、缺乏锻炼,让他的身材逐渐发福,肚子上的赘肉更是堆出了好几层游泳圈...

6月22日,这天晚上邓晨正坐在工位前敲代码,却突然感觉后腰处传来了一阵难以言喻的酸胀感,这股酸胀感从两侧的腰窝一直延伸到背后,仿佛被无形的重物压住了似的。他试着起身活动身子,想让腰部放松一点,可刚一使劲,腰间就传来了一阵隐隐的钝痛,像是肌肉深处被人狠狠揉捏了一把。邓晨以为是腰间盘突出犯了,下班后就去药房买了一些膏药贴上,也就没在意了。

接下来的两个月,邓晨腰部的酸胀感仍然时有发生,就算贴了膏药似乎也不太管用,正当他心中有些担心,想去医院看看时,意外也猝不及防的发生了...9月5日凌晨三点,正睡得迷迷糊糊地邓晨却感觉自己的后背一片湿热,仿佛整个人泡在温水里一样,汗水顺着脊柱不断地滑进腰窝,让他忍不住皱了皱眉。邓晨翻了个身子,无意识地伸手按了按腰,却发现皮肤一片湿滑发黏,连连睡衣都浸透了一大片。

直到这时,邓晨终于被惊醒了,他坐起身来掀开被子,一股浓厚的湿气扑面而来,原来被子内侧已经被自己的汗水浸得温热潮湿,连床单都染上了一片深色的水痕。联想到最近的这些身体不适,邓晨心中有些惴惴不安,决定明天去医院做个检查看看。

第二天到医院后,医生开了血液生化、尿常规、腹部B超等检查。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邓晨的检查结果几乎一切正常,B超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在仔细了解完邓晨的生活习惯后,医生解释道:“目前来看,你的肾脏本身没有明显的病变。而这些不适是因为你长期熬夜、久坐、不运动等不良的习惯,这些都会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肾阴亏虚,身体处于透支状态。如果再不调整,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在这次出院后,邓晨终于开始重视自己的身体。他不敢再熬夜了,向领导申请了减少工作量,几乎晚上十一点就会准时上床睡觉。在上班时,邓晨也刻意减少了久坐时间,每隔一小时就起身活动一会儿,下班后还会在小区散散步。然而,没想到的是,肾虚的症状却在一个月后逐渐加重...

11月中旬,这段时间,邓晨总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疲惫,白天上班时精神恍惚,夜里却怎么也睡不好。可最让他焦虑的是,在夫妻生活中,他明显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一开始,邓晨只是偶尔觉得提不起劲,可慢慢地,哪怕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身体却像是被掏空了一样,根本无法顺利进入状态,就算勉强开始,也是短短几分钟就释放了。看着妻子一天比一天有深意的眼神,邓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什么偏方都试过了,却没什么效果。

事情的转机还是出现了。12月14日中午,邓晨正躺在沙发上刷短视频,突然刷到一个中医博主正在讲解“肾阴虚的典型表现”: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夜间盗汗、心烦失眠……几乎每个症状自己都全中了。看着博主又介绍说六味地黄丸是经典的滋阴补肾方,适用于肾阴亏虚导致的各种不适。邓晨瞬间心动了,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他连忙去楼下的药房买了几瓶六味地黄丸,并开始按时按量服用。

没想到这六味地黄丸果然疗效显著,吃了不到一个月,邓晨就再也没有出现腰部酸胀、夜间盗汗等症状了,而最让他惊喜的是,夫妻生活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看着手里这小小的黑色药丸,邓晨越来越感觉自己是捡到了宝!既然六味地黄丸效果这么好,邓晨决定坚持服用下去!

时间转眼过了大半年。2022年7月17日晚上,邓晨刚躺上床准备睡觉,却突然觉得胸口闷闷的,像被压了一块石头一样,让他有些喘不上气,就连喉咙里也翻涌起了一股说不出的恶心感,嘴里甚至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尿骚味。邓晨紧皱眉头,想起身接杯热水,来缓解嘴中的怪异味道。可他刚站起身,却感觉腿脚有些发软,接着,一股强烈的眩晕感猛地袭来,邓晨脚下一个踉跄,连忙扶住床头柜才稳住了身子。

邓晨连忙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脚,却惊讶地发现脚踝处浮肿得厉害,皮肤被撑得反光,就连脚背的青筋都快看不见了。他试着用手指按了按脚背,按压处却传来了一阵明显的酸胀感,凹陷的皮肤也久久难以复原。看着这怪异的一幕,邓晨心中彻底慌了,顾不上换衣服,连忙下楼打车去了最近的医院。

到医院后,医生开了血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等检查。很快,检查结果出来了。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98g/L,提示机体贫血;尿常规显示尿蛋白(+++),尿比重下降;肾功能显示血肌酐升到268μmol/L,尿素氮15.2mmol/L,提示肾脏的排毒和代谢能力严重下降;而进一步的肾脏B超也显示双肾体积缩小,皮质变薄。综合所有数据,医生诊断邓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肾损伤,已经处于慢性肾病3期,需要住院治疗。

听到“肾损伤”、“住院治疗”这几个字,邓晨瞬间脸色煞白,他的手紧紧攥着那份检查报告,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就连额角的青筋都在明显抽动。看着眼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邓晨竟是猛地抬头质问道:“这怎么可能?我平时一向身体健康,而且这大半年也在锻炼身体、规律作息、戒烟戒酒,饮食也十分清淡,怎么可能得这么严重的肾病?”

听到邓晨的质问,医生也感到有些难以置信,于是又详细询问了邓晨的生活习惯,发现他确实在生活上已经面面俱到了。而且按理说,肾功能就算出问题,应该也不会恶化得这么快,究竟是什么细节被忽略了?为了弄明白病因,医生又详细询问了有关邓晨这段时间的饮食、睡眠和服药情况,最终发现了“元凶”——六味地黄丸。

听到这,邓晨愣了一会说道:“可是我吃了六味地黄丸之后确实感觉身体状态好了许多,也没有出现过任何肾阴虚的相关症状了。”医生摇了摇头,接着耐心地解释道:“六味地黄丸确有一定滋阴补肾、养血安神的效果,但是怎么吃、什么时候吃、哪些人不能吃都有着严格规定。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六味地黄丸的正确吃法又不肯学习,最后越养肾,反而给肾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害!只有全面弄清楚六味地黄丸的这3点本质,用药才是一件安全有效的事情!”

一、六味地黄丸的核心作用:滋阴补肾,而非“全能补肾”

很多人误以为六味地黄丸是“补肾”药,适用于任何肾脏不适的情况,实际上,它的核心作用是滋阴补肾,并不是广义上的“补肾强身”。中医将“肾虚”分为肾阴虚、肾阳虚、气虚、血虚等不同类型,六味地黄丸主要针对的是肾阴虚,它的配方围绕滋阴、生津、降火展开,而不是提升肾脏功能或增强肾气。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中药组成,方中熟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补肝肾、山药健脾补肾,这三味药偏向于滋补,而泽泻、丹皮、茯苓则负责清除湿热、泻火,防止过补导致的积滞。

但是,如果一个人本身不是肾阴虚,而是肾阳虚或气虚,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可能会适得其反。肾阳虚的人(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冰凉、精神不振、夜尿频多)如果盲目服用,会导致寒气更重,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四肢乏力等问题。而如果是因肾功能衰退导致的乏力、尿少、浮肿,六味地黄丸同样无法改善,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二、六味地黄丸的滋腻特性:长期服用易增加代谢负担

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熟地黄,药性粘腻厚重,虽然具有滋补肾阴的作用,但也容易妨碍脾胃运化,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腹胀、便溏等问题。尤其对于本身脾胃功能较弱、容易腹胀、容易上火的人来说,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仅不能补肾,反而会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更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肾病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脏的排毒能力已经受损,过量摄入滋腻的中药成分,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毒素堆积。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慢性肾病患者在服用六味地黄丸后,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乏力加重、浮肿、胃口变差、尿量减少等问题。对于这类人群,六味地黄丸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是加速病情的“隐形杀手”。

三、六味地黄丸并非速效药,盲目服用可能掩盖病情

很多人以为六味地黄丸服用后能迅速改善身体状态,比如缓解腰酸、乏力、失眠、盗汗等问题,但事实上,它的作用是缓慢调理,短期内很难见效,如果服用一两天就感到精神变好,很可能只是心理作用,或者与其他因素有关。

更严重的问题是,很多慢性疾病的早期症状和肾阴虚相似,比如慢性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这些疾病的早期症状同样可能包括腰酸、盗汗、疲劳、尿液异常等。如果患者没有经过专业诊断,仅凭自己的感觉服用六味地黄丸,可能会掩盖真实病情,延误治疗时机。

比如,慢性肾病在早期可能只是轻微蛋白尿和乏力,但如果误认为是肾阴虚并服用六味地黄丸,随着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患者可能会出现浮肿、高血压、尿量减少等更严重的症状,而此时肾功能可能已经下降到无法逆转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医生反复强调,任何长期存在的不适症状,都应该先经过明确诊断,而不是随意吃药。

(注:《纪实:六味地黄丸有滋阴补肾的奇效?究竟该怎么吃?医生告诉你答案》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3 阅读: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