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据唐朝张固著《幽闲鼓吹》记载,说白居易进京应试,以诗干谒大佬顾况。顾况听说白居易的名字便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然后展开白居易的诗卷,第一首就是“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看完抚掌叹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
翻译下就是,顾况说:长安米贵,生活不易啊!看完诗又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你稳了!因这个故事诞生了“居大不易”这一成语,大意是说在大城市里生活不容易。想必各位都深有感触。想当年少年热血,进城闯荡,谁还不是个白居易了。我啥都缺,唯独不缺才华。被谁会毒打之后才知道,还真不是谁都能“居易”的。
白居易得到顾况的赞赏后,果然名声大噪,后来在科举中成功上岸,唐朝士子中举后都有“曲江饮宴,雁塔题名”的保留节目,意气风发的白居易在烂怂大雁塔题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该他骄傲。
这首诗在我小学那会儿诗题还叫《草》,只有前四句,是我最初会背的三首诗之一,另外两首是骆宾王的《鹅》和不知道谁写的《无题》“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很久之后才知道那只是节选版,原来我只会背2.5首诗,合计1坤首。
完整诗题《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二字说明这是首试帖诗,相当于是应试作文的标准题目,唐朝有很多类似的命题作文,比如皇帝命题的作文,通常就叫“奉和XXX应制”,大概就是皇帝无聊了,对百官说:来来来大伙儿拍朕马屁玩玩,谁拍得最响有赏哦。
以古原草寄托离思,是一种古代特定的文学意象,我们常说伤春悲秋、香草美人都有这种意象,比如宋玉《楚辞·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此后秋天就和萧瑟、悲愁画上了等号,形成了特有的“悲秋”意象。
当然你也大可不必被这种意象给限制死,像刘禹锡悲秋时会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但他也能反用其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主打就是一个灵活,这是题外话。有兴趣的观众老爷可以打1留言,咱们找机会细细讲来这些古文中特有的文学意象。
而以草寄托离思则出自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李白《劳劳亭歌》“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李生道旁”就借用了这个意象。白居易在尾联显然也直接化用了《招隐士》这一句。
白居易能得到当时大佬顾况的赞赏是在于,他虽写离情,却不是一味地往凄怆上写,而是从古原草的枯荣入笔,我在古原之上与你送别,犹如这原上之草长满古道、连接荒城,一岁一枯荣,所以不要为离别伤感,因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