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将中巴友谊写进法律竟成现实

爱玩张 2025-04-10 16:53:04

国际关系只有利益这个国家把‘过命交情’写进了法律

你敢相信吗?

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它把“与中国的友谊”写进小学课本,而且还通过法律来加以约束,规定“破坏对华关系就是违法”。这种做法,在全球面前,展现出了他们对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看重,其实也体现出他们维护这种关系的坚定意志。

这并非是小说当中的情节哦,而是巴基斯坦旁遮普省《2022中小学课程修订法案》实实在在的条款呢。

当现实主义学者鼓吹“国际交往唯有永恒利益”时中巴却用70年打破了这一定律——没有血缘的“铁哥们”,究竟是如何在国际政治的刀锋之上走出别样道路的呢?

去年夏天,巴基斯坦遭遇世纪洪灾,淹没国土三分之一的滔天洪水冲毁180万栋房屋。

当欧美媒体镜头将焦点聚集在灾民那绝望的眼神之时,中国空军的运-20已然满满地装载着5000顶帐篷,还有2.6万张毛毯,顺利抵达了伊斯兰堡。

这不是突然萌生了善良之心,而是一种历史所形成的惯性:2008年汶川地震之时,巴基斯坦方面竟然把全国的战略储备都搬空了,送来了2.2万顶帐篷,而且他们还拆掉了运输机的座椅,其目的居然只是为了能够多塞进两箱物资。

当救灾成为“流量生意”的今天这种“掏空家底式援助”显得如此不合时宜,却又直击人心。

地缘博弈的夹缝中,小国往往被迫选边站队。

但巴基斯坦在美印“印太战略”的高压之下,2023年仍拒绝了美军的驻军请求,而且坚持通过瓜达尔港来替中国打破马六甲所带来的困局。

代价是什么?

印度军舰在阿拉伯海游弋,IMF施压要求审查中巴经济走廊债务。

但当你走进瓜达尔渔村,中国工程师正帮渔民,将日收入从3美元提升到15美元,而且海水淡化厂让世代喝脏水的孩子,第一次尝到纯净水的甘甜。这里的变化其实挺明显的,竟让那些孩子有了如此大的转变。

这种“毛细血管级的利益共生”,轻松愉快地让宏观战略落地,进而转化为可触摸的温度,而且它简洁明快地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跨越,稍稍改变了战略的呈现形式。

数字能够道出真实情况。2023年,中巴贸易额,突破了278亿美元,较十年前,增长了近乎5倍,不过逆差却达到了175亿。

表面看是“不对等交易”;深究之下,却有玄机:中国向巴出口的物品中,67%为工业设备,而从巴进口的物品里,83%是棉纱、矿石等这类初级产品。

这种“授人以渔”的贸易结构,轻松愉快地藏着东方智慧——而且当西方用债务陷阱来指控中巴经济走廊之时,萨希瓦尔燃煤电站却以低于巴国均价30%的电价轻轻地点亮了万家灯火;与此同时中企承建的卡洛特水电站每年能够减排350万吨,竟然用绿色能源成功堵住了批评者的嘴。

情感需要制度保鲜。

与西方盟友不同,他们时常会毁约。不过中巴却构建起了在全球独一无二的“全天候合作机制”:开展联合军演,此军演不针对第三国,却能对恐怖主义起到威慑作用;十年间留学生互换的数量大幅增长,增长了12倍之多;甚至在新疆反恐的前线,都能看到巴方情报人员的身影。

当TikTok上,巴基斯坦青年用中文翻唱《茉莉花》,而且中国网友涌入评论区刷屏“巴铁兄弟”,其实这种自发的情感共振,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具穿透力。

“巴铁”启示录正在改写国际关系学教科书

当G7用制裁大棒维护秩序时,中巴证明发展中国家联盟可以不靠对抗实现崛起。

今年3月,沙特伊朗在北京和解后,巴基斯坦立即宣布将中巴经济走廊延伸至伊朗边境。

这种“靠发展带动安全”的新模式,或许就是解开地缘难题的关键要点。经由这种途径,各个地方或许能找到更管用的解决办法,进而达成长久的稳定与和平。所以这个理念不但值得好好研究探讨,还得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一同参与进来,一起使劲,以此推动全世界范围的合作与发展。

当拜登在戴维营打造“亚洲小北约”,中巴用瓜达尔港的渔火与喀喇昆仑公路的笛鸣,写下另一种答案。

国际政治不能只限于那种,很冷淡的博弈。从巴基斯坦儿童课本里的“中巴友谊比蜜还甜”,到中国援巴医疗队三十年里,成功接生了一万二千名婴儿,这些超出物质利益的情感累积,已经成为抵挡风雨的重要基础。当全球逐渐陷入分裂的态势时,“巴铁”这个称呼表明,真正的伙伴能够在彼此的核心利益上,坚决地把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不是难以实现的空想,而是两个文明古国经过七十年一起书写的真实篇章。

10 阅读:1712
评论列表
  • du 3
    2025-04-14 07:58

    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和高超政治智慧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