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2年5月份,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划分为A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两个集团军群分别向着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挺进。再经过大半年的血战之后,德军B集团军群主力,即第六集团军被围歼在斯大林格勒城内,而A集团军群也被迫撤出高加索地区,在撤退途中伤亡惨重,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也被称之为二战的转折点。我们都知道德军伤亡惨重,但是究竟有多惨重呢?德军可不止是保卢斯的一个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在1942年7月20日,不包含第14、24装甲军在内,德军第六集团军口粮人员达到了35.835万人,空军4万人,仆从国军队6600人,光是以上三项就达到了38.5万人。另外还有国防军辅助队1.675万德意志人(苏联有一个伏尔加德意志共和国)和1.29万俘虏,再加上这些人,第六集团军的人数就能突破40万。
在1942年7月4日第六集团军下辖五个军,共计14个步兵师,1个轻步兵师,1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到1942年8月5日有6个军,共计11个步兵师,1个轻步兵师,2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而最后被包围的德军规模比这两个都要大,一共有5个军,合计13个步兵师,1个轻步兵师,3个摩托化步兵师和3个装甲师,这些部队大部分都是番号100以内的绝对精锐力量,损失了就再也补充不了了。

在1942年7–11月份,B集团军群分别接收了补充兵1.94万、1.3万,2万、2.99万、1.82万人,用于补充第二集团军,第六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其中第二集团军在这一阶段的损失非常轻微,理论上不会用到太多的补充兵,因此大头应该都给了第六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而第四装甲集团军在大部分时间都是伴随第六集团军进攻的,最后也是一起被包围的,因此双方基本可以算在一起。
因此随着第六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一起进攻斯大林格勒,且最终被包围的德军单位在1942年11月份超过40万人,之后又补充了10万人,合计50万人,这50万人的命运要么是在战斗中负伤回到后方,要么是一起被包围,总之非死即伤。在之后包围圈合拢的时候德军只有3–4万人搭乘运输机撤离,剩下的40多万人几乎全军覆没。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后半段可不仅仅是一个第六集团军在战斗,外围的很多部队损失也很严重。在斯大林格勒被包围后德军在城外组织了救援作战、其中曼施坦因担任新成立的顿河集团军群司令负责解救保卢斯。在这一阶段德军的损失也不小,尤其是有两个空军野战师(第7、8师)被打到取消番号,全体部队并入第15空军野战师。
再加上B集团军群的直属部队第24装甲军在结尾行动中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因此估计南线德军在1942年7月份到1943年2月份的总体损失为55万人。这还没算完,在斯大林格勒苏军不仅仅歼灭了德军第六集团军,还有罗马尼亚的第三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这两个集团军有23万人,战后只有5万多人幸存)和意大利的第八集团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意大利第八集团军因为损失惨重被迫回国休整,这一个集团军直接损失了10万人,因此轴心国仆从军的损失接近30万人。还有匈牙利第二集团军也损失了超过8万人马,也基本上被打残了。光是在南线的损失轴心国军队就接近90万人,还要算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的损失,因此说1942年到1943年2月份轴心国集团损失超过150万人毫不夸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