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在各行各业迅速崛起并广泛应用。从生产制造到社会服务,从医疗健康到教育科研,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城市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随着国产开源大模型DeepSeek的普及,原本更偏向商业化的AI项目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加上“人智协同”的深度共创模式,更是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带来全新的思路和手段。
在此背景下,“城市超级智能体”等创新理念和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智慧城市4.0——智能体时代的标志性存在。在重塑城市管理模式、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城市超级智能体”发挥了哪些特别作用?记者采访报道。
引领AI技术,推动“城市大脑”智能化升级
据公开资料,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城市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在政策层面,多地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和AI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不仅为AI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为城市大脑的智能化升级指明方向。例如,《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到2025年,将北京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城市;近日发布的《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中强调,把握人工智能前沿发展态势,发挥深圳产业链完备、机电一体化、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坚持场景牵引、创新驱动、软硬协同、生态赋能的原则,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速形成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深圳样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硬件产品集群,构筑富有吸引力的人工智能人才集聚地。
数字赋能城市建设不仅是地方政府聚焦并大力推进的核心工作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如何推动城市发展与治理智能化持续推进,社会各界观点纷呈。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建议,推动城市管理系统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城市服务领域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综合报道,记者了解到,不少科技行业实际上已依托数字信息技术,实现与城市管理系统、城市服务领域的深度融合,让城市“大脑”更加智慧。作为该领域先驱,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想集团)推出了“城市大脑”的升级版“城市超级智能体”,从单纯的“城市智慧化治理平台”演进为城市发展的“人工智能+”引擎。
虽然智慧城市发展成效显著,但有观点认为,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以及技术创新等核心问题不容忽视。“这三者是‘一体两翼’的关系,须统筹推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首先,要建立一套整体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在推动技术创新赋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同时,必须确保数据安全;其次,围绕标准、政策和规则制定相关的安全保护标准。包括数据使用、隐私保护以及它们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从区域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看,也必须紧跟这一步伐;最后,可以通过加强如国家的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来保障安全。特别是在大模型训练的创新应用中,要注意平衡技术创新赋能、政府治理、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
携手多地政府,助力治理与经济多重实践
近期,联想全球首批“城市超级智能体”新兴AI技术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湖北省宜昌市等地区相继落地并投入应用。
谈到两座城市的初步推广构思时,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方案服务业务群总经理戴炜告诉记者,传统的“城市大脑”更多是解决数据的获取和可视化,仍然依赖于大量的人工介入。而有了“城市超级智能体”之后,“城市大脑”就拥有了强健的“四肢”和敏感的“五官”,使其能够深度介入到城市管理的流程和体系中,真正进入智慧城市4.0时代,实现“人智共创”。
据悉,“城市超级智能体”还有较强的社会经济属性,如科技赋能城市企业,助力传统企业挖掘新场景、新业务,帮助企业扩展市场、优化供应链,最终实现降本增效,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催生新业态,新经济。通过AI新智能与新科技相融合,催生低空经济、无人驾驶、具身智能、生物医药等十万亿级新经济市场。
落到具体层面,在武夷山市,“城市超级智能体”将通过深度整合城市数据资源,构建了一套高效、智能的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该超级智能体以本地数据语料为基础,培育适用于武夷山市的本地行业大模型,实现了游客、涉旅企业、景区三方之间的系统数据打通。游客可以通过智能推荐系统进行个性化行程规划、餐饮与住宿推荐等,极大地提升旅游体验。
对于文旅企业而言,新系统也具备丰富的功能。武夷山文旅从业者张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大模型系统进行精准营销,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生成高质量、有吸引力的内容,还能够显著提升我们的品牌竞争力,让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有别于武夷山,宜昌以构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枢纽为目标,通过整合交通、能源、政务等全域数据资源,打造智慧治理标杆,推动城市精细化运营与可持续发展。
“从当前两座城市的情况看,政府公共服务效能的提质降本增效显著,为群众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能力。通过智能化方式,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体验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提升。”王鹏分析指出,在具体领域上,这些技术应用于交通,可以减少拥堵、提升运行效率并优化规划;在医疗领域,可以实现精准医疗、远程医疗,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在科教文卫体育等领域,数字化、人工智能带动文旅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和升级。
深化数字应用,促进智慧城市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多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几个亟待解决的痛点:如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协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受弱AI技术限制,智能化水平不高;智慧城市中各系统和平台缺乏整合,数据和信息无法共享。
“城市超级智能体”等新兴AI技术的出现,在业界看来,能解决部分智慧城市曾经存在的痛点,特别是在深化数字应用中,提升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通过产业方面的广泛支持,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戴炜透露,联想集团将通过不断优化技术、完善生态、提升服务等方式深化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推广超级智能体这一智能平台。
政府和企业在新兴AI技术引领方面还有哪些环节值得注意?王鹏指出,新兴技术对城市发展格局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新兴AI技术不仅能助力城市管理者更精准地感知发展态势并作出决策,还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赋能城市智能化治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以及实数融合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此外,新技术还优化了城市的经济、人力、交通、能源、环保等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为城市注入新活力。
企业在开发和部署智能平台中面临的挑战如何解决?王鹏认为,就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无论是本地化还是云端部署,都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同时,针对不同城市、环境、场景进行差异化研发,提升适配性并确保投产产出比;另一大挑战是复合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政府和企业均需长时间引进和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且有情怀、善于学习的复合型人才。
王鹏建议政府建立长效机制,并且借助“外脑”,如科研机构和市场化力量,共同形成标准体系、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确保整体运转畅通。
企业方面,重点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包括技术、管理和适应能力,并更加严谨用心地进行差异化、系统化的研发工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最后,科研机构和高校要发挥智库作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咨询建议和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