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锭戳记反映出的钱粮税收(四)——天府之国的金山银海①

龚博钱币 2024-07-17 15:16:35

与云贵相比,四川因地理及气候的影响可谓得天独厚。川蜀自古有“天府”之称,物产丰饶,地广土沃。

光绪年间四川地形分布图

自入清以后,四川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朝廷派驻的军队人员众多,因此军费所需供应除本省之外还需要邻近省份协济。这样一来,四川既享有朝廷的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等政策的扶持,同时又有周边他省协助财物的不断输入,为川省经济的快速恢复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自清代立朝,四川虽然战事不断,但依然没有阻挡当地经济的不断向好的趋势。清廷实施的诸多措施共同发挥了积极的效用,有利于藏富于民,亦为四川在清朝后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由受协省份向承协省份的转换奠定了深厚的物质与经济基础。

清代四川“地丁”银锭 公博评级MS61

以太平天国运动为始,四川在全国的财政地位开始发生变化,清初“川省额征丁粮课税,向不敷年例供支,尚赖湖南等省协济。自军兴后,邻省协饷早停,而川省协邻之款年多一年”,史书中的这段文字一语道出了清代四川财政地位转换的关键节点。在战事频仍而又无法及时得到外援的情况下,四川不得不尽量开发本省内在潜力,希望既能满足省内供需,又能够对外为朝廷分担捉襟见肘的困扰并提供财源。此间,川省的主要税收来源只能依靠田赋附加以及盐厘。

清代四川“地丁”银锭 公博评级MS61

依据清初颁行的政策,田赋税率不得增加。但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田赋是国家收入最主要的钱粮税收来源,虽然表面上不能直接强行加征,却可以通过其他相对变通的方式来转圜,由此而衍生出来“按粮津贴”和“捐输”等众多名目。当时蜀中尚未被滋扰,社会经济相对平稳,对朝廷来说也就意味着财政来源没有被完全切断:“咸同军兴,兵饷告匮,乃就地丁正粮,加收津贴、捐输,以供军费,其收入实多于正粮数倍;而川民输将恐后,亦以其初额赋本轻,力能堪之也。”津贴与捐输,按粮摊派,征收简易:“津贴者,按粮摊派,正赋一两,则津贴亦一两矣。咸丰末年,更议于津贴之外,加收捐输。捐输者,亦按粮摊派,川省一百六十州县,除最瘠数十州县外,余皆派及,或一年一派,或两年三派,由藩司临时斟酌。”上述陈述对津贴与捐输摊派的实情描述是基本符合的。

清代四川“津贴”银锭,公博评级MS63+

虽说津贴与捐输征收的数额是和当年收成多与寡密切相关的,但总体上还是呈逐年上升之势,“每年除边瘠偏灾州县之外,奏请办理按粮津贴一次,所入约数十万。嗣因京协各饷岁有加增,于是每年又奏请劝办按粮捐输一次,所入约百数十万或百余万不等,数目多寡,视年岁之丰歉,并无定数”。为了应付朝廷逐年加派的协饷,川省只好被迫提高本省田赋的附加税率。

清代四川“捐输”银锭 公博评级MS64

按粮津贴的征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四川的财政压力,但是面对朝廷的军需指拨与他省督抚的请饷要求,亦不免杯水车薪。咸丰二年(1853年),朝廷令四川等省办理“捐输”,以济要需:“现在广西军务未能克期竣事,筹解军饷,仍当宽为储备。”捐输的征派亦以正赋为参照,但摊派的额度不固定,责成有司,督绅征收。捐输达到相应的数额便可以奏请议叙,小额捐输则计总数,由总督奏请广文武科举中额、学额。除了一些穷苦州县不派捐输外,其他州县分别等级,定期纳付,大约一年可得一百八十余万两,超过地丁额赋两倍有余。

清代四川“捐输”银锭 公博评级MS63+

川省田赋附加之所以能够集腋成裘积为巨款,既是当时川省财政对地方实行无尽搜刮的结果,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川省自身的雄厚财力及其无穷潜力,真是无愧“天府”之美誉。 (未完待续)

0 阅读:52

龚博钱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