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 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为“青蛇症”,若发展到下肢足靴区出现溃疡,中医称之为“镰疮腿”“老烂腿”女性病患者称之为“裙边风”。
01下肢静脉曲张症状分级
从解剖角度看,人的四肢静脉内有瓣膜像定向开闭的门一样,只允许静脉血向心回流,门可以大开,若倒流,门就关闭了。按照流行病学统计,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80%就是静脉内瓣膜功能不全,也就是说定向关闭的门失效了,引起静脉血倒流,平卧时下肢静脉曲张就消失,站立起来就凸显出来。此类患者均为继发症(如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者、妊娠、静脉血栓后遗症)。只有20%是先天性发育异常或遗传因素所致。临床表现都是下肢静脉迂曲、突起、扩张,进一步可表现为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瘙痒、皮肤硬化甚至于溃疡,医学上称之为淤血性溃疡。
1994年,在美国夏威夷国际血管科大会上提出了对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进行了 CEAP 分类临床表现(C)病因学(E)解剖学(A)病理生理学(P)。此后,世界各国血管外科临床医生就根据临床表现(C)又将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分级分为6级,0级:没有明显静脉疾病的体征;1级:具有毛细血管扩张或网状静脉,踝部潮红;2级:静脉曲张;3级:水肿;4级: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色素沉看、静脉湿疹、皮脂硬化;5级:具有以上皮肤改变并伴有已愈合的溃疡;6级:具有以上皮肤改变并伴有活动性的溃疡。
临床血管外科医生常结合分类参考临床表现,2级以上需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从而改变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症状。实践证明,只有微创手术(激光或微波)才能得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据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创始人、陕西冶金医院血管外科特聘专家祁光裕教授讲,下肢静脉曲张属于不可逆性疾病,病情发展慢,病程长。患病初期,很多人认为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就不需要治疗它,结果便使得病情逐步恶化。下肢静脉曲张一开始虽不痛不痒,但是若放任不管,病情就会加重。一旦腿部出现肿胀、瘙痒、淤积性皮炎等症状,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一个加速期,出现溃疡、形成血栓、继而成为老烂腿”。
02下肢静脉曲张“四条禁忌”
对于不宜或不同意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可穿医用压力袜,口服静脉血管活性药物,抬高患肢,常做足部背屈运动(勾脚),促进下肢淤血回流,缓解症状,改善足靴区缺氧状态。但以下几种方法却是下肢静脉曲张的禁忌。
1.忌热敷:静脉已经扩张且居于皮下,静脉内淤血严重,静脉压增高,热敷后导致静脉进一步扩张,静脉壁渗透性增大,更加重了色素沉着与血管壁扩张症状加重,但冷敷则反之。所以可冷敷,不宜热敷。
2.忌按摩:静脉腔内淤血后血流回流很缓慢,按摩使血管壁损伤。静脉血栓形成有三大原因:(1)静脉腔内血流缓慢,(2)血管机械性损伤(3)血液成分改变。按摩就有两大致血栓形成的原因,所以不宜按摩。
3.忌刮痧:刮痧是中医常用于美容的方法,促进了血液表浅毛细血管的循环。但用于下肢凸起、扩张的静脉曲张也同按摩一样引起静脉内血栓形成。
4.忌针灸:民间有从下肢足踝上针刺放血,缓解阻塞区静脉淤血,使无氧的静脉血流出一部分,可使富养的小动脉血进入静脉,暂时可以缓解胀痛、瘙痒的症状,但不宜经常放血,引起全身贫血症状。至于艾灸,更不可取,同局部热敷相同,更能引起局部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不宜用此方法。
因此,祁光裕教授表示,对下肢静脉曲张,我们从临床表现(C)病因学(E)解剖学(A)病理生理学(P)去预防、去治疗,方能获得较完美的结果。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从初期的“不痛不痒”转变为“又疼又痒”,到血管逐渐鼓起、下肢肿胀加重、发生溃烂,最后久治不愈,这个过程既身心痛苦,也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且相应的花费也会增多。因此,对该病应有足够重视,早发现,早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03寻找血管外科医生评估与诊治
04血管外科特聘专家
出诊地点:
陕西冶金医院门诊3楼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