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副对联,带你了解运城盐湖的前世今生

浩事玩转旅游 2024-12-22 03:05:01

联话盐湖

运城盐湖碧波荡漾,禽鱼嬉戏,景色迷人。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有着典雅的文学性、普遍的实用性和别致的趣味性,群众喜闻乐见,随处俯拾皆是。当楹联遇上盐湖,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联话盐湖。

古联古韵探渊源

01

上古时代虞舜《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简析:联意是说,运城盐湖上的南风和煦地吹拂,可以解除黎民百姓的烦恼;南风适时地吹来,可以丰富黎民百姓的财富。这副楹联摘自虞舜《南风歌》。相传,当年舜帝来到盐湖之畔,目睹盐湖丰产,百姓欢歌笑语,遂与民同乐,抚五弦琴吟唱了《南风歌》。《南风歌》描述了运城盐湖一带特有的地理自然现象和百姓生存状况,高度评价了运城盐湖与中华民族休戚相关的重要民生战略地位。这是目前楹联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联句,因其在句式、韵律等方面已基本符合后世对联的格律形态,因而被称作“最早的楹联雏形”。

02

唐代吕洞宾咏赞盐湖宝藏联句:“东海栽玉树;西池开银花。”

简析:联意是说,盐池像东方仙海一样栽满了玉树,像西方神池一样开满了银花。吕洞宾,道家八仙之一,他是山西运城人,在其故乡芮城建有以壁画闻名天下的道观永乐宫。此联说明运城盐湖富含宝藏,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03

明代洪武年间佚名题古盐道锁阳关联句:“矗矗树屏藩,南顶天柱;亭亭罗保障,北护虞州。”

简析:联意是说,中条山巍然矗立成一道屏障藩篱,是南面的顶天柱;锁阳关亭立,保障、护卫了北部虞州及盐运通衢。锁阳关,位于中条山北麓古盐道上,是运城盐湖生产的池盐翻越中条山运往南方乃至全国的一处重要关卡和补给站,著名的“伯乐相马”故事就发生在锁阳关下。

04

明代嘉靖年间河东巡盐御使喻时题盐池神庙海光楼前旌表联:“常平乃关壮缪故里,辖其民也理应忠心报国;解池本包孝肃旧制,治此盬者首当铁面无私。”

简析:联意是说,常平是关公的故里,管辖此地的各级官吏都理应忠心报国、胸怀天下;解州盐池本是包公曾任职的地方,在这里治理盐务,首要的一条应当是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此联借古喻今,以史铭志,真正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人文精神。联句作者喻时,明代政治家、军事家,为官清正,人称“喻青天”。任提督漕运总督时,擒江洋大盗,缴赃银逾万。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时,指挥抵御瓦剌之战大获全胜。

05

明代万历年间乔应甲讽喻联:“解愠阜财,当日赓歌在耳;民穷赋重,望门持钵难言。”

简析:联意是说,解忧纾愁、富民强国,当年舜帝的弦歌依旧在耳际回响;百姓穷困、赋税繁重,权贵之家锦衣玉食毫不体恤民情令人悲愤难言。联句作者乔应甲,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山西运城临猗县张嵩村人,民间尊称“乔阁老”。此联选自乔应甲楹联专著《半九亭集》,集中收录作者原创联作4020副。《半九亭集》开创楹联文学史上三个第一:个人对联专著第一、个人对联数量第一、个人对联应用第一。明代河东人乔应甲以其在楹联文学史上的巨大贡献,被尊奉为“中华楹联巨匠”“中华联圣”。

06

清代雍正年间孙嘉淦题盐池神庙联:“北极湛恩波,池玉畹琼呈瑞色;西山来爽气,栋云帘雨受薰风。”

简析:联意是说,盐池沐浴着北极重重恩波,池水和畹田中的琼玉呈现瑞色;盐池迎来了西山阵阵爽气,栋云和帘雨都受到薰风的滋润。联文中用恩波、瑞色、爽气、薰风等意象描绘了池神庙的壮观美景及其承载的重要社会使命。此联对仗工整、声律严谨,表明清初楹联文学发展在技法上已走向成熟。

07

清代佚名题盐池神庙奏衍楼大戏台联:“要看早些来,好文章惟争入首;须观完了去,大忠孝皆在后头。”

简析:联意是说,要看戏就早些来,好的文章都是争着做到开头就引人入胜;必须观看完了再离去,大忠大孝都在戏剧最后才能见分晓。池神庙奏衍楼大戏台为元代建筑,主要用于喜庆演艺。据史料记载,过去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池盐管理部门要在这里举办盐池开工祈福仪式,到八月十五铲盐收工举办酬神大戏。奏衍楼戏台为“连三戏台”形制,可同时唱三台戏,展开竞争。如今站在古戏台下,犹可想见当年红火热闹、官民同乐的喜庆场面。

08

清代咸丰年间娄道南题盐政联:“望重盐梅,小试调云之手;德优富教,聊施煮海之才。”

简析:联意是说,声望显赫源于善理盐梅,在此小试身手;德政出色在于富民教化,施展主持盐政之才。楹联有点睛造势之能,此联既为署衙点睛添彩,又起到宣谕教化之功效。联句作者娄道南,晚清著名书法家,有“铁笔”之称,山西万荣南张乡西张瓮村人。

天造一方聚宝盆

09

山西王文广题垦畦采盐之法联:“冬卤夏晶,垦畦浇晒承天力;铲推车载,至味从来靠苦功。”

简析:联意是说,冬天制卤夏天结晶,“垦畦浇晒”古法产盐要靠天吃饭;用铲刮推用平车装载,人间至味的获得自古以来要凭人力下苦功夫。这是作者用简笔画白描出古法产盐图卷。

10

山西赵若迪题古盐道联:“古道历沧桑,诉不完咸咸淡淡千秋故事;潞盐兴华夏,书难尽洒洒洋洋天下文章。”

简析:联意是说,古盐道历经沧桑,诉说不完咸咸淡淡千秋盐人往事;潞村盐利振兴了华夏民族,书写不尽洋洋洒洒天下繁兴史篇。此为联家即景抒情之作。

11

山西邵增煌盐湖宝藏联:“天下宝盆,铲银堆玉,一方圣水蕴财富;人间仙境,镶紫绽红,七彩盐湖胜画图。”

简析:联意是说,运城盐湖是天下的聚宝盆,能铲出如银似玉的盐硝矿藏,这一方圣水中蕴含着富;这里是人间仙境,姹紫嫣红,七彩盐湖之美胜似图画。运城池盐的生产,历来是盐工用铲子从硝田里一点点铲出来,用板车推出,堆成梯形的硝堆,这便是“铲银堆玉”的由来。

12

山西李冬艳题运城池盐联:“池调一把盐,百姓这餐才够味;湖戴九霞冠,凤城此景太撩人。”

简析:联意是说,盐池调来一把盐,老百姓的一日三餐才更加鲜香有味;盐湖戴上了多彩的霞冠,凤都运城的景色更加火热引人了。此联简洁生动,用极富趣味的联语赞美了运城盐湖的神奇。

13

江西刘新才题运城盐湖甘泉遗址联:“味在水中,非淡泊亦能明志;功存世上,惟调和可以通神。”

简析:联意是说,人间况味俱在此方水中,虽不淡泊也能明了心志;功德存于世上,只有善于调和方可以通畅心神。盐池北岸卧云岗,古多甘泉,一度湮灭难寻。近年忽有泉眼涌润,遂立亭护之。此为联家借景喻理之作,未写盐池,却句中带咸;未言甘泉,却字间生甜。

14

安徽于敏题盐商会馆联:“盐调百味;商利千秋。”

简析:联意是说,盐能调制百味,盐商贡献长久。盐商会馆位于运城市盐湖区南阜巷。盐商会馆的产生源于盐业官督私办的兴起,为了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盐商们成立会馆,于此进行联络乡谊、聚会议事。此联短小工稳,意蕴雄阔。

15

天津穆洪信题池神庙及盐池禁墙联:“当为天意生成,弘济千秋,禁墙护住一池宝;更是神工雕琢,惠康三晋,福地定居七彩屏。”

简析:联意是说,这方圣地应当是受天意惠顾而生成,恢弘周济了华夏千秋岁月,凭借古老的禁墙守护住了这一池宝藏;这里更像是神工雕琢打造而成,恩泽康养三晋大地,在此福地定居,赏不尽那神奇的七彩画屏。运城有10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池神庙及盐池禁墙位列其中,此联综述了这一景致的全貌及文化价值,被评选为“池神庙及盐池禁墙”这一文保单位的标志楹联之一。

这儿最早叫中国

16

山西马长泰题蚩尤村联:“胜败乃平常,自古兵家非好战;过功看永久,从来史册无虚名。”

简析:联意是说,胜败是兵家常事,自古用兵之人并非都是好战;是非功过要从长远来看,从来录入史册的英雄均非浪得虚名。中条山、盐湖一带是中华先祖之一蚩尤的故乡,传统史学认为蚩尤是少数民族部落首领。联句作者马长泰,是当代楹联河东流派代表联家。

17

山西薛起珠题盐池文化联:“五千年文化发祥地;九万里繁荣魁力根。”

简析:联意是说,这里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这里是中国九万里江山繁荣富强的根源。此联是对池盐文化作出的极高评价,被选用为运城市十大市联之一。联句作者薛起珠,是当代楹联河东流派代表联家。

18

山西朱天运题盐池中禁门联:“畹玉池琼,四千年国赖丰赢民维富庶,于曩时岂能无禁?尧踪舜迹,九万里根生华夏乳哺狄夷,非此处孰可称中!”

简析:联意是说,盐湖畦畹中盛产琼玉一般的池盐,4000年来国库因此丰赢百姓因此富庶,这样的宝地在过去怎能不加以禁控管护呢?这里有尧舜等先圣的踪迹,九万里华夏根源在此,就连边疆少数民族也得到其恩泽,非此处哪里还能称作最早的“中国”呢?此联于上下联末嵌入“禁”“中”二字,并分别从“禁”“中”二字生发,展开全文,如片石击水衍层波,乃此楹联之妙。联句作者朱天运,当代楹联河东流派代表联家。

19

山西杨振生题运城盐池联:“因盐而运,因运而城,黄帝蚩尤以战,唐尧虞舜以都,皆缘这百味之头,群龙之祖;从往知来,从来知去,阜财解愠留歌,煮海蒸霞留美,莫辜负人间此宝,华夏此根。”

简析:联意是说,因盐池而开盐运,因盐运而建运城,华夏先祖黄帝蚩尤在这里生息征战,尧王舜帝在这里建都,都因为这盐是百味之首,这片热土是龙兴之始;从过往知今来,从今来知将去,留下了阜财解愠的《南风歌》,留下了煮海蒸霞的人文美,不要辜负这人间宝地、华夏根源。此联是对大美盐湖的深情吟唱。联句作者杨振生,是当代楹联河东流派领军人,联作豪放凝重,新奇时尚。

20

湖南邹宗德题盐湖古都安邑联:“乃舜皇息壤,肇五千年华夏文明,天下听虞韶,替黔首阜财解愠;为禹甸中枢,领百万里山川壮丽,河东重王气,看鸣条虎踞龙蟠。”

简析:联意是说,古都安邑是舜帝统御下富有生机的地方,肇创了五千年华夏文明,普天下都可听到虞韶盛世之音,为老百姓带来财富解除烦恼;这里还是大禹划定天下九州的中枢地区,统领着百万里壮丽的山川,河东大地重涵王气,且看那鸣条岗上虎踞龙蟠。此联对运城盐湖北岸安邑古城的重要人文价值作了高度概括,“舜皇息壤”“禹甸中枢”“虎踞龙蟠”等意象,充分展示了安邑古都的王者气度。此联获古都安邑全国征联一等奖。

七彩流香涵圣惠

21

山西杨振生题运城八景之一“盬池溢彩”联:“天柱折,地维绝,打翻玉宇彩虹,溢满盬池:赤橙黄绿青蓝紫;国祚生,民愠除,吐哺黄河金浪,传来华夏:尧舜周秦晋汉唐。”

简析:联意是说,盐湖七彩是空中的彩虹被打翻洒落人间所致,大美运城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发祥之地。此联用奇特的想象,把盐湖的七彩来源作了独特的解释,更加增添了盐湖美景的梦幻与神秘。

22

山西王文广题七彩盐湖联:“七彩流香涵圣惠;一湖真味佐民生。”

简析:联意是说,盐湖的七彩流发出馨香,她蕴涵着上苍对此地的眷顾;池盐是人间至味,佐佑着百姓的美好生活。此联将色彩与香味联系起来,引人去探讨盐湖美景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当您站在盐湖岸畔,你能否从五光十色中嗅出触动心弦的味道?

23

山西扆军宣题七彩盐湖联:“七彩盐池,万古铺琼,谁让风光来眼底;一方地宝,九州驰誉,天将景色绘心头。”

简析:联意是说,盐池呈现七彩,万古铺满琼玉,是谁让这无限风光奔来眼底?宝藏富甲一方,九州赞誉,是神奇的大自然将美景绘描在心头。此联一问一答,富有妙趣。

24

山西孔春枝题鹾海风情联:“盬城揽胜,晓日映辉,旖旎清波流异彩;条岭飞云,绮霞铺锦,丰盈鹾海阜千秋。”

简析:联意是说,站在盐湖禁墙高处饱览胜境,但见旭日映射光辉,湖面碧波荡漾、异彩纷呈;中条山上云雾在岭谷中飘浮,绮丽的霞光铺开似锦,特产丰饶的盐湖富足了千秋万代。此联借景抒情,表达了联家对家乡鹾海风光的无限眷恋。

25

山西闫鹏题七彩盐湖联:“冬屯银岛,夏浴金泉,七彩湖光霞织就;雨濯禁门,风消神庙,千年盐事燕鸣来。”

简析:联意是说,冬天盐湖中白色硝堆像屯起的座座银岛,夏天盐湖中赤色的卤水畦像一方方可供沐浴的金泉,七彩的湖光真是彩霞织成的呀;细雨濯洗着古老的盐池禁门,微风扫拂着巍峨的盐池神庙,千百年来的盐运事业在燕鸣中娓娓道来。

不尽盐湖画卷新

26

山西朱庚林赞运城盐湖:“生态优先,林郁亭幽草碧,好一张绿水青山中国画;自然最美,鸟鸣鱼跃鸥飞,更无二蓝天白浪母亲湖。”

简析:联意是说,生态优先发展,树木葱郁、亭廊幽静、草藤碧绿,多么好看的一张绿水青山中国画呀!自然风光最美,鸟儿鸣唱、鱼儿腾跃、鸥禽翻飞,别无二致的蓝天白浪奔涌在母亲湖。本联还采用了鼎足对仗修辞手法,极大地增强了联句感染力。

27

山西何沁学题运城盐湖联:“八千年沧海遗珠,欣造化有情,厚养国民,一曲南风同解愠;数百里瑶池飞雪,伴文明济美,宏开诚信,四时画卷共怡神。”

简析:联意是说,运城盐湖是八千年沧海桑田变迁遗留下的一颗明珠,欣感造化钟情此地,厚德滋养国民,共唱舜帝一曲《南风歌》解除烦恼;数百里方圆的瑶池宝藏像雪片飞积,伴随着文明之风济护美好家园,大开诚信之风,四时摊开画卷让人心旷神怡。此联纵论古今,揭示出运城盐湖厚民解愠、济美怡神的人文内涵,颇富时代气息。

28

山西闫鹏题池盐博物馆联:“千载沐南风,系国计民生,是谁堆起瑶池玉;一湖依北麓,游老墙新馆,闻燕鸣来盬海篇。”

简析:联意是说,盐池千万年沐浴南风,关系着国计民生,是谁在池中堆起了垛垛琼玉呢?一池湖水依偎着北边的长岭,游历古老的禁墙和新建的展馆,听闻池中飞燕鸣唱起盐池发展的新篇章。此联是对运城盐湖“退盐还湖”这一划时代变革的忠实记载。

29

山西景兴隆题运城盐湖联:“谁壮小康,千载宝湖堆彩梦;我开大运,一池故事荡银波。”

简析:联意是说,是谁创造了壮美的小康生活,让千载的宝湖堆起了多彩的梦想;是我们新时代的劳动者开启了宏大的构想,让运城盐湖满载着故事又荡起了新的波浪。此联中的“大运”既指大美运城,又指美好生活,一语双关。

30

山西廉廷题运城盐湖文旅融合发展联:“关帝赐福,厚史迷人,晋商起步,千秋盬业焕新貌;理疗治病,盐雕如画,美味醉心,七彩宝池邀远朋。”

简析:联意是说,这里有关帝庙为民赐福,有深厚历史供人探究,这里有晋商起步遗存,盛载千秋史册的盬盐事如今焕发新颜;这里的特色黑泥康养服务能理疗养生,这里的特色盐雕工艺品精美如画,这里的特色美食让人陶醉,七彩盐湖诚邀四方宾朋来此旅游观光。此联将运城盐湖一带的人文美景和盘托出,如同一张诚挚的邀请卡,展示了精彩,展示了热情。

王文广(运城市楹联学会会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