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桢
一九三九年夏秋之间,晋绥军教导师师长彭毓斌,改编为第三十四军之后,王乾元任军长,我任暂编第四十四师第一团团长,奉令率部开赴汾南地区的新绛、稷山、河津、闻喜等县境内,配合当地武装进行游击战争;开展政权,破坏敌人统治;扩大我军政治影响,争取民心,给予敌人有力打击。不久,我团改为暂编第四十五师第三团。
一九四〇年五月,日军和伪军一部共三千多人,由闻喜东镇车站,经过栗村镇、关村向稷山我占领区进行“扫荡”。当时我团防地在稷山县下王尹村一带,在得到这一情报后,急派村政人员把全村老百姓疏散躲藏,并立即在下王尹村一侧,占领有利地形,构筑工事。令第三营占领深沟正面,利用山沟阻截敌人进村,并把第三营布置在村南高地,侧击敌人。
当敌人先头部队进入我防线,遭到我正面阻击后,又被我第二营在村南高地集中火力进行猛烈射击,敌人顿时混乱,指挥失灵,且因受到地形限制,兵力施展不开,敌人便拖着伤亡人员向关村退去。
之后,敌又重整部队,连续向我阵地猛冲两次,虽已冲到我三营阵地前沿,但均被我官兵沉着应战,用手掷弹击退。由早至晚,断断续续激战终日,敌人始终未能得逞。敌我对峙到天黑,敌乃顺原路退回闻喜。事后情报证明:敌人用汽车运回闻喜的尸体有四车,内有少佐军官一名。我团阵亡连长、排长各一员,阵亡士兵四十六名,受伤士兵二十余名。因敌始终没有攻进村内,故老百姓的一切,没有受到损失。
嗣后奉军命令,在下王尹村东口路旁建立“暂编第四十五师第三团抗日阵亡官兵纪念碑”一座。
作者当时系第三十四军暂编第四十五师第三团团长。
选自《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晋绥抗战》(198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