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李讷离婚后带儿子见毛主席,毛主席落泪:有困难就和爸爸说

底层史观啊 2025-04-01 14:58:06

【前言】

严厉老爸的教诲,就像春天温暖的阳光,给孩子们指方向,照亮他们未来的路。

用勤奋来教导他,用合适的方法教育他,鼓励他努力学习,用好的引导来帮助他。

——《写给严厉父亲的一首诗》

对老百姓来说,毛主席建立了新中国,让这14亿人都成了国家的主人翁。

对李讷来说,毛主席就是她的爸爸,而且他还是个慈祥的爸爸,跟那种传统的严父慈母家庭教育观念很不一样。

李讷小时候一点点长大,毛主席的爱一直都在。不论是时刻陪在她身边,还是教育她成长,毛主席都像是个聪明又心善的好爸爸。

直到老年时候,经历过一次婚姻失败的李讷,当她重新回到毛主席身旁,还是把女儿在婚姻里遭的罪,怪在了自己当初没好好替女儿把把关上。

所以到了晚年,他还是想尽办法想对女儿好一些,想让她过上更好的日子,紧紧握着李讷的手,心疼地说:“有啥难处,就跟爸爸说。”

父爱就像大山一样稳重,毛主席对女儿李讷的爱就是最好的证明。不管在外面碰到多少不开心的事,只要回过头,父亲总是在那里默默守候。

李讷和毛主席之间有着怎样感人的父女情谊呢?李讷在婚姻路上都碰到了哪些坎坷?最后结果又怎样了呢?

【父爱陪伴中长大】

在毛主席的好几个孩子里,1940年在山西延安出生的李讷,可以说是最受毛主席疼爱的,她几乎整个童年都有毛主席的陪伴。

他们不像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那么小就被送进了幼儿园,然后又经历了好多磨难,和父亲分开了好多年。也不像李敏,半路上被送到苏联,也是跟家人分开了很久。

1940年,毛主席让唯一的女儿李敏去了苏联,因为那时候贺子珍一个人在苏联,毛主席心疼她孤单,就让李敏过去陪陪她。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特别疼爱自己的女儿,在依依不舍地送走李敏后,他就把全部的父爱都倾注到了李讷身上。

李讷诞生的时候,正好是抗日战争打得最激烈那会儿,无论多晚,毛主席都会坚持在睡前看一看李讷。

在李讷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就算毛主席每天有很多很多重要的事要忙,他也会找机会,跟这个在他身边唯一的女儿开开玩笑,逗逗她。

他们父女俩有个特别的习惯,就是用外号来称呼对方,毛主席喜欢叫她“大姑娘”,而她呢,也挺调皮地管毛主席叫“小老爸”。

一句“大孩子,小老爸”,让两人既是父子又像朋友。没几年功夫,他们之间又多了一层师徒般的关系。

李讷很小的时候,就在毛主席的指导下开始学认字、读书。毛主席对她学习文化知识要求很严,不仅得认识字,还得把字写得漂亮;不光要会读书,还得学会把文章写好。

除了读书学习,毛主席也很关心李讷的身体锻炼,常常带她去游泳。游泳不仅能让她身体更强壮,学会自救本领,还能在游泳的过程中,培养她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

刚开始,李讷准备下水时,教练提议让她套上救生圈,确保安全,但毛主席却执意不让,就这样,李讷没戴任何防护,直接进了水里。

但其实还是有保护措施的,因为有毛主席在前面给她指路。以毛主席的游泳本领,就算遇到什么危险,他也有信心立刻救人,心里很有底。

后来李讷回忆说:“跟老爸学游泳那会儿,真的让我懂得了怎样去面对困难。碰到难题,害怕和躲闪都不是办法,只有勇敢去面对,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毛主席不光教她学习知识,丰富她的思想,还告诉她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人要谦逊不张扬。

在李讷的记忆里,每次开家长会都是爸爸的警卫员帮忙去的。还有啊,每当学校让填家庭档案,要写爸爸妈妈的名字时,毛主席总是不让她写真的。

就因为这样,李讷一直跟其他学生没啥两样,享受着一样的待遇。在这样的环境里,李讷靠着自己的本事,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历史系。

毛主席晓得李讷在历史文化上挺有造诣,就建议她好好读读四大名著。先从《水浒传》开始看起,因为那里面的故事特别吸引人。接着再读《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

毛主席特地为李讷从四大名著里挑了些诗词,编成了一本书。这本书不仅让李讷能更深入地学到诗词里的门道,就连她身边的朋友,主席也让他们一起学。这样一来,也给李讷营造了个能一块学习讨论的好环境。

毕业后,李讷的女儿,那个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宝贝,还是决定留在爸爸身旁,干起了联络员的工作。

眼瞅着就到了该结婚成家的岁数,毛主席为李讷的婚事开始犯起了难。

【婚姻风雨中飘摇】

李讷对妈妈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安排相亲感到厌烦了,她实在没法接受才见几次面,就得谈情说爱,甚至考虑结婚这事儿。

在李讷看来,两个人要走到一起,首先得互相喜欢,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为了般配而结婚。

李讷被一连串的相亲弄得烦不胜烦,刚好毛主席让她去江西井冈山的五七干校参加劳动,她就借着这个机会,躲开了妈妈老是给她安排的相亲。

在江西工作期间,三十岁的李讷邂逅了自己的另一半。

她在五七干校喜欢上了一个叫小徐的东北小伙,他年纪比李讷小不少,长得帅气,性格又特别热情,很合李讷的心意。平时小徐对李讷也很照顾,慢慢地,平时不太爱说话的李讷就被开朗的小徐打动了。

李讷当时被爱冲得晕头转向,和小徐一心想要白头到老。可说实话,不管是出身背景、思想观念,还是日常习惯,他们俩都差得老远。但李讷决定不去管这些差距,心里只认爱情最重要。

毛主席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他们结婚。尽管他心里万分不情愿,但还是尊重了女儿的决定。

因为身份的缘故,毛主席不能亲自参加女儿的婚礼,但他非常细心地为女儿准备了嫁妆,那就是一整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总共有39本呢。

【再迎爱情春天】

李讷的婚姻如流星划过,当爱情走进实实在在的日常,它的不堪之处便全都显现了出来。

他们俩在看待事情的态度和价值观上慢慢有了分歧,生活里的冲突也越来越多。一个平时总爱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人,你要是让她天天跟你讲玉米怎么种,大米价格涨了几毛,那就像是两个人在说不同的语言,谁也听不懂谁。

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尽管李讷知道自己怀了孕,她还是决定放下那段像烟花一样绚烂却又短暂的爱情,它美丽过,但很快就消失了。

听说李讷离婚了,毛主席心里挺不是滋味,一方面后悔自己当初没帮女儿好好把把关,另一方面又特别心疼女儿,以后得一个人带着儿子过日子。

毛主席握着李讷的手,瞧着女儿满脸疲倦的样子,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他温柔地说:“孩子,别怕,爸爸在这儿呢,有啥难事儿,尽管跟爸爸说。”

那一刻,心里突然涌起了所有的委屈,但听了爸爸的话,我又有了重新开始的勇气。

经过毛主席的劝解,李讷找回了自我,又开始专心工作。尽管之前因为精神状况不好被耽误了,但最终还是迎来了好日子。

有了儿子徐小宇,李讷的生活就有了奔头,爱情没了,儿子就成了她心里的依靠,后来徐小宇改名为王效芝。

尽管他有个当大官的外公,就是毛主席,但他没走从政这条路,而是决定自己去商场闯荡,靠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地。

看看李讷这辈子,其实爱一直围着她。她得到了毛主席的疼爱,儿子的关心,就算后来没了小徐的爱,但她又碰到了王景清,这个新丈夫给她的爱是谁也替代不了的。

王景清和李讷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他俩有相同的兴趣,都爱钻研中国的历史文化,还一块学书法、练书法。到了晚年,他们还会在书法上互相较量,然后让儿女们来评判打分。李讷的晚年过得非常开心,儿孙们都围在身边,十分热闹。

他们之间的感情,可能就是大家常说的那种,互相扶持,不管怎样都不分开。

李讷晚年身体不太好,听说,在北京305路公交车的一个站点,经常能看到两位头发全白的老人。

老大爷一直把左胳膊伸给大妈扶着,两个人慢悠悠地上公交车,这对老人,就是王景清陪着李讷去医院看病,得坐305路公交车。

王景清为了不再挤公交车,就买了一辆三轮车。有了这辆车后,不管刮风下雨,他都会蹬着三轮车,一圈又一圈地蹬着,载着她去看病。

李讷心里琢磨过,要是没那段和王景清没走到最后的婚姻,可能她还不懂感恩。正因为经历过失去,所以现在拥有的,她更加明白有多珍贵。

晚年时,他们俩过得舒心又安逸,日子平平淡淡,没啥大起大落,既有平凡生活的温馨,也有浪漫梦想的追求,这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模样。

0 阅读: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