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历史上很多开国皇帝来说,恐怕没有不希望自己打下的江山能够“一世二世而万世”的。也因此,对于任何有利于实现这一理想的“兆头”,他们一定格外在意。宋人的《太平广记•谶应》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唐武德初,太行山大声曰:唐国兴,理万年。——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唐高祖武德初年,太行山大声喊:“唐朝国家兴盛,理应延续万年。”
众所周知,也无论是高山还是大海,都属于自然物。自然物能够发出声音乃是常识——成语中不是有“山呼海啸”一词吗?然而,对于山与海等自然物到底能不能跟人一样发出有思想的声音,我表示严重怀疑。至于说到太行山居然能够发出“唐国兴,理万年”的声音,我更是无比惊愕:太行山竟然不只是知道唐朝已经取代了隋朝,而且还预言这个王朝理应延续万年,是不是也太懂圣意——太懂唐高祖李渊的心事了?
就今天的我们来说,唯一可以相信的是,这或许是李渊自己设的一个局,又或者是他的手下如他的几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等设的一个局:让具有男高音一类特别天赋的人,潜藏在太行山中大声嚷嚷,然后将山谷的回声定性为山神乃至上苍的预言。
这是很有可能的:在科学远不如今天昌明的古代,人们对于很多自然现象的认识和了解处于极低的水平,对于那些让他们无法理解的现象,他们极有可能统统归之于神灵的反应——“显灵”。因此,别有用心的李渊们,是很有可能在江山刚刚打下,但远还没有稳固的时候,通过类似的花招欺蒙百姓,也可以说是给自己的子孙世世代代坐江山制造舆论,使得民心归拢到自己身上的。
另一方面,从唐朝后来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出来看,确实曾经有一度非常兴盛,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23年,总体而言,真的是一路向上,政风相当清明,社会相当安定,经济相当繁荣。而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最初的那些日子,即被史家们称之为“开元之治”的那段时间,唐朝社会总体而言也很不错,否则就不会有“盛唐”之称了。但是,就唐朝延续的时间线来说,只有不到300年(公元618~907)年,与唐武德初年太行山的“理万年”的预言,出入还是大了些。
李渊是不是好皇帝,我们不太好说,因为他在位的时间有些短。但他的儿子李世民委实属于中国历史上的罕见的明君,那是有定评的。唐玄宗前期相当睿智与英明,也是公认的。但是,即便是他们,在其执政的后期,不再那么英明,甚至于犯下了不少严重的错误我们也毋庸讳言。至于唐朝其他更多的皇帝,平心而论,我们只能说他们除去没唐太宗、唐玄宗那么英明之外,犯下的各种错误无疑更多。而如果没有这些错误,更没有若干昏君的话,或许唐朝可以延续的时间会稍稍长一些。
这肯定是唐高宗李渊当年最最希望看到的。想看到,可“唐国兴,理万年”的政治局面却最终没有出现,在大唐王朝延续了200多年后戛然而止画上了句号,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封建王朝自身从娘胎里带来的某些毛病所致呢?比如说世袭制,让权力只能在家族之人中流转,而无法让更具政治才能的人,成为国家的“主打”。有鉴于此,封建王朝往往是开国之初一路向上,这之后往往则是每况愈下,也就成为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