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明武宗朱厚照在京城南郊祭祀天地,并在南海子(今北京南海子公园一带)打猎。这一天,京城发生地震。过了几天,明武宗给自己加上了“太师”的衔头,并通报礼部说:“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朱寿将要巡幸京郊、山东,祀神祈福,请将准备好的相关仪式报告上来。”
听闻明武宗的这一动议之后,兵部郎中黄巩等六人对其进行谏阻,因此被锦衣卫逮捕,另有修撰舒芬等107人被处以在午门跪地五日。金吾卫都指挥佥事张英试图用刀自杀,但被卫士夺下刀得以不死,但也被审查治罪,最终被杖杀。不几天,下寺正周叙、行人司副余廷瓒、主事林大辂等33人被锦衣卫逮捕。而舒芬等107人则被在宫廷之中处以杖刑。(《明史•本纪•武宗》)
明武宗是明孝宗的长子,明朝第10位皇帝。,即位后宠信太监刘瑾等八人,日夜与之寻欢作乐,人称刘瑾等八人为“八虎”。又先后任用钱宁、江彬等宠臣,将政务尽委他们,自已带近侍和亲兵出宫巡游。非常荒唐的是,他居然还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太师、镇国公,名字也改成了朱寿,并让大臣们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发布命令!
为什么明武宗要自封威武大将军、太师、镇国公?或许是他觉得一般而言皇帝高高在上,事儿都是下面的人具体去做的,而他搭上这些名号之后,直接发号施令,有利于强化他对国家的控制,也有利于提升他个人的形象?这是有可能的。但是,既然你身为国家最高领袖,那么,你最应该做的其实就是识人与用人,把重要的事儿托付给你信任且有能力的人去处置。或者说,事必躬亲的,未必是好皇帝。贪恋虚名,乱指挥,更是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应该努力避免的。
道理很简单,但明武宗却似乎一直没有能够整明白,为什么?可能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但也有可能是一些道理他不明白,别人明白但却没人说给他听——因为不敢,也可能因为故意。而这,必然导致明武宗的一错再错,进而错失很多改正错误的机会,给国家和社稷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比如说,他曾经因为不满紫禁城的庄严肃穆,下令在西苑太液池西岸营建一片宫区,称为豹房,又称新宅,在此广召美女、乐使、僧、道、术士,纵情玩乐。所有这些,是不是问题,是不是需要纠核与改正的?
对于明武宗的做法,事实上他手下的一些臣子已经严重意识到了其荒谬与危害。因此,出于对他的耿耿忠心,出于对于国家的热爱进行了谏阻。如果明武宗真的因为他们的谏阻而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及时予以改正,那么,是可以避免自身的光辉形象因此受到损害的,同时,也可以努力避免国家与社稷陷入混乱乃至危机。然而,因为明武宗的拒谏,最他们非常善良的愿望换来的是罚跪,是杖刑,乃至是杖杀。可以说,他们的耿耿忠心最后都成了驴肝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