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熙:唯一活到毛主席逝世之后的老师,师生友谊绵延64年之久

史海任我行 2024-08-14 16:40:22

1914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师黎锦熙创办了一份名叫《公言》的报纸,用来宣传民治思想。黎锦熙自担任《公言》报总编辑以来,还在繁忙的教学之余,抽出宝贵的课余时间,每天为报纸撰写一篇社论,或者写一则针对时事热点的评论。

在黎锦熙日日发文的不懈努力下,《公言》报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报纸上那一篇篇宣传民治思想,发扬民主言论的文章,在湖南一师的广大学子中被众口传诵。其影响力,由湖南一师,逐渐延伸拓展至湖南全境的广大热血青年、正义之士。

除了针砭时弊,《公言》报还立足教育领域,积极倡导新学和新式教育,毫不留情、毫无顾忌地大胆揭露当时教育界的种种弊端,博得广大教育界同仁和无数学子的充分肯定和纷纷赞同。

一时之间,《公言》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黎锦熙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越来越忙碌的黎锦熙,对于每天要写上一篇的社论或时评,渐渐感觉时间不够用了。

为了做到及时供稿,黎锦熙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找了三个学生来做自己的助手,帮助自己查找资料,誊抄文稿,还给这三个学生一定的报酬。

日日与这三个青年学子打交道,从他们手中接过一份一份搜集的资料、誊抄的文稿,黎锦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三个青年学生,在誊抄文稿的时候,第一个学生,对于拿到手中的文稿,一丝不苟认真抄写,就连错别字也照抄不误,犹如一台复印机,全部保持原样。

第二个学生在抄写前,会先对需要誊抄的文稿仔细通读一遍,然后再把文稿中不通顺的语句和不恰当的辞藻作修改调整,把文稿中的错别字全部改正过来,最后,才把需要誊抄的文稿仔细认真工整抄写完。

第三个学生在抄写时,不但会事先通读文稿,改正错别字,修改病句,还会对文稿中自己不认同的观点和内容进行改写,最后才会誊抄文稿。

按理说,作为被雇佣的抄手,第一个学生是无疑是最合格的;第二个学生做的是类似于编辑的工作,而不是一个抄手;至于第三个学生,不但做抄手明显不合格,就是做编辑也越权了,因为直接改变了原作者的意思,他简直要算是文稿的创作者之一了。

这三个学生,第一个学生毕业后籍籍无名,第二个学生是著名作家田汉,而第三个学生,就是一代伟人毛主席。

这第三个也是最不合格的抄写者,却是黎锦熙最赏识的学生。于毛泽东而言,黎锦熙不但是他最敬重的恩师,更是他眼里的“慈母”、“吾兄”、“仁兄”,两人亦师亦友的这份特殊师生情谊,延绵长达64年之久,黎锦熙还是唯一一位活到毛主席逝世后的老师。

湖南·初相遇

一身蓝布长衫,足蹬一双圆口黑色布鞋,中等身材,戴一副玳瑁眼镜,面容清癯,一眼看去,便是一位年轻的儒雅博学之士。

这是1913年秋日的一天,毛主席第一次见到黎锦熙。彼时,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23岁的黎锦熙也和毛主席一样,第一次来到师范学校,担任历史教员。

一向对哲学、历史等社会科学类学科非常感兴趣的毛主席,自然也对这位戴着玳瑁眼镜,看上去儒雅博学,只比自己大三岁的的黎锦熙先生印象极好。

实际上,出生于湖南湘潭官宦之家的黎锦熙,也确实非常优秀。他的父亲是前清贡生,黎锦熙更是在15岁那年就考中了秀才,后来,他又考入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史地部。

从师范学堂毕业之后,成绩优异、敢想敢干的黎锦熙很快就在湖南当地创办了两份颇具影响力的报纸:《长沙日报》、《湖南公报》。这两份报纸的成功创办,让身为主编的黎锦熙一时之间成为了长沙当地小有名气的公众人物。

1913年,黎锦熙接受湖南第四师范学校的聘请,担任该校历史教员。

这一年,20岁的毛主席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班。

出生书香门第的黎锦熙,幼承家学,遍读诸经,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从小便有“神童”之誉。其学贯古今的渊博学识,让初入师范学校的毛主席敬佩不已。

黎锦熙先生的授课风格也是毛主席喜欢的。先生讲课时,语调平和,不疾不徐,让人如沐春风。

在教授具体教学内容时,黎锦熙非常注重教学语言,其讲究辞藻又不失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让毛主席获益匪浅,也对历史学科更加喜爱。

黎锦熙还自创图表法进行教学,极大提升了其历史课教学的直观性,学生们对历史知识易学易记,教学效果明显。

1914年,湖南第四师范学校和第一师范学校合并之后,黎锦熙和杨昌济、徐特立等教师一起,创办了“宏文图书编译社”。在此期间,为配合编译社工作,黎锦熙还办了一份名叫《公言》的报纸。

这之后,黎锦熙开始邀请田汉、毛主席在内的三个师范学校的学生帮忙誊写文稿,毛主席与黎锦熙先生的交往逐渐多了起来。

北京·再相逢

1915年初,黎锦熙和杨昌济又在师范学校发起成立了哲学研究小组,毛主席很快加入其中,从此后,不但在学业上得到了黎锦熙一对一面授指导,还有机会和黎锦熙谈论国家大事。

随着彼此交往日多,年轻优秀的毛主席也给黎锦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个子很高······上课听讲时从不浮躁,只是一双眼睛灼灼有光。”

“他衣着简朴,一望而知来自乡间。课间休息时,从不和别人打闹。对一切事物总是静思,观察。”

据黎锦熙日记记载,在1915年4月4日至8月29日的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毛主席拜访黎锦熙近20次,从读书方法的学习到天下大事的看法,两人推心置腹,无所不谈。

就在这一次次的深入交流探讨中,毛主席与黎锦熙亦师亦友的关系逐渐确立并不断巩固。

于黎锦熙而言,年轻的毛主席抱负不凡,见解独到,且勤学善问,一丝不苟;于毛主席而言,学识渊博的黎锦熙,是先生,是慈母,是兄长,是知心朋友,是无人可以替代的独一无二的存在。

“吾于黎君,感之最深。盖自有生至今,能如是道者,一焉而已。”

“生平不见良师友,得吾兄恨晚,甚愿日日趋前请教。”

“四无亲人,莫可与语。弟得自阁下,如婴儿之得慈母。”

虽然二人的师生之情情谊甚笃,然而,就在这一年的9月,黎锦熙受聘于北洋政府教育部,远赴北京担任教科书编审员、图书审定员等职。

黎锦熙去了北京,毛主席和他的师生之情却并没有稍减。据统计,自1915年至1920年间,毛主席先后给在北京的黎锦熙写了6封长信,这些长信,谈学术、话时事、叙别情,一字一句,都寄托着毛主席对于黎锦熙的无比敬重爱戴之情。

到了北京之后,黎锦熙就开始忙碌起来。他积极致力于文字改革,大力推广白话文、普通话,并促请教育部将小学国文科改为国语科,还与钱玄同一起创办《国语周刊》,全力推动国语运动,由此掀起国语运动的序幕。

与此同时,黎锦熙还组织发起苏浙皖三省焚烧小学文言教科书运动,为中华文化的守正出新做出了贡献。

1918年8月,毛主席也来到了北京,在杨昌济的介绍下,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管理员。这样,毛主席又与黎锦熙恢复了联系。

一有时间,毛主席就会去拜访黎锦熙,师生二人总有说不完的话儿。拜访黎锦熙,毛主席常常一去就是一整天。

每当毛主席来拜访的时候,知道毛主席在北京生活艰苦的黎锦熙,每一次都特意嘱咐家里人多做点好吃的饭菜,让毛主席好好打一顿牙祭。

那时的毛主席喜欢吸烟,又买不起,每一次来拜访,黎锦熙总是贴心地将自己的“大炮台”香烟放在他面前,让他过足烟瘾。

1920年4月11日,又一个春天如期而至,然而,又到了毛主席与黎锦熙离别的时刻。人生,总是在不断的相逢,不断的告别中。黎锦熙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只是,黎锦熙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毛主席是去参加革命了,从此后,他们再也不能鱼雁往来,畅谈心中理想了。

黎锦熙更没有想到的是,自此后,他们师生竟然会三十年不相见。三十年沧海桑田,三十年天翻地覆。再见时,昔日的学子,早已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

北师大·情谊浓

北京一别后,毛主席从此踏上革命生涯。然而,他对于恩师黎锦熙的挂念,一如往昔。

全面抗战爆发后,黎锦熙前往陕西城固西北联大任教。1939年,已经在延安的毛主席,当听说黎锦熙在西北联大教书时,特意给老师寄了一本自己写的《论持久战》。

收到这本五万多字的著作后,黎锦熙很快就通读了全书,对于自己学生取得的成就倍感自豪。

“毛润之真是个了不起的伟大人物!你看他在今年五月的这个讲演讲得多好啊。道理说得多么透彻,多么明确,多么有说服力啊!”

在西北联大任教期间,黎锦熙发挥自身专长,对张骞墓开展了保护性发掘与增修,并于1939年8月,成功举办张骞墓出土古物展览。1943年,黎锦熙主编的《城固县志》正式出版,是陕西方志界的一件盛事。

1942年春,时任西北联大文学院院长的马师儒,因父丧回陕北奔丧,途经延安,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和宴请。

席间,毛主席向马师儒详细询问了黎锦熙的近况,并深情回忆起在湖南与北京,与黎锦熙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临别之时,握着马师儒的手,毛主席再次殷殷嘱托道:“返陕南后,请代我问候我的老师黎劭西(黎锦熙字劭西)先生。”

抗日战争胜利一周年之际,黎锦熙与民主科学社同仁发起成立了“九三学社”,黎锦熙担任理事会理事。

1948年,黎锦熙回到北京,执教于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任国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这年年底,黎锦熙婉拒了国民党请他乘飞机南下台湾的安排,公开表示自己将一直留在北京,直到解放。

“我要在这里等一位‘唐宗宋祖,稍逊风 骚’的伟人呢。”他对家人自豪地说道。

这一等,就是半年。

1949年6月17日下午,毛主席乘车来到北平师范大学。一下车,毛主席就看到年过花甲的黎锦熙先生早已等候在宽敞明亮的大门口处,连忙疾步向着老师走去,紧紧握着黎锦熙的手,不住声说道:“黎老师,黎老师好哇!”

黎锦熙激动到热泪盈眶,他一次次望着毛主席熟悉又陌生的脸庞,连连说道:“不敢当,不敢当。”

这一别,他们已有三十年不见面。

这天晚上,毛主席坚持自己掏钱,摆了两桌酒菜,款待黎锦熙、黄国璋等一众师友。入席时,毛主席特意搀着黎锦熙的胳膊,恭恭敬敬把老师请到了上位就座。

“这里,您年龄最大,又是我的老师,哪有让学生坐上位的道理。”

席间,大家忆往昔,话今朝,畅想未来,彼此之间都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夜深了。直到九点多钟,毛主席才起身作别。

当天夜里,黎锦熙在日记里写道:“1920年3月17日,润之到我家后,至今不见快三十年,身体比从前强壮。”

自此之后,同住一城的师生二人,便常相往来。毛主席多次将黎锦熙和徐特立、王季范等几位先生接到中南海叙谈。

有一次,毛主席特意嘱咐厨师做了一桌子湖南家乡风味的菜肴,郑重邀请黎锦熙先生和师母赴宴。又有一次,中南海的荷花开了,毛主席特地把黎锦熙先生接来,陪着老师一起泛舟赏荷。

碰到自己忙得抽不开身的时候,毛主席依然记得让自己的秘书周小舟带上礼物,代为看望黎锦熙。

这一年的10月,受毛主席和中央的邀请,黎锦熙和毛主席一道,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见证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

那一刻,黎锦熙热泪盈眶,内心无比激动、自豪。

新中国成立后,黎锦熙专注于文字改革与教育、汉语拼音研究及普及工作,为新中国文字改革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2年,早已疾病缠身的毛主席,仍然记挂着自己的老师黎锦熙。得知黎锦熙居住条件简陋,特意给他安排了朝阳门内北小街一处安静的四合院居住。

在这座安静的小院,黎锦熙读书、工作、学习、著书立说。他说:“我要活到老,学习到老,工作到老。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要把全部精力贡献给祖国的语文教育事业。”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闻此噩耗,耄耋之年的黎锦熙悲痛不已。1978年3月27日,89岁的黎锦熙病逝于北京。

结语

黎锦熙,从教70余年,著述30余部,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字学家,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他还是一代伟人毛主席的授业恩师,他与毛主席延续长达64年之久真挚浓厚的师生情谊,让人感动,让人敬佩,更让人动容。

4 阅读:32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