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无论是家,还是国,要想强大,内部必须要团结,只有团结才能形成合力,比如商朝后期的周部族,其族人团结在首领姬发的领导之下、众志成城,以弱胜强,灭商建周。反观东汉末年的汝南袁氏,明明是汉末第一豪门,势力雄厚,即使取汉室而代之也不是没有可能,然而先是袁绍和袁术各行其是,后又是袁绍诸子大闹家务,其家族最终成为曹操的垫脚石。
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像汝南袁氏这样不团结并不是很稀奇的事情,家族越大,团结起来的难度也越。今天我们要说的河内司马氏却有些特别,这个家族和汝南袁氏一样源远流长,可在很多关建时期却显得比汝南袁氏要团结得多,甚至在曹魏灭亡后一举跃升为皇族,不料巨大的成就反促家族变得愈发不团结起来,甚至闹得神州陆沉,家族因此遭受后世唾弃。
河内司马氏的郡望
一、乱世谋发展下的团结1、严明秩序促团结
河内司马氏可追溯至项羽所封十八路诸侯之一的殷王司马卬。适逢楚汉相争,司马卬先是归顺刘邦,将自己殷国变成了刘邦治下的河内郡,后又在协助刘邦攻打项羽期间不幸战死。从大的方向上来说,司马卬算是刘邦的功臣,因此他的后裔得以在河南郡安安稳稳地繁衍生息,待到东汉时期,河内司马氏成为地方上的知名豪族。从司马钧到其曾孙司马防,连续四代人都是两千石的高官。
司马防非同一般,他不光会生儿子,还会教儿子,从司马朗到司马敏,他共有8个儿子,司马懿在其中排行老二,时人称他们为“八达”。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的表字中都带有一个“达”字,其实不然,张衡在《二京赋》中有云,“复庙重屋,八达九房”,所谓“八达”,即明堂的八方窗棂,代表了一种崇高的通达之贤,比如后来曹魏时期的诸葛诞等八人,东晋时期的桓彝等八人,均有“八达”之称。
项羽分封诸侯图
“八达”一词用在司马氏八兄弟身上,主要是说他们都比较有才华,至于他们表字中的“达”,起到了一种“暗合”的作用。另外,用同一个字作为他们表字的第二个字,既向外界彰显了他们家的秩序感,又时刻在提醒他们要注重团结,他们是祸福相依的亲兄弟。这种取表字的方式无疑比汝南袁氏更胜一筹,袁绍表字“本初”,袁术表字“公路”,这哪里看着像兄弟?
不仅如此,司马朗作为八兄弟中的老大,表字“伯达”,司马懿和司马孚分别表字“仲达”和“叔达”,年龄最小的老八司马敏表字“幼达”。也就是说,八兄弟表字的第一个字有一种长幼次序的规则感,反应出了河内司马氏“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家族秩序。史载曹魏名臣常林曾赞司马懿,“司马公自欲敦长幼之叙,为后生之法”,可见这种通过严明秩序来凝聚力量的思想浸入到了司马氏家族成员的骨子里。
司马家的“八达”
2、同进同退谋大局
据说司马防喜读史书,尤爱名臣列传,他从周勃诛吕和霍光擅权等前车之鉴中提炼出了两个字,那便是“隐忍”。适逢董卓乱政,人心涣散,有人认贼作父,有人阴谋自立,有人奋起反抗,司马防却什么也不干,以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坐看他人起高楼”。董卓挟持汉献帝及满朝大臣到长安,司马防选择服从,不过他从家族利益出发,让长子司马朗回老家避难。待到曹操迎献帝于许都,司马防选择退居二线。
有人说他明明早前对曹操有过举荐之恩,为何不跟着曹操混?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诸侯并起,曹操只是其中之一,谁知道哪天汉室会不会重新振作,如果他和曹操走得太近,等到曹操被汉室清算的时候,他岂会有好果子吃?像他这样和两边都有“情谊”,然后两边都不得罪,岂不美哉?他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后,让司马朗到曹操麾下效力,毕竟他们是在曹操的屋檐下生存。至于司马懿等其余诸子,皆被他按在家中,因为曹袁之争的结局实在难料。
司马防和汉献帝共患难
直到曹操一统北方后,他才让司马懿和司马孚等诸子为曹操卖命,史载司马懿在踏入曹操阵营时已经是30岁的中年人了,对于一个从小有远大抱负的世家子来说,能忍耐到这个年龄才出仕,可见他们家族有多团结,个人利益完全服从于家族利益。众所周知,曹操晚年曾在继承人的人选上举棋不定,主要是在曹丕和曹植二子中徘徊。对于河内司马氏来说,要想在曹操阵营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肯定不能错过这场继承人之争。
聪明的司马防没有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他安排司马懿和司马孚分别站位曹丕和曹植,这样无论谁胜出,他们家族都少不了好处。后来,曹丕成为曹魏集团的掌舵人,司马懿水涨船高,司马孚也没有死忠于曹植,两人都成为了曹魏的重臣。随着曹魏宗室力量的不断衰颓,司马懿在准备充分后,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一举夺取曹魏军政大权。值得一提的是,让外人觉得和司马懿是两路人的司马孚在事变期间对司马懿给与了强力支持。
司马懿打败曹爽,成为曹魏的话事人
二、权势危机下的团结1、高平陵之变后的危机
汉魏时期,北方大地上世家林立,河内司马氏只是其中之一,只是说族中有司马懿这样的领军人物,连带着家族声望比大多数家族要高上一些。高平陵之变后,河内司马氏虽说一跃成为北方最强家族,但是基本盘并不牢靠,其余世家大族选择支持司马氏压制曹魏宗室力量,只是为了让自身可以分得更多的蛋糕,如果要他们支持司马氏篡魏,他们就不会那么“老实”了。
至于驻守关陇和荆襄等前线地区的军将,他们对司马氏并没有很高的忠诚度。如果将司马懿缔造的势力集团和昔日曹操依靠宗族子弟打造的军功集团相比,司马懿集团无疑要松散得多。司马懿对曹魏的控制主要是依靠自己日积月累下的人脉和数次力挽狂澜的崇高声望,高平陵之变时,他已经是70岁的古稀老人了,他压根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清洗那些潜在的反对势力。
司马懿画像
史载司马懿生前曾先后力辞魏帝曹芳授予的丞相、九锡和相国等权臣待遇,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在于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避免家族成为众矢之的,比如他让素与曹爽亲善的王凌(出身太原王氏,汉末大臣王允的侄子)出任太尉一职,他并非不知道王凌不可靠,他只是需要向各方势力释放出自己的“善意”,好让自己可以“温水煮青蛙”。
司马懿死后,河内司马氏就很尴尬了,当初司马懿擅权,那是因为魏明帝曾遗诏他辅政,可司马懿的继承人—司马师以何种名义来主持曹魏大局呢?如果是家族内部传承的名义,河内司马氏又该如何让各方势力服气?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文化底子颇为厚实的河内司马氏在史籍中找到了“伊尹既卒,伊陟嗣事”的故事,并以此来为司马师正名。此种环境下的河内司马氏,如同一个充满泡沫的上市公司,危机四伏。
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画像
2、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团结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人心齐,泰山也可移,再大的危机,河内司马氏也不怕,因为他们足够团结。放在一般的权力家族,兄弟之情哪有权力重要?比如袁绍死后,他的几个儿子就闹得不可开交。反观司马师和司马昭,完美诠释了什么才是“兄弟齐心力断金”。两兄弟在面对权力交接的内外危机时,选择通过军功来强化河内司马氏的话语权。适逢孙权去世,司马师趁势组织三路大军进攻东吴,其中东路军由司马昭统率。
不料事与愿违,兴师动众的南征大军大败而归,值此危急时刻,司马师没有选择推责于人,他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借此收拢人心,变坏事为好事,司马昭则在军中将发表“主帅理应担责”言论的王仪(王修之子)给处斩了,兄弟二人,恩威并济,以最快的速度稳住了形势。翌年,东吴的诸葛恪联合蜀汉的姜维一起攻打曹魏,这次可以说是河内司马氏自司马懿当权以来的最大军事危机。
新城之战
老练的司马师对此并未慌乱,他让司马昭出镇关中,与姜维对垒,姜维眼见占不到便宜,很快就撤军而走。至于东线,司马师看出诸葛恪是想搞围点打援,令前线军将以高垒防御,使得吴军的势头逐渐缓了下来,逢此时机,司马师让司马孚率领主力大军以逸攻劳,打得诸葛恪落荒而逃,河内司马氏不仅成功度过此次军事危机,还进一步提升了威望。司马师借此机会,大肆清洗反对势力,并且主持了废立大事。
或许是司马师的动作幅度太大,负责镇守淮南的毌丘俭和文钦等人掀起了叛乱。司马师当时正在病中,可他出于“若诸将战有利钝,大势一失”的考虑,硬是带病出征,出征之前,他让司马昭回朝坐镇后方。司马师亲自出马,收拾叛军自然是没什么问题,可打仗最是耗人心力,司马师在班师途中即病重而逝,死前将军队指挥大权顺利交给司马昭,而司马昭则率军回朝,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来迫使曹魏继续接受由河内司马氏当家作主的事实。
司马师将权位传于司马昭
结语河内司马氏的底蕴原本是比不过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这样的世家大族的,可靠着“团结”二字,硬是由弱变强,从一个地方豪族成长为曹魏的最强家族,等到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改朝换代之时,河内司马氏直接变成了云端之上的皇族。然而,司马炎或许是有感于家族团结的强大力量,他不顾众多大臣反对,实行分封制。
在司马炎看来,各地的宗室藩王如同自己的卫星,只要家族保持团结,那么就不会被其他势力篡夺江山。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藩王的权势决定了他们拥有和朝廷叫板的实力,而这种实力无疑是破坏家族团结的最大“黑手”,最终引发“八王之乱”,使得北方大地成为异族的牧马地,河内司马氏也因此而饱受后世抨击。
参考文献:
《晋书》
《汉书》
《三国志》
千古罪人家族司马家族应该被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