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职场女性的真实转变:从抗拒婚姻,到享受结婚生子的过程

花影绘事 2025-03-30 21:22:41

导读:“恐婚恐育”,说到底就是将自己所见的不堪婚姻,以及结婚生子的弊端无限放大。

01

一个大学女同学,今年四十岁了,至今未婚,微信朋友圈的言辞之间都是急切和孤单,恨不得在此寻觅有缘人。

毕业前她高傲又不屑地说,自己不想谈恋爱,也不想结婚。

原因是她姐姐曾经是个窈窕淑女,结了婚生了孩子后身材走样了,还大把的脱头发,发际线都提高了很多。

更别说,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琐碎和人际关系。

他们结婚短短五六年的时间,硬生生的把一个风华正茂的姑娘摧残成了大妈。

姐夫也从俊朗青年变成了胡子拉碴、大腹便便的油腻大叔,两人早没有了当年的郎才女貌。

她真的不敢想象自己以后也会成为那样,全身都起一层鸡皮疙瘩。

毕业前,她一个在北京读书的老乡和她网聊了很久,还千里迢迢快寄了一束花来追求她,约她毕业后回家乡一起发展。

她抱着花儿一脸幸福和痴迷,可是面对爱情和婚姻时,她仿佛一个激灵的惊醒般,望而却步。

最后拒绝了她的老乡,说自己没有结婚的打算。

后来,那男孩子继续考研,毕业后去了青岛发展。

她回自己家乡的城市考了公务员,在县城工作了三年后才调回市里,家人张罗着给她相亲,她也潇洒的到处参加相好同学们的婚礼。

以至于如今年近四十,同学们的孩子都能打酱油时她还在相亲,有时还会发朋友圈感慨和发牢骚,最后慢慢的淡漠了。

因为她才明白了婚姻不可能十全十美,可也不能为了结婚而将就。

这个大学同学,她早已没了当年的自负和不屑,也没有偏执的像“煮熟的鸭子嘴硬”,她说后悔没在学校谈一段恋爱,没有在适婚的年龄选择婚姻。

当年自己拿着显微镜,无限的放大了婚姻的缺陷,一叶障目般的抵触婚姻,却没想过真实的生活和婚姻就是喜忧参半,苦乐相随。

02

大学同学的从曾经的“高傲、不想恋爱结婚”,到后来对婚姻的渴望,却年龄越来越大,后悔曾经的自负。

当我看见她朋友圈里失落、着急的话语后,不禁想到如今身边的一个同事。

办公室的同事是单位里的笔杆子,领导的工作报告和会议发言都出自她的手。

早些年前,她自诩干好工作、吃好饭睡好觉,就是人生最大的乐事。

周末和老公宅家上网看电影,平时两三好友的聚餐放松,而且对吃乐此不疲,唯独对孩子过敏,看到孩子她都会绕着走。

她说自己怕麻烦,想想夫妻两人多么舒坦的日子,非要整个娃出来祸害自己,一会儿擦屁股把尿,一个会儿喂饭哄睡,一会儿哭闹发脾气……

还有怀胎十月的辛苦和生产的痛苦,想想都脊背发凉,自己这样又懒又贪图享受的人,还是不要受那个罪了。

可是同事结婚的第八年,还是选择了要孩子。

她说,这是公婆和娘家妈妈游说了许久,她才勉为其难的同意的。

产假后她到单位报到发了喜糖喜饼,趴在婴儿车旁边看不够,不停的细声聊着孩子的各种表情和趣事,眉眼间满满的母爱。

还笑嘻嘻的说没想到孩子这么好玩,她老公说还想再生个女儿,凑成一个好字呢。

办公室的阿姨打趣她尝到甜头了。

孩子可是老天馈赠的最好礼物,虽然养孩子很辛苦,还有操不完的心,可绝对是痛并快乐着,想想他们喊你、亲你、依偎你的样子,心都能融化了。

比起怀胎十月的辛苦和开宫十指、剖腹八层的疼痛真的都算不了算么,比不过他们带给你心里的幸福快乐和人生的成长与完整。

03

婚姻的存在就是美好,不影响它的褶皱里藏着灰尘,太过完美的东西反而不会长久。

那些恐婚恐育的男男女女,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婚姻的某点缺陷和阴暗面,过度的关注和无限的放大了现实的负面部分。

因为看多了别人失败的婚姻和伤痛,以及夫妻之间的矛盾和家庭关系的龌龊、生育教养的艰辛,就认为这些婚姻的弊端玷污了爱情的纯粹和婚姻的美好,不值得用一生去填补,焦虑和担忧之余给心筑起了一道高高的防护墙,唯恐深受其害。

却忘记自身本就是婚姻的产物和家庭的缩本。

曾体验和得益于家庭的带来的情感支持、共同成长和家庭温暖等积极方面,如今却一味的躲避、焦虑、担忧和抵触,对结婚生子诚惶诚恐。

我不完全认同结婚生子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会让一个人的人生更加的完整。

要明白的是,结婚也好,生育也罢,不是流程也不是累赘更不是祸害,它是一种体验、成长和馈赠,能让人生更加的饱满和充盈。

End。

花影故事原创作品,专注情感心理领域,以走心的文字,书写有态度、接地气、有力量的观点与故事。

本文话题讨论:你觉得结婚生子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吗?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2

花影绘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