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曜改汉为前赵 石勒赌气建后赵
公元318年十一月,自命为汉天王的靳准决定放弃平阳城,向城外的石勒投降。靳准任命侍中卜泰为使者,带着皇帝乘坐的乘舆、服御等物,走出城外,走向石勒大营。
不料石勒见到卜泰后二话不说就命人将卜泰绑了,然后直接送到刘曜军营,交由刘曜处理。
石勒此举一方面是因为刘曜已经称帝,自己怎么也得给点面子,不好擅自处理,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挫一挫刘曜锐气。石勒清楚,这次双方各自亲征,名为平叛,实为争夺平阳,一不小心就会擦枪走火。靳准向自己投降,意味着平阳城就要到手,我把卜泰交给你,你可以理解为对你的尊重,也可以理解为对你的羞辱,就是要气死你,要你士气大挫。“乃送泰于曜,使知城内无归曜之意,以挫其军势”(《晋书载记第四石勒传》)。
刘曜确实很恼火,果真如此自己这趟真就是白跑了,一旦平阳归了石勒,除非凭实力硬抢,否则不可能再要回来,这无疑是巨大损失。不过,刘曜可不是莽夫,既不会轻易和石勒火拼,也不会轻易放弃。刘曜有自己的办法,不到最后时刻,不轻易下定论。
见到卜泰后,刘曜也出人意料地立即给卜泰松绑,然后赐坐、端茶倒水,一通寒暄。
刘曜这是要和卜泰做个交易。
刘曜面色凝重,对卜泰说:“先帝(指刘聪)末年政纲大乱,群阉干政,残害忠良,民心大失,这确实需要一批忠贞义士站出来拨乱反正。司空大人(指靳准)秉性忠贞刚烈,勇于出手,行昔日伊尹、霍光之举,拯救苍生于涂炭,此乃忠义之举,勋高古人,德格天地。寡人刚刚继位,百事待兴,正需要大司空这样的贤人君子来辅佐。司空大人如果能早日迎寡人入城,将来国家大事统统都交给司空处理,寡人只需要按时祭祀先祖、祭拜天地就行了。寡人这就放了卿,待卿回城之后,一定要把寡人的意思完整明白地告诉司空,告诉城内所有朝臣”。“司空若执忠诚,早迎大驾者,政由靳氏,祭则寡人”(《晋书.载记第三.刘曜传》)。刘曜还让卜泰回去后联络匈奴各部,为自己入城做好准备。
没想到吧?这位刘曜竟然也是一位十足的演技派,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虽然没有一句真心话,却还能说得那么冠冕堂皇,心里明明恨死了靳准,嘴上却还要对靳准大大夸赞一番。刘曜目的只有一个,说服靳准向自己投降,只要石勒还没进城,自己就有机会拿到平阳。
然后,刘曜就把卜泰放了。
石勒一直派人盯着刘曜,没想到刘曜这么快就放了卜泰,立即明白这中间一定有什么阴谋。
石勒大怒,决定在卜泰返回平阳的途中截杀卜泰,然后派人入城,敦促靳准尽快献城。众将听说后赶紧劝阻:“如果此时杀了卜泰,靳准必会认为出了变故,更不敢轻易献城。不如让卜泰回城带话给靳准,就说刘曜要和城里匈奴各部密谋起兵杀了靳准,靳准必定惶恐,自然会尽快献城投降”。
这个主意确实不错,石勒当即同意,然后派人半路截住卜泰,交待一番后放卜泰返回城内。
就这样,卜泰独自一人扛着刘曜和石勒两大巨头的期望回到平阳,接下来就看卜泰具体怎么传话了。不过,卜泰可不是只管传话的机器人,身为侍中,他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
卜泰先把刘曜的话传达给了靳准和群臣。
尽管刘曜说得非常好听,但靳准明白这些只能听听,自己手上这么多血债,刘曜怎么可能放过自己?竟然还说什么“政由靳氏,祭则寡人”,这也太假了,全是瞎扯。所以,靳准并不相信刘曜,依旧决定向石勒投降。
至于石勒交待给卜泰的话,卜泰并没有传达给靳准,而是实现了石勒假设的内容:卜泰要联合众人杀了靳准。
卜泰秘密联络了左车骑将军乔泰、右车骑将军王腾、靳准帐下大将马忠、靳准堂弟卫将军靳康等人,要抢在靳准献城之前把靳准杀了。
计划非常顺利,毫无防备的靳准就这么死了。
把汉国上下搅得天翻地覆,轰轰烈烈大干了一场的靳准,仅仅只做了两个多月的汉天王就轻易地死在了部下手里。
卜泰为何会联合群臣杀靳准?史书没有说明,但原因很明显,因为这些人不想按照靳准的意思去投降石勒。刘曜是汉国宗室,称帝名正言顺,石勒实力再强也只是诸侯,投降石勒就意味着反叛汉国。让我们匈奴人去侍奉羯人,众人当然不愿意。靳准投降石勒,只是出于私利,是怕被刘曜灭族。
杀了靳准之后,众人推举靳准堂弟、车骑将军兼尚书令靳明为首领,靳明于是再派卜泰出城,将传国玉玺献给刘曜,同时商议献城投降事宜。对了,传国玉玺可不是一枚,而是一套,共六枚,也叫“传国六玺”,分别在不同场合使用,至少在汉魏时期是这样的。
几日之内形势巨变,刘曜竟然成功翻盘,从石勒虎口成功夺肉。刘曜非常高兴,“曜大悦”(《晋书.载记第三.刘曜传》),一边望着玉玺,一边对卜泰说:“有了这些玉玺朕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皇帝,是卿成就了朕啊!”
有喜就有怒,喜的是刘曜,怒的自然就是石勒。
一直在城外痴痴等待靳准开城投降的石勒,万没想到平阳城内局势如此突变,到嘴的肥肉竟要被刘曜掏去吃了,自己数万兵马浩浩荡荡跑来一趟,结果竟成了到此一游!
石勒越想越气,越想越不甘心,你刘曜能翻盘,我石勒就不能吗?好你个靳明,竟然不向我投降,我管你投降谁呢,只要你没跟我投降,我就跟你没完!
石勒要动手攻城!
不过石勒动手之前仍旧寄希望于靳明能回心转意,于是先派部下羊升进城,责问靳明为何要杀靳准?为何不像自己投降?试图让靳明改变主意。没想到靳明仗着有刘曜作后盾,腰杆挺的笔直,根本不把石勒放在眼里。你石勒算老几,不也和我一样是个臣子吗!怎么了?我们杀个逆贼还要挨你的骂?
靳明也怒了,一刀把羊升砍了。
连使者都敢杀,真是一点面子不给,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开打!
石勒亲自率领大军围攻平阳城。
靳明毫不示弱,也亲自率军出城迎战,结果却是“勒击败之,枕尸二里”(《晋书.载记第四.石勒传》)。靳明根本不是石勒对手,最终惨败回城,沿途二里地遍布尸体。
侥幸逃命的靳明再不敢出战,只得闭城坚守,同时派人向刘曜求救。石勒这边也派左长史王修向刘曜报捷。
石勒报的是哪门子捷?这是闹的哪一出?
石勒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反正靳明是叛臣,我把叛臣打得落花流水,当然要向主子报捷讨功了。石勒这么做更是要羞辱刘曜,靳明不是打算向你投降吗?那就让你看看我怎么收拾靳明。
刘曜左手拿着石勒的捷报,右手举着靳明的求救信,内心五味杂陈。怎么办?该救还得救,该奖还得奖。
刘曜立即派征东将军刘畅等人率军增援靳明,只有保住靳明才能保住平阳城。
石勒听说刘曜派了援军,这下真是急了。刘曜援军一旦入城还真麻烦,到时候打还是不打?如果继续打就等于和刘曜开战,而此时开战时机并不成熟。如果不打,那自己就真成了到此一游。
好在石勒早就留了一手,早前就安排留守河北的石虎尽快增兵平阳,恰好就在此时,石虎带着大批幽州兵、冀州兵赶来和石勒会合,具体数量不祥,但肯定不少。
这真是天意,但凡石虎晚几天抵达,平阳可能就和石勒失之交臂了。石勒刚出道那些年就像是老天爷的弃子,处处碰壁,事事不顺,这几年终于逆转,被上天眷顾,诸事顺遂。
石勒立即下令集中所有兵马强攻平阳城,务必赶在刘曜援军抵达之前拿下城池。
在石勒大军的轮番强攻之下,靳明那点兵力根本无法招架,最后实在撑不下去,只得带着残兵和城内一万五千名男女百姓,选了城西一处薄弱环节突围而出,出城后在刘畅接应下前往刘曜大营。
当然了,这肯定是石勒故意放靳明一马,算是给刘曜留点面子,否则靳明这么臃肿的队伍不可能突围成功。石勒把肉吃了,总要给刘曜剩口汤喝!
就这样,虽然历经波折,但最终石勒还是如愿以偿得到了平阳城。
入城之后,石勒首先就派大臣裴宪和石会分别重修了永光、宣光二陵,将刘渊、刘聪遗体重新装殓下葬,又找到刘粲及家人一百余口遗体,也一并下葬。
接着,石勒下令杀光城内所有姓靳的人,最后一把大火把刘渊刘聪父子苦心营建多年的皇宫烧得一干二净。
在烧毁皇宫之前,宫内所有宝物都被石勒装车运回襄国城,尤其是浑仪、皇家乐器等等这些皇宫的标配物件,也算是为自己提前置办一些家具。浑仪是一种天文仪器,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用来判断国家的兴亡成败。
随着皇宫的被焚,平阳城也彻底结束了它短暂的十年都城历史。
刘渊自公元304年建立汉国以来,先后以左国城、黎亭、蒲子城为都,公元308年刘渊称帝后正式定都平阳,到公元318年十二月被石勒焚毁,平阳城做了整整十年的汉国都城。除了在上古时期,平阳曾被尧设为都城之外,汉国这十年就是平阳仅有的都城历史了,此后平阳一直默默无闻。
石勒烧皇宫也是有意而为,目的是为了告诉刘曜,从今往后就别再打平阳的主意了,平阳和你们刘家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处理完这些善后事宜,石勒留下一部分将士驻守平阳,自己带着大队人马返回襄国城。
刘曜见到靳明之后,笑纳了靳明带出来的一万多百姓,然后脸色一变,抬手就把靳明和所有姓靳的全杀了。
靳准这么一折腾,汉国国内姓刘的和姓靳的基本都被杀光了。
靳准之难对汉国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刘姓宗族作为匈奴五部首领,经过靳准之难后所剩无几,匈奴人实力因此大为削弱,在各族胡人中的实力也由强变弱,逐渐被边缘化。包括平阳城在内的并州大部也因靳准之难被石勒轻易收入囊中,汉国从占据北方大部变成了仅有西北一隅,覆灭的大幕被徐徐拉开。如果没有靳准之难,石勒一统山东之后,还得花多少成本和精力来攻取这些地方?
实际上,即便说汉国被靳准灭亡也不能算错,因为刘曜除了身份是刘氏宗族之外,刘曜的前赵和汉国其实并没有多少继承关系,两者更像是西晋和东晋,算是两个王朝。
对于石勒,刘曜恨之入骨,却又不敢翻脸,皇宫被烧,多年积蓄被抢,刘曜只能忍气吞声,这是因为刘曜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刘曜毕竟刚刚仓促称帝,大本营关中很不稳固,西北割据林立,刘曜现在还没有实力和石勒两强对决。同样的,石勒也是如此,境内还有邵续、段匹磾、曹嶷以及其他反叛势力,所以一直避免和刘曜正面交锋。
公元319年二月,回到长安后,刘曜下诏正式以长安为都城,并在长安宫城内新建光世殿和紫光殿两大殿宇。
因为刘曜的称帝,那位命运多舛的傻皇帝司马衷的皇后羊献容也神奇般地再次成为皇后。羊献容为刘曜生的儿子刘熙被立为皇太子。
在羊献容之前,刘曜的王妃是卜氏,卜氏死后改立羊献容为王妃。卜氏为刘曜生下了嫡长子刘俭和次子刘胤。
刘胤十岁时身高就已达七尺五寸,仪表堂堂,非常招人喜爱。刘聪第一次见刘胤时就非常惊奇,也非常喜欢。后来刘聪就对刘曜说:“我看刘胤这孩子很有精气神,非刘俭可比,你日后就以刘胤为世子”。刘曜却说:“藩国子嗣,不求有多大能耐,能守家祭祀就足够了,臣不敢轻易乱了长幼秩序”。刘聪坚持说:“卿于国家功劳巨大,非一般藩臣可比,你立刘胤为世子后,我也不会亏待刘俭,我会给刘俭一个封国”。后来刘曜便立次子刘胤为世子,刘俭则被刘聪封为临海王。
不过,之后刘俭并未在史书中出现,或许早已病逝,刘胤则一直居住在平阳城,直到靳准之难发生。因为靳准下令杀光所有姓刘的人,所以刘曜自然认为刘胤已经死于靳准的屠刀之下,于是立羊献容所生的刘熙为太子。但实际上刘胤并没有死,侥幸逃过了平阳城那场腥风血雨,只是刘曜暂时还不知道,这个后面会提到。
羊献容跟着晋惠帝司马衷的时候没有生儿子,只生了一个女儿,清河公主。因为身处永嘉乱世,这位清河公主的命运和母亲羊献容一样也是历经坎坷。
永嘉末年,洛阳陷落前后,清河公主随族人逃出洛阳,准备前往江南避难,结果途中与众人失散,然后被盗贼掳掠,最后被贩卖到江南成为奴婢。买主是吴兴大户钱温,钱温买下清河公主后将其分配给女儿为婢女。钱女娇生惯养,骄横跋扈,清河公主经常遭到毒打,甚至被断掉饮食。
多年后,清河公主终于找到机会逃出钱家,向吴兴太守周礼陈述自己是清河公主。周礼大惊,立即将其护送至建康交给司马睿。司马睿下令将钱温父女斩首示众,改封清河公主为临海公主。后来,由司马睿做主,临海公主嫁给了宗正曹统,终于过上了正常公主的生活。
羊献容因为深受刘曜宠幸,共为刘曜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刘熙、刘袭、刘阐。称帝后,有一次刘曜问羊献容:“你觉得我和那个司马衷相比如何?”。
羊献容说:“陛下是开创基业的一代圣主,司马衷不过是昏庸愚昧的亡国之君,你们俩如何能相提并论?司马衷虽然贵为天子,却只有一皇后、一皇子以及自身三者罢了,可是连这三者司马衷也无力庇护。司马衷贵为帝王,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却被人操弄于股掌之间,那时候妾整日痛不欲生,哪里能想到还有今日的荣光。妾曾经以为这世上的男子都是司马衷这样的无能之辈,可自从跟了陛下之后,方知这天下还有像陛下这样的大丈夫!”“妾生于高门,常谓世间男子皆然。自奉巾栉以来,始知天下有丈夫耳”(《晋书.列传第一.羊皇后传》)
羊献容这段真情告白说得刘曜心满意足,从此更是独宠羊献容一人,甚至允许羊献容参与国事的决断。
当初刘渊建国时为了笼络民心,对外宣称是承袭蜀汉一脉,所以立国号为汉。刘曜认为自己是匈奴人,祖上是大单于,不愿再继承刘备、刘禅这一脉,所以决定重新改一个国号。
因为晋朝在五行中属金,而金又生水,所以刘曜要以水立国,以此承接晋朝,而“赵”五行属水,所以刘曜便下令改国号为“赵”。“ 以水承晋金行,国号曰赵”(《晋书.载记第三.刘曜传》)。
咱也搞不懂为何晋属金,赵又为啥属水,反正刘曜的赵国就是这么来的。另外,咱也不明白,刘曜明明知道自己给石勒上的封号是“赵公”,石勒的封国就是赵国,为何刘曜还要把自己的国号也叫“赵”呢?属水的肯定也不止“赵”一个啊。不知道这是不是刘曜故意而为,就是要两赵相争,让你石勒的赵国根本就建不起来。
不过,根据《资治通鉴.卷九十一》的记载,因为刘曜被封为中山王,而中山国又位于古赵国境内,所以有大臣建议以“赵”为国号。
石勒还在返回襄国的途中就命人撰写奏表,把自己这趟并州之行平定靳准、收复平阳的功绩又详细陈述了一番,然后再派左长史王修去向刘曜邀功。
收到表文的刘曜只能苦笑,没办法,还得封。
刘曜派司徒郭汜带着任命诏书,和王修一起前往襄国,要拜石勒为太宰、领大将军,爵位由赵公升为赵王,在原有二十郡封地的基础上再增加七个郡的封地。此外,刘曜还给石勒加了一些帝王才能享受的特殊礼仪,包括出警入跸,戴十二旒的皇冠,允许乘坐六匹马驾驶的金根车等等。
出警入跸就是皇帝出行时的最高安全措施,要事先清场,禁止行人通行,沿途加强戒备等等。十二旒就是天子帽子前后悬挂的十二根玉串,诸侯只能戴十旒或九旒。
刘曜这么做就是为了暂时安抚住石勒,不希望石勒给自己添乱。
石勒原先有个部下叫曹平乐,早前因公出使长安,然后就被刘曜留在身边做事。郭汜和王修出发后,曹平乐便对刘曜说:“石勒这次派王修过来,表面上是向陛下报捷邀功,但实际是为了借机窥探陛下虚实。王修这次回去后,石勒一定很快就会派兵攻打关中!”。
刘曜没想到还有这么一说,虽然将信将疑,但也着实被吓出一身冷汗。
刘曜清楚自己实力不济,所以这次在石勒面前不敢强硬,如果自己的虚实真被石勒摸透了?如果石勒真的进攻关中?
刘曜越想越担心,于是立即派一队轻骑火速出发,追上了还在途中的郭汜和王修,然后将王修杀死,命郭汜返回长安。什么太宰、赵王、出警入跸,老子统统收回来,不给你了。
可是,这帮轻骑干活时却出现疏漏,王修虽然被杀,可王修的副手刘茂却侥幸逃脱,回到襄国后将王修被杀、郭汜撤回的事详细汇报石勒。
此时是公元319年三月,石勒刚刚返回襄国。
听完刘茂汇报,石勒被彻底激怒!
石勒先灭了曹平乐三族,然后追赠王修为太常,安抚好王修家眷。接着,石勒召集百官,说:“我石勒侍奉他们刘家多年,竭尽全力行人臣之道,如果没有我石勒,他们如何能安心面南称帝?现在他们刘家根基硬了,想要图谋我了,现在还杀了我的使者。好在天不助恶,借靳准之手挫了他们的实力。自古帝王兴起,岂有常势?什么赵王、赵帝,孤还用得着他来封吗?孤难道自己就不能封吗?”。
石勒开始着手筹办独立事宜。
公元319年十一月,左长史张敬、右长史张宾、左司马张屈六、右司马程遐、石虎等一班重臣联合一百多位大臣上书石勒,劝石勒称帝,被石勒坚决拒绝。几天后,众人退而求其次,再次联名上书劝石勒称王,石勒同意。
十一月戊寅日,石勒在襄国城正式继赵王位,国号 “赵”,年号为“赵王元年”,在襄国城内建社稷、立宗庙,营建东宫、西宫。
就这样,十六国里又一个“赵”国就在石勒的赌气之下建立了,两个赵国一前一后相继出现在中国北方。后世把刘曜的赵国称为“前赵”或者“汉赵”,石勒的赵国称“后赵”。
从公元306年石勒随汲桑一起投奔公师藩,从此踏入江湖算起,石勒用了十二年时间实现独立建国。从公元312年第二次南下失败后重返河北算起,石勒用了六年时间实现了自己的称王梦。
后赵也由此成为十六国里继成国、汉国(前赵)、前凉之后建立的第四个国。
靳准当初发动政变时,不知能否想到,自己这一举动不但让汉国没了,还又冒出两个赵国。
石勒称王,彻底独立,刘曜虽然愤怒,却毫无办法。两赵雄踞北方,就此成为仇敌,不过这两大巨头真正你死我活、刀兵相见还需要等上几年,因为两家都属于事业初创期,后院都还没有清扫干净,各自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比如刘曜这边,还有南阳王司马保在秦州割据,更不用提一直想南下的前凉。石勒这边,段匹磾、邵续自不必说,还有曹嶷割据青州,祖逖北伐势头正猛,还有最近冒出来的徐龛(音kān)。
所以,接下来咱就说说这两个赵国如何清扫各自的后院。
先说石勒。
2、 两赵并立 石勒图谋中原
石勒自从公元312年重返河北之后,在右长史张宾等人的辅佐下,一直稳扎稳打,循序渐进,领土不断扩大,为后赵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元313年,北上后不久石勒便从刘演手里攻下河北重镇邺城,宣告在河北站稳脚跟。
公元314年,石勒智取幽州王浚,灭掉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敌人。此后,虽然因用人不当,蓟城很快就被段匹磾占据,但相比王浚来说,段匹磾对石勒的威胁要小的多。
公元316年,石勒趁拓跋鲜卑内乱之际果断出手,拿下了刘琨占据的并州中西部,迫使刘琨逃往蓟城依附段匹磾。石勒成功将触角伸向太行山以西,拓跋鲜卑势力被死死压制在并州北部。
公元318年,石勒借靳准之难再次果断出兵,拿下平阳城,几乎吞并整个并州。
五年时间里,石勒领土大幅扩张,而且扩张过程充满智慧,善于借天时地利果断出手,事半功倍,从不死打硬拼。下邺城、取王浚、败刘琨、夺平阳,无不如此!
不过,尽管石勒在北方是个巨无霸的存在,但是境内东西南北仍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这些势力虽然不会对石勒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无疑会分散石勒的兵力,不清扫这些势力,石勒就无法集中力量去和刘曜争夺关中,也就无法一统北方。
石勒很清楚这点,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一方面避免和前赵冲突,一方面集中精力打扫后院。
公元319年六月,石勒从平阳返回襄国不久,刚刚归顺石勒的蓬陂坞主陈川因驻地蓬关(今河南开封市祥符区南)遭到祖逖围攻,派人向石勒告急求援。
陈川是陈留郡本地人,中原大乱时组织乡人和流民在蓬陂(今河南开封市祥符区南)修筑坞堡自守,此坞堡被人称作蓬陂坞,陈川作为蓬陂坞主自称陈留太守。蓬陂坞东南三百里处,还有当地豪强张平、樊雅等人在谯城(今安徽亳州谯城区境内)等地也筑坞自保,有兵马数千人。
陈川、樊雅、张平这些势力既可以称为民间自救武装,也可以称为小型割据势力,或者干脆说是盗贼、劫匪、草寇都可以。这些人为了行事时能名正言顺,名义上都归顺东晋,接受司马睿的任命。但实际上却各自独立,基本没有政治立场,或者说立场随利益而变化,一切只为自保。这几个人的实力远比李矩、郭默要弱,而且也不像李矩、郭默等人对晋室忠心耿耿,所以名气不大,更不会在史书中留下传记。
祖逖渡江北上之后,先是在江淮地区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招兵买马,打造兵器,准备粮草等。而后祖逖才着手开始向西挺近豫州,准备收复中原。进入豫州时,祖逖曾想派人招安张平、樊雅、陈川等人,但因各种利益问题未能如愿,双方刀兵相见。最终张平被杀,樊雅战败后投降祖逖,陈川则以当时所占据的浚仪城(今河南开封市境内)投降石勒。祖逖得知陈川投靠石勒,于是便率军围攻陈川,陈川只得向石勒求救。
石勒收到求援后立即派石虎率五万兵马由邺城南下,在浚仪(今河南省开封市境内)大败祖逖,迫使祖逖退回梁国境内(今河南商丘一带)。紧接着,石勒又派大将桃豹南下增援,逼迫祖逖进一步向东南撤退。击退祖逖之后,石虎便带着陈川以及陈川所统领的五千户百姓返回襄国,大将桃豹被留下来驻守陈川的蓬陂坞。
这是石勒和祖逖的第一次交手,也意味着祖逖第一次进攻豫州失败,不过祖逖肯定不会罢休。一年后,祖逖卷土重来,设计智取蓬陂坞,逼迫桃豹撤回到黄河以北。接着,祖逖主动联合李矩、郭默等人,形成统一战线,然后多方联合,不断攻占石勒设在黄河以南的据点,使得石勒在河南的力量大幅萎缩。最终,祖逖基本收复了整个豫州,在中原站稳脚跟。
豫州地处中原,四战之地,是后赵和前赵之间的中间地带,也是两国的缓冲区,如果石勒不惜成本,强行拿下中原,就不得不直接面对前赵,时机并不成熟。所以,在幽州和青州还没有搞定的情况下,石勒暂时并不打算在着力进攻中原。
石勒贵就贵在善于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尽管吃了祖逖很多亏,但仍然很敬重祖逖,主动和祖逖示好,后期双方基本罢兵,交界区域暂时和平。
再然后,要不说石勒的运气就是好呢,这又有一个例证。后来,也就是两年后的公元321年,就在石勒刚刚搞定邵续和段匹磾,还没来及对付新的刺头徐龛和青州刺史曹嶷时,结果祖逖竟然就病逝了。
祖逖的病逝对东晋北伐力量的打击是巨大的,对石勒来说当然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后来石勒很快就搞定徐龛和曹嶷,扫清后方之后开始挺进中原,迅速攻下了祖逖辛辛苦苦收复的豫州。此为后话。
关于祖逖的北伐事迹,如何收复并站稳豫州?又为何会早早病逝?这些以后会专门讲述,这里先一笔带过,继续说石勒。
石虎大胜之后一刻也没闲着,因为鲜卑人日六延在并州朔方郡叛变,石虎随即就被石勒又派去平叛。这一战,石虎再次大胜,斩杀鲜卑首级两万余级,俘虏三万多人。
就在石虎率军平叛的同时,石勒命大将孔苌率军北上攻取幽州。驻守蓟城的段匹磾因为惧怕,只好拖家携口逃到上谷郡暂避,结果又遭到拓跋鲜卑的驱赶,最后段匹磾舍弃妻子,孤身率军南下,投奔厌次的邵续,这些前面都详细说过。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青州曹嶷派使者带着厚礼向石勒请和,希望双方能以黄河为界,黄河以东归石勒,以西归曹嶷。石勒因为要先对付段匹磾和邵续,便暂时同意。
紧接着,驻守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市)的赵固病逝,阳翟守将仅剩李矩的外甥郭诵。于是,借着刚刚打败祖逖的势头,石勒抓住机会立即派从子石生攻打阳翟。
如果各位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这位赵固曾经和石勒、王弥一样,也是汉国属臣,可为何此时会和东晋的李矩等人站在一条战线呢?
早在公元312年,石勒杀王弥之后,当时还是汉国安北将军的赵固和平北将军王桑(王弥弟弟)因担心被石勒吞并,于是打算前往平阳,为此还向刘聪申请派兵接应。后来王桑中途改变主意,执意要去青州投奔曹嶷,结果被赵固派兵追杀。之后,赵固孤身前往平阳,被刘聪任命为荆州刺史、领河南太守,负责镇守洛阳。这些在之前都说过。
后来赵固就一直镇守洛阳,直到公元317年。
公元317年二月,刘聪命从弟刘畅率三万步骑兵攻打李矩驻守多年的荥阳。到了之后,刘畅先派使者劝降李矩,希望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当时李矩驻扎在韩王故垒(今河南郑州新郑市西南),和刘畅大军相距仅七里。这次刘畅进军速度非常快,事前李矩根本来不及排兵布阵,形势非常危急。于是李矩只好假装愿意归顺,还故意安排一些老弱残兵让刘粲的使者看到,最后又派人带着厚礼回访刘畅,让刘畅信以为真。刘畅满以为胜券在握,于是下令犒赏三军。
当夜,李矩调兵遣将,要夜袭刘畅大营,可手下将士却因为畏惧刘畅的三万大军,士气严重不足,不敢领命。李矩便按照外甥郭诵的建议,派郭诵去子产祠(纪念春秋时期郑国宰相子产的祠堂)祈祷,同时安排巫师在郭诵祈祷的时候发话:“子产有教,当遣神兵相助”(《资治通鉴.卷九十》)。
消息传出去后,众将士都以为这次作战必有神兵相助,定能获胜,于是来了精神,士气高涨,纷纷请战。最终,李矩精选了一千名士兵,由郭诵率领,趁夜突袭刘畅大营。
刘畅根本未做防备,手下将领又因为喝酒太多,大都在酣睡,结果被郭诵这一千兵马杀的措手不及,人仰马翻,损失惨重。郭诵等人当场斩首数千余级,缴获大量车马辎重。刘畅无力组织抵抗,只好带着残兵趁乱西逃,郭诵紧追不舍。
先前得知刘畅攻打荥阳后,离荥阳不远的郭默立即派弟弟郭芝率军赶赴荥阳增援李矩。郭芝赶到时,郭诵已经突袭成功,正在全力追击刘畅。郭诵便从战利品里挑选了五百匹战马送给郭芝,然后双方合力,兵分三路继续追击,最终大获全胜,刘畅全军覆没,孤身逃回平阳。
说到此处,各位可能要问了,这说了半天,都是李矩、郭默如何抵抗汉国的事,这和驻守洛阳的赵固有什么关系呢?
别急,还真有关系。
郭诵击退刘畅之后,在刘畅大营里搜到了一封刘聪下给刘畅的诏书,要求刘畅在搞定荥阳李矩之后,返回时务必经过洛阳,设法抓住赵固,然后就地斩首,再以赵固副手、长史周振代替赵固镇守洛阳。
原来,赵固与长史周振一直不合,周振便暗地里多次给刘聪打小报告,诬陷赵固对汉国不忠,有意归顺南朝。于是,刘聪便让刘畅这次南下攻打李矩时顺带解决掉赵固。
李矩得到诏书后立即派人赶往洛阳,把诏书交给赵固。赵固大怒,立即杀了周振父子,然后带着一千骑兵归顺了李矩,李矩仍旧让赵固镇守洛阳。
几个月后,公元317年十二月,李矩派赵固和郭默两人率军北渡黄河,深入汉国境内,准备长驱直入突袭平阳城。
这个想法很大胆,也是这么多年来中原抵抗力量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北上进攻汉国。此次作战的目的不祥,或许是李矩想救出被软禁在平阳城的晋愍帝司马邺。但是,以李矩等人的实力,这种进攻显然难以成功。
赵固和郭默两人一直打到绛城(今山西运城绛县),途中吸引了汉国境内三万多汉人百姓前来投奔。不过,刘聪很快就派骑兵将军刘勋率大军迎战,两军接触后,刘勋接连大胜,还杀了一万多投奔的百姓,迫使赵固和郭默又撤回到黄河以南。
李矩这次行动着实惹怒了刘聪,为了报复,刘聪紧接着便派太子刘粲、大将刘雅生等人率十万步骑兵南下,攻打洛阳。
这不但是刘粲担任相国之后唯一的一次出兵,也是汉国最后一次大举南下。
面对数倍于己的汉军,为了鼓舞士气,赵固对将士们说:“这次是汉国太子刘粲亲征,我们一定要活捉刘粲,用刘粲来换天子”。
刘粲听说后便上书刘聪,建议杀了司马邺,使中原百姓无所寄托,不再跟随李矩、赵固等人,以此瓦解抵抗势力。刘聪早有此心,于是便杀了司马邺,时间是公元317年十二月,戊戌日。
刘粲率主力驻扎在黄河北岸,命大将赵雅生率军渡河南下,强攻洛阳城。赵固坚守不住,突围成功后逃往阳城山(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东南)暂避。
李矩得知刘粲率十万大军攻打洛阳,立即派郭默、郭诵等人率军增援。
郭默、郭诵两人很快抵达洛汭一带(洛水下游,汇入黄河的入口处,今河南郑州巩义市河洛镇洛口村一带)。
当时,刘粲的主力驻扎在黄河北岸的小平津(黄河古渡,今河南洛阳市孟津区东北),大将刘雅生已拿下洛阳。
因为双方兵力差距太大,如果直接去洛阳和赵雅生硬拼,不但收复不了洛阳,连自己这点兵马都得搭进去,足智多谋的郭诵很清楚这点。于是,郭诵再次用计,决定派部下耿稚率一千多名勇士,趁夜暗渡黄河,直接偷袭驻扎在小平津的刘粲主力。
汉国贝丘王刘翼光当时正好算了一卦,卦象显示将有敌兵偷袭大营,于是立即告诉刘粲,希望做好防备。结果刘粲却说:“洛阳被我拿下后,他们自顾不暇,哪里还敢到我这找死呢!不要总是疑神疑鬼,惊动我们的将士”,于是未做任何防备。
公元318年三月的某个夜晚,耿稚带着一千多勇士选了一处秘密渡口暗渡黄河,到北岸之后兵分十路,每路一百多人,同时向刘粲各个军营发动突袭。
汉军正昏睡之际,突然听到四处响起喊杀声,感觉到处都是敌人,也不知道有多少,顿时一片混乱,只顾逃命,无心抵抗。刘粲也搞不清什么情况,想抵抗却根本组织不起来,最后只能趁乱逃命。后来,刘粲逃到了阳乡(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境内)才稳住阵脚,收拾残兵驻扎下来。
这又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耿稚仅以一千多人就大胜刘粲数万主力大军。十万汉军,除去刘雅生带走一部分外,剩下的在这一战中就“死伤太半”(《资治通鉴.卷九十》),死伤超过一半。刘粲仓惶逃命,丢下了大营和无数的车马辎重、军械军资,全都成了耿稚的战利品。
在阳乡静下来之后,刘粲这才慢慢回过神来,发现耿稚的兵力其实很少,于是又叫上赵雅生一起,要围剿还没来及渡河南下的耿稚。刘聪得知刘粲大败后,很快也派太尉范隆率大队骑兵赶往阳乡,增援刘粲。
耿稚因为要清理和运送战利品,并没有很快撤回到黄河南岸,面对刘粲的反扑,只能利用刘粲原来的大营作为依托,临时加固防御工事,据险死守。即便如此,刘粲等人猛攻了二十天竟然都没有攻下来。李矩和郭诵等人急派援军渡河北上,要增援耿稚,结果刘粲早就做好准备,派兵沿黄河北岸设防,李矩的援军始终无法安全渡河。
坚守了一段时间之后,耿稚和将士们吃光了缴获的牛马羊等牲畜,自知无法再守下去,于是将其余物资全部焚毁,然后找了个机会成功突围,最后渡河南下,后来去了虎牢关。
望着耿稚远去的背影,刘粲只能望河兴叹。因为此时刘聪的身体已经很差,无心再纠缠中原,便让刘粲留下一部分人驻守洛阳,然后尽快返回平阳处理国事。四个月后,刘聪病逝于平阳,刘粲继位,接着就发生了靳准之难,汉国遭遇灭顶之灾。石勒趁机出兵,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平阳城。
刘粲这次南下是汉国最后一次南侵,十万汉军也没能挡住以大败告终。连中原几个孤弱的抵抗势力都对付不了,汉国的拉垮可见一斑。之前刘曜东征西讨时,刘聪就朝令夕改,不停地瞎指挥,这些都注定了汉国建国虽早,却始终只能徘徊于并州周边,一统北方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以上内容都是回忆,借讲述赵固的机会,将这几年李矩、郭诵、郭默这几位英雄在中原地区坚持抵抗的故事详细说了一下,尤其郭诵足智多谋,在兵力极为劣势的情况下,善于突袭,多次以少胜多,让人印象深刻。
下面继续说石勒。
3、 平定山东 石勒预谋西进
虽然汉国最后一次大举南侵损失惨重,但好歹也收复了洛阳。丢了洛阳的赵固后来和郭诵一起被李矩派去镇守阳翟,直到一年后,即公元319年,赵固突然病逝。
赵固的病逝让石勒误认为是突入中原的好时机,因为石虎此时正在朔方平叛,石勒便让从子石生率军攻打阳翟。
但是石勒这次却想错了,尽管阳翟仅剩郭诵一人独守,但郭诵是何许人也?能让你得逞吗?
史书没有描写这次作战的过程,只有结果,石生屡战屡败,阳翟始终安然无恙。
紧接着就到了这年(公元319年)的年底,石虎从朔方大胜而回,石勒觉得时机已到,于是在襄国城自称赵王,后赵建立。
一个月后,公元320年正月,石勒派石虎和孔苌北上攻打厌次。抵达后,石虎设计智擒邵续,随后将邵续押往襄国城,石虎继续围城。一年后,公元321年三月,段文鸯率数十骑出城血战,力尽被俘。随后,邵续弟弟邵洎率众投降,石虎拿下厌次。石勒终于解决了邵续、段匹磾这股势力。
先前刘粲撤军时留部下尹安、宋始、宋恕、赵慎等人驻守洛阳,之后不久就发生了靳准之难,平阳汉国不复存在。刘曜称帝建立前赵,尹安、宋始等人于是由汉军变为赵军,洛阳也顺势成为刘曜的地盘。
因前赵相比汉国而言国力大减,实力远不如石勒的后赵,于是尹安、宋始等人便背叛刘曜,改投石勒。此事刚好发生在石勒派石虎、孔苌北上攻打厌次之际,也就是公元320年的三月。
因为石生此时正好还在中原,于是石勒让石生带着数千骑兵就近赶往洛阳,接收尹安、宋始等人。结果,石生还在火急火燎地赶路呢,事情又出现变故,尹安等人中途变卦,又改投了李矩,李矩已经抢先派郭默驻守洛阳。
这不是拿石勒、石生当猴耍吗?石生大怒,于是强攻洛阳,结果也没打下来,最后只是俘虏了宋始及其所部,然后带着一肚子气又回到了黄河以北。石勒进军中原的计划遭遇挫败。
接着就到了公元320年六月,祖逖卷土重来,智取蓬陂坞,赶跑了石勒大将桃豹。之后祖逖又联合李矩、郭默等人,不断攻占石勒设在河南的据点,使得石勒在中原的势力范围大幅缩减。与此同时,著名的墙头草、新晋势力徐龛又杀了石勒的大将王伏都,这些都让石勒大为恼怒,同时又感觉力不从心。此时石虎、孔苌还在兵围厌次,胜负未分,石勒自感无法同时出兵山东和中原,于是暂时放弃中原,主动对祖逖示好,祖逖也不再进攻石勒的地盘,双方握手言和。
两个月后,公元320年八月,没有中原顾虑的石勒转头便开始对徐龛进行报复,临时从厌次抽调回石虎,命石虎率四万步骑兵前往泰山郡征讨徐龛。
徐龛,原为一支活跃在兖州泰山郡的乞活军首领,后来被东晋司马睿招安,任命为泰山太守。
两年前,公元318年十二月,东晋彭城内史周抚杀了沛国内史周默,然后率众投降石勒。于是司马睿下诏,命邵续的女婿、下邳内史刘遐兼任鼓城内史,与徐州刺史蔡豹、泰山太守徐龛等人共同讨伐周抚。
当时,掖县人(今山东烟台莱州市境内)苏峻带领附近数千户百姓筑垒自保,后来苏峻想投靠曹嶷,但曹嶷觉得苏峻部众太多,难以驾驭,不但拒绝苏峻归顺,还要带兵攻打掖县。苏峻惧怕,于是也在这个时候改投东晋,被司马睿任命为鹰扬将军,协助刘遐讨伐周抚。
公元319年二月,刘遐和徐龛两人在寒山大败周抚,周抚逃跑途中被徐龛部下于药追上并斩杀。
整个平叛过程中,徐龛立功最大、刘遐次之,苏峻、蔡豹等人基本都是打酱油的。可最终论功行赏的时候,刘遐却成了立功最大的人,被司马睿升为临淮太守,苏峻次之,被任命为怀陵内史。对了,这个苏峻就是日后几乎差点灭了东晋的“苏峻之乱”的主角。
而徐龛却莫名其妙地什么奖励也没得到,还是原来的泰山太守。
徐龛暴怒,于是以泰山郡叛投石勒,对外自称是兖州刺史,然后四处出兵,相继攻占了隶属于东晋的济(今山东济宁市境内)、岱(今山东泰安市境内)、东莞(今山东临沂境内)等地。
司马睿也没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也没后悔,既然反了,那就讨伐呗。
司马睿问王导派谁去平叛合适,王导就推荐了出身泰山羊氏的太子左卫率羊鉴。不过羊鉴很有自知之明,自认不是带兵的料,于是坚决推辞。郗鉴也认为羊鉴不合适,建议另换人选,可王导却始终认为羊鉴没问题。
公元319年八月,司马睿任命羊鉴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率徐州刺史蔡豹、临淮太守刘遐以及段文鸯等人讨伐徐龛。当时段文鸯已经到了厌次投靠了邵续,还没有被石虎围城。
公元320年三月,羊鉴率军抵达下邳城后却因担心打不过徐龛,畏战,再不敢北上一步,反倒是徐州刺史蔡豹独自率军攻打檀丘(今山东临沂市西北),大败徐龛,徐龛只得向石勒求救。石勒先派大将王伏都率军增援檀丘,接着又让大将张敬率军作为王伏都的后援。
王伏都性格暴躁而且喜好女人,到了檀丘之后根本不把徐龛放在眼里,问徐龛要这要那,还大肆奸淫徐龛的女眷,令徐龛大为恼怒。几天后,张敬率军抵达东平(今山东泰安市东平县境内),徐龛不知底细,联想到王伏都的态度,徐龛忽然觉得石勒根本没想要帮助自己,而是要趁机夺了自己地盘,张敬就是石勒派来偷袭自己的。
想到这些,徐龛被彻底激怒,于是杀了王伏都及其手下三百多名亲兵,然后派使者去见蔡豹,要求再次归顺东晋。
司马睿却觉得徐龛就是个反复无常的墙头草,便不再搭理,让羊鉴、刘遐、蔡豹等人继续围剿。
不过这帮晋军也是提不起的阿斗,蔡豹要求迅速进攻,主帅羊鉴却怯懦畏战,不敢进军,遇到一点事就反反复复上报建康,让司马睿定夺,结果整整十个月过去了,晋军仍旧没有定下该如何进攻,贻误战机。最终,尚书令刁协上表弹劾羊鉴,羊鉴被罢去官职,由蔡豹接任主帅。王导因为用人失察而深感惭愧,上表自贬,被司马睿拒绝。
石勒得知王伏都被杀后,大怒,当即要求张敬就地选择一处险要位置,固守待援。
几个月后,公元320年八月,石勒和祖逖握手言和,免去中原之忧,随后便从厌次把石虎临时抽调回来,率四万大军攻打徐龛。
徐龛转投东晋不成,现在石虎又来讨伐自己,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再次投降石勒。为表诚意,徐龛还把妻子和儿子送到襄国城作为人质。石勒同意,命石虎返回厌次,继续攻打段匹磾。
当时石虎的驻地在钜平(今山东泰安市宁阳县磁窑镇),距离蔡豹的驻地卞城(今山东济宁泗水县)很近。于是石虎顺手牵羊,撤军之前抽个了空去攻打卞城。蔡豹惧怕石虎,立即弃城南下,逃到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区),石虎便掳掠了卞城内三百户百姓扬长而去。蔡豹逃到下邳后,屁股还没捂热,徐龛又带着兵马来攻打下邳,蔡豹率军迎战,结果大败,只得继续南逃,丢下的粮马辎重全都归了徐龛。后来,蔡豹被司马睿以临阵脱逃罪处斩。
到了公元321年二月,投降才几个月的徐龛再次反叛石勒,又改投了东晋,原因不祥,史书没有记载。此时厌次之战正进入最后关键时期,一个月后,即321年三月,邵洎率众出城投降,石虎拿下厌次,大获全胜。
接着,到了公元321年八月,石勒在中原的最大对手祖逖病逝,这对石勒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公元322年二月,石勒再次对徐龛下手,命石虎率四万精兵攻打徐龛。徐龛不敢出战,闭城死守,石虎在城池四周修筑长围,做好长期围困的准备。长围就是环城四周修筑的工事,便于围困和攻击城内的敌人。
五个月后,公元322年7月,石虎攻破城池,活捉了徐龛,带回到襄国城。
襄国城内,石勒命人将徐龛装入皮囊,从几十米高的城楼上扔下来,将徐龛活活摔死。然后,石勒让王伏都的妻子儿女把徐龛的心挖出来分吃。徐龛手下投降的三千士卒石勒一个也不留,全都杀了。
东晋朝内,此时王敦之乱正如火如荼,根本无暇顾及北方。石虎拿下泰山后,驻守邹山(今山东济宁邹城市东南)三年的兖州刺史郗鉴迫于压力,只得向南撤退,一直撤到合肥新城驻守。兖州刺史刘遐也退守下邳,琅邪内史孙默则以琅邪国归顺石勒,徐州、兖州一带大部落入石勒囊中。
中原地区,祖逖病逝后虽有弟弟祖约继任,但兄弟二人无法相提并论,石勒趁势攻占中原多地,祖约被迫撤出豫州,退守寿春城,轰轰烈烈的祖逖北伐以失败告终。
一时间,石勒占据了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大部地区。
不过,也就在这一年(公元322年),石勒最为倚仗、也最为尊重,为石勒建立后赵立下巨大功劳的右侯张宾病逝了,这对石勒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损失。
石勒悲恸不已,亲自前往张宾的灵堂祭拜,祭拜时情不自禁失声恸哭,令左右为之动容。石勒追赠张宾为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景”。
下葬的时候,石勒亲自送张宾棺椁至正阳门外,离别之际,石勒望着棺椁再次痛哭,仰天高呼:“天欲不成吾事邪,何夺吾右侯之早也”(《晋书.载记第五.石勒传》)。这是老天爷不想让我成就大事啊,为何这么早就夺走我的右侯啊!
这一幕似曾相识,当年曹操也是这样哭郭嘉的:“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如同诸葛亮与刘备,石勒和张宾的这对组合也堪称完美。
石勒有大志向,有胆略,为人大度,张宾则善谋略,无论是智取向冰这样的小战术,还是经略河北这种立国大战略,张宾从未让石勒失望,“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晋书.载记第五.石勒传》)。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即便深受石勒重用,在石勒阵营中独一无二,但张宾为官公正清廉,为人谦虚谨慎,礼贤下士,从不拒绝任何身份的造访者,成为后赵官员的楷模。“谦虚敬慎,开襟下士,士无贤愚,造之者莫不得尽其情焉”(《晋书.载记第五.石勒传》)。
石勒作为谋主,充分信任张宾,张宾作为谋臣,对石勒忠心耿耿,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芥蒂,堪称君臣典范。后世的李世民和魏征,虽被称为君臣楷模,但二人之间常常剑拔弩张,魏征上个奏书还要鼓起勇气才敢“犯颜直谏”,李世民也时常被气的想杀魏征,需要长孙皇后从中安抚。
张宾去世后,石勒每次和接替张宾的右长史程遐等人商议事情时,再也找不到和张宾议事时那种顺畅的感觉,非常苦闷。石勒常常不自觉的又想起张宾,经常自言自语地感叹:“右侯舍我而去,现在让我和这帮人议事,这对我来说太煎熬了!”,说完忍不住又涕泪横流。“右侯舍我去,令我与此辈共事,岂非酷乎!”(《晋书.载记第五.石勒传》)。
优秀的谋士难得,优秀的谋主也同样难得。任何优秀的谋士,谁不愿意像张宾一样被石勒这样的谋主如此尊重?谁不愿意为石勒这样的谋主披肝沥胆?如此想来,张宾一定为后世许多谋士所羡慕。
随着段匹磾、邵续、徐龛,以及中原地区东晋北伐势力的覆灭,石勒在北方就只剩下青州的曹嶷要解决了。
公元323年八月,石勒派石虎率四万大军攻打曹嶷驻守的青州广固城。
虽然石勒把曹嶷作为自己最后搞定的压轴大戏,但这并不意味着曹嶷有多重要或者力量有多强大,只是因为青州地处胶东半岛,三面环海,没有发展空间,加上早前和石勒已经和好,对石勒的威胁并不大,所以留到了最后。
眼看着各个势力纷纷倒在石勒脚下,曹嶷预感到石勒将要对自己下手,本打算提前撤退到渤海湾里的根余山自保,却因为赶上瘟疫,将士大多患病,未能及时撤出。根余山即昆嵛山,今山东烟台牟平境内,按史书描述,当时似乎在海上,是一处海岛。
包围广固城后,石虎派大将石他、石挺等人迅速攻占青州其余郡县,归属曹嶷的东莱太守刘巴、长广太守吕披等人纷纷投降,最后曹嶷仅剩广固一座孤城。
战斗没有任何悬念,最终曹嶷弃城投降,送往襄国后被处斩。石虎血洗广固,屠杀城内三万男女百姓。石勒新任命的青州刺史刘征苦苦哀求:“大王派我来青州是管理百姓的,你把百姓都杀了,还要我这个刺史有什么用?”,石虎这才勉强留下七百男女。
从公元318年靳准之难后,石勒和刘曜彻底反目,两赵相继建立,到公元323年灭掉曹嶷,石勒用了整整五年时间把自己的后院打扫干净。那么接下来,石勒自然就该大举进军中原,开启两赵对决。
既然石勒已经准备好了,那刘曜呢?准备好了吗?
说来就是这么巧合,就在石虎兵围广固城的时候,刘曜筹集二十万大军亲征秦陇,一举灭掉境内最大的反叛势力陈安,同时又迫使前凉君主张茂称臣,将自己的后院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没想到吧?刘曜竟然和石勒同时完成各自境内的统一,这就叫天意!接下来自然就该是两个赵国的巅峰对决了。不过,咱也不能亏待了刘曜,在说两赵对决之前也得说说这几年刘曜具体都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