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共有17个儿子和15个女儿,后代牛人辈出

梦想启航港湾 2025-03-16 20:39:36

袁世凯总共娶了10个老婆,有17个儿子和15个女儿。他生在河南项城,死了葬在安阳,人生的起点和终点都在河南。先不说他在历史上那些大起大落、充满争议的功过。袁世凯死了以后,没了他庇护的后代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不过呢,还是出了不少厉害的人物,还有很多人多次到河南去寻根祭祖呢。为啥袁世凯的后代都这么牛呢?

杨氏五夫人身处中南海。袁氏的后人尽管分散于世界各地。但他们没有忘记根系所在的家乡。袁世凯这个历史人物争议性极大,他是河南最出名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起始于河南,也终结于河南。

1859年在河南项城出生,1916年于安阳洹河北岸下葬。史学界和大众尽管对他短短57年的一生评价褒贬不同,不过都对他的家庭生活很感兴趣。袁世凯活着的时候,袁家就已经是个大家族了。袁世凯一共有十个夫人,一个妻子九个妾室。他的这些夫人里,有朝鲜的贵族,有商人的女儿,有出身于风尘之地的红颜知己,还有门当户对的正房妻子呢。这些夫人生了17个儿子和15个女儿,真可以说是人丁兴旺啊。在历史的浪潮推动下,他的后代四处分散,有的在天津终老,有的跑到台湾去了……现在,美国、加拿大也都有袁氏后人的身影。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如今不在河南,甚至不在中国境内,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把故乡给忘了。

1986年9月的时候,有名的物理学家袁家骝,回项城袁寨探亲去了;2011年6月,袁氏家族联谊会头一回在袁世凯的葬地——河南安阳的袁公陵进行集体祭拜活动。2011年有一次集体祭拜活动,袁家后人参加了。袁家诚去了,他2002年从天津一家医院的放射科主任岗位上退休,他是袁世凯的孙子。还有袁缉燕也参加了,他是袁世凯的曾孙,是个画家,现在旅居加拿大呢。但他们呀,只是袁家后人里的一小部分。袁世凯的子孙后代们,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其中有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还有获得艾美奖的人,也有在教学一线默默奉献的老师等等。他们以不同的身份活跃在世界的各个地方,这些人的成长历程和经历都特别让人惊叹。

袁家那儿子,长子克定最有权力。次子克文是最有才的,六子克桓是最有钱的。袁世凯有17个儿子,其中袁克定和袁克文是人们最熟悉的。袁克定是出了名的“坑爹”。当年袁世凯称帝,就是被这个想当皇太子的儿子撺掇的。所以袁世凯一死,袁家人就特别不待见袁克定。他爸给他留了一大笔遗产,可他太能挥霍了,到了晚年过得又穷又苦。幸亏他表弟张伯驹收留他,1955年,他就在张伯驹家里去世了。

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是昆曲名家,属于民国四公子之一。据说啊,《霸王别姬》里袁五爷的原型就是袁克文呢。嘿,这现实中的袁克文可比电影里的袁五爷要帅得多喽。袁世凯活着的时候可喜欢这个儿子了,有一阵儿还想让他接着自己的事业干呢。但袁克文对这事儿没兴趣,整天就沉迷在戏曲、诗词、书法里头,跟京城那些有名的文人一块儿结社、参加宴会。袁世凯死了之后,袁克文也不出去工作,就靠着卖字画过日子。

袁克文活着的时候老是在风花雪月的场所晃悠,也结识了好多三教九流的人。他死了之后,人们只在他的笔筒里发现了二十块大洋,就再没别的东西了。袁克文死后,《北洋画报》给他发了讣告,他的老师方地山给他送了挽联,就连葬礼都是青帮给操办的呢,来吊唁的青帮徒子徒孙不少于4000人。北京广济寺的和尚、雍和宫的喇嘛,也在从他住的地方到墓地的路上设祭棚。不过,最让人觉得稀奇的是,出殡那天有不少头上系着白绳、长得好看的陌生女子来送殡。有人讲,袁克文这个人是那种越了解就越喜欢的人,这事儿我信。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袁家的儿子:“大儿子克定权力最大,二儿子克文最有才华,六儿子克桓最富有。”确实啊,袁克桓完全够格跟袁克定、袁克文放在一块儿说的。袁世凯的六儿子叫袁克桓,他毕业于南开大学和天津新学书院。1913年的时候去英国留学了,不过后来没读完就回国搞实业了。他当过启新洋灰公司的总经理呢,而且还参与创办了江南水泥厂、华新南辰溪水泥厂、北京琉璃水泥厂,在上海、唐山、河南卫辉也创办了棉纱厂,是咱国家近代很有名的实业家。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政府本来想让他当天津市的副市长呢,可据说他自己不想干,就给拒绝了。实际上,在袁世凯的儿子里,除了那三个儿子之外,他的五儿子袁克权也是个被众人低估的人物。听说是这样的,当年袁世凯把袁克权和袁克定、袁克文都看作是接班候选人呢。不过这个袁克权和袁克文一样,对政治都不怎么感兴趣。但他和袁克文有一点不一样,他不像袁克文那么风流,一辈子就靠着舞文弄墨来让自己快乐,性格清高又孤僻。袁世凯死了之后,袁克权就在天津“隐居”起来,靠着典当东西过活。他还和严修、方地山、张伯驹、孙寒涯这些名士一块儿喝酒作诗取乐呢,留下了好多诗篇。到民国后期,他差不多都不怎么出门了,过着白天睡觉、晚上写诗的日夜颠倒的日子。他虽然不怎么张扬,但是在袁家的兄弟里面,威望可高了。袁世凯的儿子们,有的有文采,有的是怪才,像他的十二儿子袁克度就是这样。民国那时候,袁克度在天津租界可算是个厉害人物。当时他有个外国名字叫“汤姆·袁”,在那些外国的夫人小姐眼里,汤姆·袁就像神似的。这人长得风流倜傥,一口美国俚语方言说得倍儿地道,还能说英文绕口令。最厉害的是,不管啥香水,只要从他鼻子跟前一过,他就能把这香水给造出来。

当然,这都是因为他在美国学的是化学专业。以前啊,他在租界的时候,就凭着自己学的本事做出不少“法国香水”,一瓶能卖到好几十块大洋呢,卖得还挺火。但是,才卖出去二三十瓶的时候,他就不干了。他还打算跟人合伙开香皂厂呢,人家都把炼制肥皂要用的猪油指标弄到手了,他却又甩手不干了。总的来说,他一身才华,却不做正经事,真让后人捉摸不透。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袁克度就死了,只留下一个姨太太靠卖冰棍过日子。这日子看着挺惨的吧,可在袁世凯的儿子里,有不少比袁克度过得还惨呢。袁世凯的四子袁克端、十三子袁克相、十四子袁克捷,还有最小的儿子袁克有,最后的时候不是被病痛折磨,就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结局特别凄凉。

袁家的闺女:给苏州博物馆捐赠了13件国家一级文物。袁世凯的儿子们结局有悲有喜,他的女儿们也是这样。袁世凯一共有十五个女儿,不过四女儿、八女儿和十五女儿都夭折得早。大女儿嫁给了两江总督张人骏的第五个儿子张允亮,就成了张爱玲的堂嫂。二女儿袁仲祯呢,嫁给了晚清大臣薛福成的孙子薛观澜。三女儿袁叔祯改名叫袁静雪,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写了个大概五万字的回忆录,叫《我的父亲袁世凯》,发表在全国政协主编的《文史资料选辑》上,这么一来她就成了作家。

五女袁季祯,嫁给了陆宝忠之子。可袁季祯不喜欢这门亲事,嫁过去之后生了病也不治,没多久就死了。得提一下,袁季祯死了以后,袁世凯又把十三女袁经祯许配给陆家做填房。袁经祯嫁过去后,夫妻间感情还挺好的。现在,苏州博物馆里有13件国家一级文物是袁经祯捐赠的。当年袁世凯死了以后,每个女儿除了能拿到8000块大洋,还能分到一箱袁世凯生前穿过的衣服和用过的东西。袁经祯捐给苏州博物馆的“居仁堂粉彩梅鹊纹碗”,实际上就是袁经祯的嫁妆。袁世凯有一妻九妾,他那些夫人肯定个个都是美女,这样一来,基因肯定差不了。袁世凯的七女儿袁复祯长得特别漂亮,还拍过电影呢。

袁世凯的七女儿叫袁复祯。另外,袁世凯其他的女儿呢,有的去了台湾,有的去了美国,反正最后都成了芸芸众生里的普通百姓。

袁世凯的孙子和孙女:袁家骝是袁家的一个孙子。死也能瞑目了。当然,袁世凯的儿子女儿之外,他的孙子、重孙也得说一说。袁家骝在国际上很有名,他是物理学家,是袁世凯次子袁克文的儿子。1936年袁家骝到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读研究生,1940年在这个学校拿到了博士学位,还在美国跟有“东方居里夫人”名号的吴健雄结婚了。1973年的时候,袁家骝和他老婆回国探亲,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还接见了他们呢。

周恩来接见了袁家骝夫妇。袁家骝在高能物理研究方面,拿过两次美国的科技大奖。袁家骝的老婆呢,是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研究里唯一的女性。有人讲,袁家有袁家骝这么个孙子,就够含笑九泉的了。不过呢,袁家其他子孙虽说没袁家骝那么有名气,可也都不简单。袁克定之子袁家融,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了地质学博士学位。从国外回来后,他在开滦煤矿做过工程师,还到绥远负责过地质勘探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也为咱们国家的钢铁事业出了力。上了年纪后,他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书,最后到贵阳工学院当教授,1996年,92岁的他与世长辞。袁克定的孙子袁缉燕呢,1989年去美国旅游搞美术写生,现在定居在加拿大,是个有名的画家。

袁缉燕袁世凯有个孙子叫袁家诚,也叫袁杰,是袁克坚(袁世凯第十子)的二儿子。早年间,因为成分问题,他没读成大学。后来,他因为文字功底不错,被调到“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搞后勤工作。文革那时候,袁家诚和他老婆被下放到内蒙古一个公社医院的药房。巧的是,医院把他派去学X光技术了。他苦学了两年,很快就掌握了这项技术,成了各大医院都稀缺的人才。1978年,十年动乱刚结束,袁家诚就考进了清华大学医疗系,后来经人帮忙又调回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袁家诚技术很厉害,没多久就被提拔成这个医院的科室主任了,一直干到2002年退休。袁家诚有一双儿女,儿子叫袁启方,是美国矽城一家公司的副总裁;女儿叫袁启菲,在中央电视台九频道对外广播部做英文翻译。袁家倜是袁世凯的孙女,她也是个很有传奇色彩的女子。她父母是大烟鬼,家庭状况一落千丈,但这并没有把她打倒。她从住了几十年的小洋楼搬走,去插队干农活,这一干就是八年。她63岁到深圳创业,还在天津开西餐厅,年龄没有挡住她奋斗的步伐。等她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还资助了二十多个孩子完成基础教育呢。她插队生活过了八年,结束之后她讲:“经过8年的改造,我有啥认识呢?我认识到钱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能生存的本领才重要,不管在啥样的状况下你都能活下去,这才是一种能力。”2009年,在艾美奖的颁奖典礼上,袁家又有一个子孙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袁文重,他是袁世凯的玄孙,在当年获得美国电视艾美奖最佳平面设计和艺术指导奖的团队里,是年纪最小的。他的曾祖父是袁世凯的六子袁克桓。

袁克桓有两个儿子和五个女儿。他的长子袁家宸,也叫袁复,在天津做了一辈子的中学教师。袁复年轻的时候在燕京大学化学系读书,1944年从天津工商学院毕业,之后去了美国,在纽约大学经济系学习企业管理。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美国有不少就业的机会,而且他的母亲和妹妹也都在美国,但是袁复坚决要回国,建设自己的国家。回国以后,天津南开大学的经济系、外语系,还有天津财经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等不少高等院校都向袁复抛出了橄榄枝,但是袁复都拒绝了,他选择到天津市实验中学去教英语。袁复觉得,中小学的教育那可是基础里最基础的,是特别重要的部分。就这样,他在中学的讲台上度过了平凡又不普通的一生。我寻思啊,袁世凯要是还没死的话,就光他这些子孙,也足够让他脸上有光了。

2 阅读: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