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的演变之路:宋朝是如何从“重武轻文”走向“士大夫治国”的

小小粉鉴史 2022-12-22 19:49:10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后黄袍加身,建立了300年的赵家基业。出身行伍的赵匡胤在统一天下后,上演了一番杯酒释兵权的戏码。

所以很多人都以为宋朝一开始便是“重文轻武”的政策,非也!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宋朝政权建立之初内忧外患,强敌四立。

且军人出身的赵匡胤不可能不知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仅仅依靠文人的笔杆子,是无法夺取江山的。

那么宋朝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重文轻武”的道路的呢?

一、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

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割据、军阀混战。九州大地上前前后后、林林总总地诞生了大大小小的地方政权,如后梁、后唐、后周等。

这些盘踞于地方的政权,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由军阀所建立。这一点像极了近代民国时期的军阀当道。

而宋朝的开国太祖赵匡胤,当时便是五代时期后周的一名殿前都点检,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卫戍区司令员兼兼中央警卫团团长!

宋太祖赵匡胤

可以说当时整个京都的军事防卫都是赵匡胤说了算,是随时可能左右朝堂的一个军事职位。

公元959年,周世宗在征伐辽国的途中去世,其8岁的儿子继位。此时的赵匡胤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已经摇身一变全国总司令了。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陈桥兵变,假装醉酒被属下黄袍加身,最后“不情不愿”地当了皇帝。这一幕和隋朝杨坚欺负北周孤儿寡母夺权称帝,何其相似!

当北宋灭掉最后一个的南方割据政权南唐后,除了幽云十六州以外(今北京、山西、河北一带)赵家的江山版图基本已定。

每当侧卧于玉枕之上时,这位行伍皇帝又想起了曾经与他出生入死的那些“兄弟”。

于是一道圣旨下去,将哥儿几个拉到皇宫一顿好聚。

酒过三巡的赵匡胤故作仰天长叹之姿,感叹着天下不定、人心难安。赵匡胤的这些“兄弟”们,很快听懂了大哥的潜台词。第二天纷纷递交辞职申请书,赵老板也均一一批准。

从陈桥兵变到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几乎都是兵不见血刃的完成了权力交接,一代枭雄的政治手段可见一斑。

鉴于五代时期父子相杀、兄弟相残之乱局,宋朝自建立之初便决定武将从权力中心剥离。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尤其是尚未完成大一统时,更不能断然自废武功。

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武人的地位虽不及前朝那般飞扬跋扈,但在文人面前也是有立足之地的,起码是平起平坐的。

据《宋史.太祖传》记载朝廷开科取士,每年录取的名额多则二十,少则六七,且为一年一考。可见在宋朝开国初期时文人的上升渠道仍较为狭窄。

是刺就要拔,对于五代十国的军人专权,赵匡胤每每想起都寝食难安。

在平定内部的多次叛乱后,赵家江山版图已逐步稳定。这时的赵匡胤采取了“先给一鞭子再给一颗糖的”的方式,准备逐步收回地方将领统兵权。

二、太祖妙法阉兵权,武官文治无古人!

出于政治目的,赵匡胤对武将的权利进行了一定的压制,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加强了皇权的统治地位。但并不是一开始就直接粗暴地打压,而且作为同样是军人的赵匡胤与这些武将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赵匡胤常常与武将们喝酒畅聊,就算是当了皇帝之后也不盖行伍气息。

比如对于担任殿前都点检一职的慕容延钊,以兄相称。又譬如半夜三更跑到赵普家商量国家大事:“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

当时西北的幽云十六州尚未收复,南方又时有后周的旧臣起兵叛乱。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赵匡胤对待这些武将更不可能直接打压。

但是武将专权这一根刺,又时时卡在喉咙,所以赵匡胤采取了比较温和的一种方式来过渡权利。

赵匡胤首先提出“武将读书”的口号,你没听错!一个行伍出身的皇帝,竟然提出读书学习的口号!莫不是赵匡胤想学三国时期的孙权劝学?非也!

之所以提出“武将读书”的口号,是因为自五代以来地方长官多为军阀。而这些军阀几乎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人,更别提国家法律了。

读书一来可以使武将的执政素质有所提高,二来是去一去武将身上的粗鄙之气。

显然赵匡胤的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啪啪打脸。

很多武将对于老大哥的号召,都是置若罔闻。甚至有的武将还曲解了赵匡胤的意思,以为大哥让读书就是让说话办公的时候文明点。

其中一名叫党进的武将在向赵匡胤作年度述职报告时,莫名其妙地整出一句:“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赵匡胤随即问道:“大人此话讲?”

“我见各位大人说话都文绉绉的,动不动就是之乎者也,我也跟着学两句,好让陛下知道我也是读过书的人。”党进的这番理由着实逗乐了在场的官员。

对于这些与自己在战场上共拼杀的兄弟们,肚子里有多少墨水,赵匡胤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没有继续责怪。

赵匡胤压制武将兵权的第二招就是政治联姻,为了平衡那些被削去兵权的武将的心理,在赵匡胤的号召下皇室子女大量与这些“光杆司令”联姻。

虽然没有了实际左右朝廷的能力,但荣华富贵反增不减,而且贵为皇亲国戚也是祖上冒青烟的事儿。所以对于赵匡胤这一温柔的阉割方式,许多当朝武将都没有任何异议。

除了直接收归兵权外,宋朝在军队的管理方式上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赵光义时期,地方长官开始由朝廷直接委派文臣担任,而武将则为文臣的辅助,这一制度被称为“帅臣”制度。

与哥哥赵匡胤相比,宋太宗赵光义在开疆拓土的武功方面显得太渺小。收复幽云十六州的两次北伐,均以失败草草收场。赵光义本人在战争中还被敌方两箭射中屁股,幸得驴车仓皇逃走,捡回一条命。

大战过后,众人苦寻良久,始终找不到赵光义。秉着“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原则,于是便有人提出立:立正在军中的太祖之子,赵德昭,为新君。

随着赵光义本人的平安归来,立新君之事便石沉大海。赵光义本来就对武将防范有加,自己这个皇帝刚刚离开大家视线不到三分钟,就有武将策划兵变。

从此赵光义对于武将深恶痛绝,难以与之共天下!

如果说太祖一朝时期,武将尚可有一席之地。那么到了太宗一朝,武将的地位可谓每况愈下!为了压制武将兵权,防止武将兵变,赵光义开始大量启用文臣。

于是在赵光义登上皇帝宝座的第二年,宋朝开科录取人数达109人之多。此后每次科举录取人数几乎都不下百人,可谓天下读书人皆欢愉。

文臣之所以在宋朝当道,除了当局者刻意提拔外,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原因。

三、成败荣辱皆国策,赵宋苟活无血性!

自五代十国以来,地方政权长官几乎可以说都是草包,黎民百姓在这样的治理下,深受其害!

为了提高政府的执政素养,同时也为了防止地方军阀如唐朝末期那般各自为政,宋朝的文人政治便运营而生!

至于当时的幽云十六州收复与否,都已经不重要了。不得不说赵家皇帝也是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玩得很明白,说不定蒋校长的高见就是源自赵家皇帝。

历史教训的总结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中国的王朝政治由五代时期“重武轻文”

发展到宋朝的“重文轻武”,由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发展,真的是极具戏剧意味。

官僚体制冗长、军队战斗力疲弱、文官汉奸成流等一系列的体制结构性问题,在宋朝与北方民族的对抗中暴露无遗!

偌大九州大地不是没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文有范仲淹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治国良方!武有韩世忠、岳飞等名将精兵!为何宋朝还是要纳贡称臣?

其实这个矛盾仍然是结构性问题,不管是范仲淹还是王安石他们的变法内容中,都有所触及封建统治者的利益,自然不可能成功。

这就好比清朝末期的维新运动、戊戌变法一样,只要触及统治者的利益,必然不可能得到当局的支持!

宋朝统治者并不是真的希望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只是想通过变法继续维护统治、继续吮吸百姓的血。宁可从百姓身上搜刮民脂民膏给外邦之民族送保护费,也不会从根本上进行变革!

当时除了岳家军外,几乎没有可以与金兵为之一抗的军队。造成这种局面,仍然是宋朝的国策使然,将不知兵、兵不知有将,是当时的一种普遍现象!

最令人可恨的是,唯一有可能实现北伐的岳飞,被皇帝以“莫须有”罪名赐死,不得不说赵家皇帝真的是“宁可自毁长城,也不会相信武将!”

即便如此宋朝当时的社会环境也算得上,封建王朝中相对民主的了。再此期间,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造诣,都达到了古代封建之巅峰。

两宋时期,内部百业繁荣、外部屈辱求荣,可谓成也国策、败也国策!

结语:

自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以来,封建军阀割据政权不断在华夏大地上,建立又毁灭,如昙花一现般,转瞬即逝!这种乱局最终结束于北宋政权。

在吸取前朝历史教训的基础上,赵宋政权在建国初期对于武将特别抱有防范之心,但并未进行直接打压。此时的武将仍然占据国家政治的主流地位。

自宋太宗赵光义始,武将逐渐受到打压,但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局者一方面从制度上对军队管理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大量启用文人当政。

由五代时期的“武将专权”到宋朝的“士大夫治天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重文轻武”的国策为宋朝的外交羸弱埋下了不可逆转的种子,官僚体制冗长、军队战斗力疲弱、文官汉奸成流等体制结构性问题,皆是由宋朝的立国之策所造成的。

这种刻在赵宋政权基因里的羸弱,如同癌细胞一样随着王朝建立的时间越久,病症就越重,几乎无解。

以铜为镜,正衣冠;以人为镜,明得失;以史为鉴,知兴衰!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文治武功都是必不可少的!

就如同当今中国的发展,不仅需要理工科人才的科技创新,也需要文化艺术熏陶民族性情;不仅需要百姓安居乐业,也需要国防强大无畏;不仅需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也需要结合世界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宋史》

《细说宋朝》

《资治通鉴》

《中国通史》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