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秀珍,今年70岁,住在一个小县城。年轻的时候,我和丈夫靠着在工厂上班,省吃俭用供养儿女,日子虽然清苦,但也算稳定。丈夫去世得早,留下我一个人拉扯儿子和女儿长大。
我这一辈子,骨子里一直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总觉得儿子才是家里的根,女儿终究是外人。所以,无论是吃穿用度,还是上学的机会,我都更偏向儿子。
女儿王丽从小就懂事,可我总觉得她是个女孩,迟早是要嫁出去的,家里的家业还是要留给儿子王强。
如今,儿子和儿媳在外地工作,逢年过节都难得回来一次。反倒是女儿和女婿一直把我接到城里住,照顾我的饮食起居。
十年前,我身体大不如前,女儿怕我一个人在老家孤单,特意把我接到她家,和他们一起住。
这十年里,女儿女婿对我真的尽心尽力,从来没有让我受过委屈。可是,我心里始终觉得,自己真正的“依靠”是儿子,而不是女儿。
于是,当孙子考上重点高中,儿媳开口说希望把我名下的学区房过户给孙子,让他以后能有个稳定的住所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觉得,这本来就是应该的,毕竟儿子才是王家的血脉,房子给孙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可我万万没想到,这个决定,竟然让我失去了唯一的归宿。
02房子是我老伴儿留下的,地段好,还是学区房,当初儿子结婚时,我没舍得卖,一直留着。
我一直觉得,这套房子迟早是要留给儿子的,毕竟他才是王家的独苗。可因为我一直住在女儿家,房子就空置着。
女儿曾经劝过我:“妈,这房子您留着,万一以后需要钱,或者养老,都是个保障。” 可我不以为然,觉得有儿子在,我还怕什么?
于是,在儿子和儿媳的劝说下,我把房子过户给了孙子。那天,儿媳在电话里高兴得不得了,连声说:“妈,您放心,以后我们一定会好好孝顺您!”
我听着这话,心里一阵安慰,觉得自己终于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可没想到,当我回到女儿家,迎接我的,却是她冷漠的眼神。
她把我拉进房间,语气冷淡:“妈,房子的事,您为什么不跟我商量?”
我愣了一下,说:“这房子本来就是留给你哥的,你嫁出去了,难道还惦记着这房?”
这句话,彻底刺痛了她。
她红着眼眶,咬牙道:“这么多年,我和我老公照顾您,伺候您,容忍您的偏心,什么都没说。可现在呢?房子给了哥,您以后住哪儿?他会管您吗?”
我下意识地说:“我住你这儿啊。”
她冷笑了一下,眼里满是失望:“妈,您是不是觉得,我就该照顾您一辈子?可您有没有想过,我也是您的孩子,我也有家,也有负担,为什么我就应该无条件为您付出,而您的一切,最后都给了我哥?”
我张了张嘴,想解释,可她的眼泪已经掉了下来:“妈,您走吧,去找哥吧,看看他愿不愿意养您。”
我慌了,连忙说:“丽丽,你别这样,我只是……”
“妈,不是我无情,是您自己做的决定。”
那天晚上,我被女儿赶出了家门。
我拎着一个小行李箱,站在街头,看着万家灯火,却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儿子远在外地,他会收留我吗?
我颤抖着拿出手机,拨通了儿子的号码,电话接通后,我哽咽着说:“强子,妈……妈被你姐赶出来了,我能去你那儿住几天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儿子的声音有些犹豫:“妈,我这边……房子不大,而且工作忙,您来了也不方便。再说,您不是一直住在姐家吗?怎么突然要来找我?”
我心里一凉,连忙解释:“妈把房子过户给你儿子了,你儿媳不是说以后会好好孝顺我吗?”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然后传来儿媳的声音:“妈,房子是给孙子的,我们现在也有自己的生活,您要不……先找个地方住一段时间?”
我手里的电话差点掉地上,这才明白,自己已经成了多余的人。
03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泪水忍不住掉下来。
我这一辈子,辛辛苦苦养大儿女,可最后,我的归宿在哪里?
我曾经以为,儿子才是我的依靠,房子给孙子是理所当然的事。可到头来,儿子儿媳早已把我当成累赘,女儿寒了心,也不愿再管我。
我终于明白,自己这一生,都是活在偏见里,活在对儿子的幻想里。
可惜,明白得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