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破百日,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博弈依然方兴未艾,除了在军事上、战略上“消耗”俄罗斯之外,最近西方还对俄罗斯掀起了“外交战”,但手段着实有些下作。据央视新闻6月6日的报道,原计划于6日至7日访问塞尔维亚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推迟了其访问计划,原因是保加利亚、北马其顿与黑山禁止俄罗斯飞机进入其领空,俄外长出访“无路可走”,无法进入塞尔维亚境内,自然也就无法访问塞尔维亚了。
对于俄外长拉夫罗夫无法来访,塞尔维亚也很“震惊”,总理布尔纳比奇就表示,围绕俄外长访塞被阻一事,武契奇总统正在与美国、德国以及欧盟的代表“分别进行交涉”。此后,武契奇召见了俄罗斯驻塞尔维亚大使哈尔琴科,并与其举行会谈。很显然,塞尔维亚非常重视拉夫罗夫此次访塞之行,并打算“居中协调”,希望美欧能“开个后门”,让拉夫罗夫进来。
那么,如果西方拒绝“开后门”,俄外长的访塞之旅就要告吹了吗?不得不说,大概率的确是这样。摊开地图一看,可以发现塞尔维亚不止北马其顿、黑山与保加利亚三国邻国,为什么拉夫罗夫不走其他的路线,比如从罗马尼亚进入塞尔维亚不香吗?原因很简单,塞尔维亚周边要么已经是北约成员,要么就是在申请加入北约。比如说,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克罗地亚以及黑山与阿尔及利亚,早已是北约成员。
保加利亚不让拉夫罗夫过境,应该不仅仅是它一国的态度,恐怕是环塞尔维亚“北约圈”的一致态度。塞尔维亚周边只有一个国家还不是北约成员,那就是波黑,但需要指出的是,波黑也在寻求加入北约。2018年,波黑就向北约提交了一份改革方案,并且得到了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的肯定,他表示,“这份方案囊括了很多切实可行的举措”,“这些将帮助波黑加入北约”,“如果他们准备好,我们就准备好了”。
北马其顿,原名马其顿,为了在加入北约问题上,得到希腊的支持,硬生生将自己的国名改成了“北马其顿”,以免与希腊北部地区重名,最终在2020年成为北约成员。这么一个为了加入北约连国名都可以改的国家,会对俄外长开后门而得罪北约吗?肯定不会。波黑为了加入北约已经“努力奋斗了”十多年,也不会为了俄罗斯得罪北约,其他北约成员国又眼巴巴望着美国,所以西方不同意,拉夫罗夫还真进不了塞尔维亚。
美欧的这种做派,说实话,的确比较下作,让人想起了匈奴。当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还没找到大月氏国,就被匈奴人给遮断了去路,扣押了十多年,回国复命的时候,孩子都有马背这么高了。可见西方和没开化的蛮族也差不了多少,什么下作的手段都用的出来,当然,这也是“大国争霸”的常态,是“伐交”的一环,是“诡道也”,也没什么好说的。那么,西方遮断俄外长通往塞尔维亚的去路,又是为了什么?
一方面,警告一下塞尔维亚,羞辱一下俄罗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塞尔维亚算是“铁杆”挺俄,不仅高调表示,要继续采购俄油、俄气,而且还表示,“就不加入北约”,“全力抵制”对俄制裁等等,西方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一直想找机会敲打一下武契奇总统。这次西方禁止俄外长专机前往塞尔维亚,说白了,也就是告诉武契奇,塞尔维亚就是“瓮中之鳖”,周围一圈都是北约成员,“走夜路小心点”。
除了警告塞尔维亚之外,那就是羞辱一下战斗民族。实事求是地讲,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可以打80,甚至90分,但现在,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勉强大约60分左右。原因很简单,不管普京怎么说“先发制人反侵略”如何如何有理,怎么着也是俄军进入乌克兰,而不是乌军进入了俄罗斯,这么朴素的道理,就赤裸裸地放在眼前,难怪各国纷纷“反俄”。现在禁止俄外长通过,对俄罗斯又是一个羞辱。
另一方面,西方也在争取塞尔维亚。据德媒6月5日的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将于10日出访巴尔干半岛,而塞尔维亚是朔尔茨的“第一站”。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就表示,俄罗斯外长与德国总理都要访问塞尔维亚,这让塞方变得很为难。德国与西方知道,俄罗斯对于塞尔维亚有重大的影响力,武契奇是“亲俄”的,“公平竞争”恐怕不是俄罗斯对手,于是就“下阴招”,不准俄外长进入塞尔维亚,看你怎么访问?
就算俄外长要访问塞尔维亚,估计也得等德国总理朔尔茨完成访问之后,到时候塞方官员在与俄罗斯外长会谈时,也难免会想,“强大如俄罗斯也有如此狼狈的时候”,难免会想,“原来塞尔维亚的地缘形势这么恶劣”,那么武契奇在与俄罗斯合作时,就会犹豫,就会有所保留。毕竟俄罗斯自身已是困难重重,塞尔维亚又被北约国家包围,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武契奇真得好好掂量、掂量。
可以绕道从中国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