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名趣谈——安民巷

小郑一八 2025-02-26 14:06:35

安民巷,位于福州黄巷之南,西通文儒坊。这条古巷为何以“安民”命名呢?《福州地方志》中记载了一段历史渊源:“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告示,故名。”这一巷名的由来与历史事件相契合,展现了黄巢军队在入闽过程中注重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秩序的努力。

自唐代之后,安民巷的名称虽几经更替,但始终未能被取代。据《榕城考古略》记载,宋代时曾有锡类坊,因孝子刘藻而得名;后来太宰余深居住于此,改名为“元台育德”;元代行省都事贾讷也曾在此居住。尽管这些高官显贵试图更改巷名,却未能撼动“安民”二字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人们喜爱“安民”,不仅因为它寓意平安与和谐,更因为它寄托了民众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抗日战争时期,安民巷再次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新四军驻闽办事处曾设于此,革命先烈王助等人在此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和政策,鼓舞人民坚持抗敌的斗志。这段红色历史赋予了安民巷更深的意义,如今,这处老宅已被列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为古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外,安民巷北侧有一条小弄,民国初年曾因日本浪人开设鸦片馆而被称为“日本弄”,后改称谐音的“立本弄”。而在其西侧的一条弄堂墙壁上绘有一只麒麟图案,因此俗称“麒麟弄”。这些附属的小弄堂虽各有其名,却无法掩盖安民巷作为主巷的历史光辉。

综上所述,“安民”二字不仅承载着一段悠久的历史记忆,也体现了人们对和平与安定的永恒追求。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