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2年,那时候,“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大顾问宋希濂,正坐在美国的自个儿家里,跟记者聊了起来。
这次访谈里,有个美国记者直接问宋希濂一个挺难回答的问题:“您跟国共两边都打过交道,您觉得,是毛泽东厉害些,还是蒋介石更胜一筹呢?”
当美国记者抛出这个问题时,宋希濂立刻回应说:“咱们的毛主席,那智慧可远比那些老将高出许多。”
听完宋希濂的答复,那位美国记者大吃一惊,压根儿没想到会从这位以前的国民党大人物嘴里听到这样的话。
那他为啥会给出这样的回答呢?毛主席到底厉害在哪儿呢?
【分道扬镳】
宋希濂,他出世的年份是1907年,老家在湖南湘乡,一个挺有钱的农民家庭。
打从娘胎里出来,宋希濂的父母就对他抱有特别大的期望,盼着他能靠读书出人头地,成为个了不起的人物。
后来,老爸老妈就把小宋希濂送去了县里一家私塾上学。学了一年,老爸觉得差不多了,就把宋希濂转到了县里的小学继续念书。
小学那会儿,宋希濂读书特别用功,成绩总是在班里遥遥领先,一直都很拔尖。
小学一毕业,宋希濂就凭好成绩考上了长沙的长郡中学。在去长沙上学的路上,他碰到了陈赓,俩人特别投缘,没多久就成了好朋友。
后来,宋希濂碰到了挺多追求进步的小伙伴,受他们启发,他开始慢慢了解孙中山的思想,还成了那时候救国行动中的活跃分子。
1923年,宋希濂心里明白,要救国只能靠革命,所以他打定主意不当书生要当兵。因此,初中一毕业,他就一股脑儿地使劲儿,成功考进了陆军讲武学堂。
第二年,宋希濂在陆军讲武学堂表现出色,很快就被国民党的大官彭国钧看上了。彭国钧推荐他去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结果他和陈赓成了同班同学。
那时候,宋希濂因为在黄埔军校表现出众,被蒋介石看上了,后来他就加入了国民党。
宋希濂从黄埔军校一毕业,就直接被派到了教导第二团的第四连,当上了排长。
1925年那会儿,东征的路上,宋希濂被陈赓说服了,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
但是,宋希濂刚加入不久,蒋介石就搞出了那个“中山舰事件”。宋希濂那时候,不小心被蒋介石故意传出来的流言给蒙骗了,心里头那种老旧的“忠于领袖”的想法一下就被点燃了。于是乎,他立马就跟陈赓走上了两条路,退出了共产党。
【人民的对立面】
宋希濂跟中国共产党说了拜拜,站到老百姓的对头那边去了。后来,他就跟着蒋介石去打北伐战争。蒋介石还挺看重他,直接让他当了个少校营长。
北伐结束后,宋希濂因为在战场上打得好,又对国民党忠心耿耿,很快就入了蒋介石的眼。
1927年,蒋介石让宋希濂去日本学习。在日本那会儿,他带着国民党的留学生,积极响应国内的反日活动,还亲自带头,领着学生们上街去游行示威。
毕业后回到家,宋希濂立马就开始帮蒋介石到处打仗,对稳固蒋介石的权力地位出了不少力。
那时候,宋希濂的官职可谓是直线上升,他最开始只是教导第1师参谋处的一个中校参谋,但没过多久,他就一路升到了第36师的师长,并且还兼任了抚州的警备司令。
宋希濂官职一步步往上升,对蒋介石那叫一个忠心耿耿,忠心一天比一天涨。就因为这样,1935年的时候,他干了件一辈子都后悔的事儿。
1935年的时候,宋希濂接到了蒋介石的一个电报,说是让他跑一趟上海,去抓一个名叫“林祺祥”的家伙,然后得把人押送到师部去好好盘问一番。
对这事儿,宋希濂一点都没犹豫,立马就下令去抓“林祺祥”。等把人抓来,仔细一瞧,身份确认了,宋希濂这才惊觉,原来自己面前站着的,正是他一直尊敬的瞿秋白。
宋希濂想救瞿秋白,就试着去说服他投降,但瞿秋白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狠狠地拒绝了。
没过多久,国民党那边派了两个说客来,想劝瞿秋白投降,但最后还是被他一口回绝了。
瞿秋白不肯合作,这让蒋介石没了耐性。他直接告诉宋希濂,让他当场解决掉瞿秋白。
宋希濂瞅着蒋介石下的命令,心里头犯了难。他真心想帮一把,就又去劝了瞿秋白一回,想让他投降,可瞿秋白还是一口回绝了。
没办法,宋希濂只好下令特务把瞿秋白带到中山公园,然后对他执行了死刑,用的是枪决。
事后,蒋介石奖励给他一枚四等宝鼎勋章,还提拔他做了陆军中将。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宋希濂立马把心思全放在了打日本鬼子这事儿上。
【参与抗日】
1937年那会儿,宋希濂带着他的部队,火速响应淞沪会战,直奔上海前线。一到那儿,他们就跟日军干上了,打得那叫一个激烈。宋希濂的部队真是勇猛,战斗力爆表,战术也执行得相当到位。
打了好几天,日军顶不住宋希濂队伍的猛烈攻打,最后只能到处乱跑。宋希濂的队伍和日军在城里头打得不可开交,硬是把日军逼得往白渡桥那边撤。
蒋介石下令后,宋希濂带着队伍从上海出发,赶赴江苏去阻挡日军上岸。但无奈双方力量差距太大,宋希濂的队伍吃了大亏,最后只能先撤出战斗。
宋希濂为了保存实力,带着剩下的队伍撤回了南京,紧接着就投入到了激烈的南京防守战中。日军攻势凶猛,国民党守军损失很大,最后只能先撤出南京。
后来,宋希濂带着他的部队,接连打了兰封那场大战,还有武汉的大会战这些重要战斗。
在这些战斗中,宋希濂展现出了超强的指挥功夫,他带领的军队也特别能打。士兵们在战场上毫不畏惧,奋勇杀敌,为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立下了大功。
【改造新生】
解放战争一开打,宋希濂因为以前跟共产党有过瓜葛,就慢慢被晾到了一边。后来,他被发配到了荒凉的戈壁滩。一直到三大战役都打完了,蒋介石才又把他给召了回来。
可惜啊,啥都晚了。宋希濂刚一打起架来,就被解放军那如潮水般的猛烈攻击给打败了,吓得扭头就跑。可他没跑多远,就被解放军给团团围住了。
这时,宋希濂心里明白,自己恐怕是难逃一劫了,于是他迅速掏出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头。
就在要开枪的那一刻,眼疾手快的警卫员迅速夺下了宋希濂手里的枪,然后把他绑得结结实实的,直接给送到了工厂里。
从那以后,宋希濂就以战犯的身份,踏上了自我改造的道路。
在改造的这段时间,宋希濂受到了共产党的教育,慢慢意识到自己以前做错了事,并且对这些错误做了深入的反思。
1959年,宋希濂因为在改造过程中表现良好,有幸成为了首批被特别释放的战犯。当他迈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陈赓大将军已经在那等候多时,亲自迎接他重获自由。
宋希濂紧紧握着陈赓的手,眼里满是感激:“真没料到,我还能有今天这样的日子。真心感谢毛主席,给了我重新做人的机会!”
陈赓听完之后,哈哈一笑,回答说:“两边打仗,不都是为了自己那一边嘛!只要能认识到错误并且改正,那就还是咱们的好战友!”
听完陈赓讲的那些话,宋希濂心里头一热,眼眶就湿润了。
【尊毛贬蒋】
1980年,宋希濂经过党中央批准,和老婆一块飞到美国,探望了在那儿的孩子,后来他们一家就在美国安了家。
1982年的时候,宋希濂接到了黄埔时期的老同学潘佑强他儿子的邀请,就加入了“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里面当了个首席顾问。
宋希濂刚上任不久,有个美国记者在自己家接受了访问。
这次聊天时,有个美国记者直接问宋希濂一个挺难回答的问题:“您跟国共两边都打过交道,那在您看来,毛泽东和蒋介石,哪个更厉害点呢?”
当美国记者抛出这个问题时,宋希濂立刻就给出了回答:“咱们伟大的毛主席,那智慧可比那些老将高出不少呢。”
宋希濂一回答,美国记者立马愣住了,赶紧追问为啥会这样。
宋希濂认真地回应说:“毛主席心胸宽广,心里装的全是国家和百姓。就算是我们这些走过弯路的人,他也愿意伸手拉一把,给次重新做人的机会。可蒋介石呢,他只会把部下训练成杀人的工具。”
【结语】
1982年以后,宋希濂把所有精力都投到了推动中国和平统一的事情上。一直到1993年,他在纽约因为肾脏功能不行去世了,那时候他已经86岁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