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8年,北京政府迎来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经过一番仔细询问,政府的工作人员这才搞清楚,原来这位老者是以前中共地下党的成员。他这次专程赶来,是为了给政府递交一份重要的人员名单。
这份名单挺长,足足有一百人,全都是国民党过去杀害的中共秘密党员。当中央看到其中一个名字,还有紧随其后的六个字情报,真是大吃一惊。就因为这,一个困扰了大家38年的疑问,总算是找到了答案。
这位老者究竟是谁?名单里让中央留意的那个家伙又是哪个?那个六个字的秘密消息到底是什么,它究竟解开了哪个谜团?
【上交名单——疑惑】
大爷,您是在找啥东西吗?看您在大厅里转来转去,工作人员忍不住过来问问,看能不能给您搭把手。
老人听到后,转头看向他。那眼神锐利,做事利落的模样,立马让人感觉到,他绝非普通人。
老人先从头到脚把对方瞅了一遍,瞧见对方身上穿的工作服后,神情稍微缓和了点,“请问,这儿是中央组织部门不?”
员工朝他点了点头,问他有啥事要说,没想到那位大爷却不肯再多讲了,只是说这事特别重要,得跟组织说一声。
工作人员看老人家问不出个所以然,但又感觉他不是无理取闹的人,就赶紧把这事跟上面说了。没多久,老人家就被安排见到了中央组织部管事儿的人。
告诉你,我原本是安排在台湾执行秘密任务的共产党员,谢汉光!说完,他站起来,给对方端端正正地行了个军礼。
听到对方的话,负责人立马站起身,回了个军礼,然后赶紧搀扶着老人家坐下。虽然他看起来挺真诚的,但负责人觉得,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得再核实一下。
“大爷,您有啥法子能证明自己是以前的地下党成员呢?”这话一问,谢汉光顿时就懵住了。他压根没法证明,因为干的那活儿,组织里压根没留他的资料,就连介绍他入党的同志也已经牺牲了。
谢汉光摆了摆手,把事情经过简单说了一遍,然后从兜里摸出之前在台湾用的身份证,上面印着“叶依奎”这个名字。负责人瞅了一眼,叹了口气,说这玩意儿没法证明他的身份。
谢汉光重重叹了口气,无力地挥了挥手,说自己没事,然后就走了。负责人瞅着他的背影,心里其实已经信了他几分,但这种事儿,还是得小心为上。
让负责人挺惊讶的是,没过多久,那位说自己是红色特工的老人家,居然又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老板,我虽然没法儿拿出啥身份证明,但您可得好好瞅瞅这份文件,真的很重要。头儿看他一脸严肃,就小心地把递过来的文件接了过去。
这玩意儿……负责人瞅着文件里的内容,猛地一下站了起来,惊得不行。见老人家点了头,他心里这才踏实下来,确认自己没瞅错。
没错,这是以前在台湾牺牲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名单。负责人很认真地整理好这份资料,接着一脸严肃地跟谢汉光说,他们肯定会非常重视这份名单。
谢汉光脸上露出了点满意的笑容,接着他就又走了。负责人见状,赶紧把这事儿往上报了。部门里头的大家伙儿一听,立马行动起来,忙着去核实那份文件的真假。
“哎,这人咋还在名单上呢?他不是早反水了吗?”一位工作人员在查看名单时,突然瞅见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名字——刘光典。
刘光典究竟是何许人也?为啥工作人员会讲他变节了呢?要是真这样,那份名单上咋还会有他的名字呀?
【惊人报纸——投敌】
回到1948年那会儿,我党军队在战场上一个接一个地打赢,国民党的军队呢,就开始没那么嚣张了,士气一落千丈。
老蒋瞅着渡江战役失败的消息,一屁股瘫坐在了椅子上,心里直犯嘀咕,咋就搞成这样了呢?可眼下这情形,容不得他多琢磨这些,得赶紧盘算下自己往后的出路了。
老蒋那边搞出的动静挺大,我们党也很快就注意到了。为了能从国民党那边得到点消息,我们党决定派几个交通员过去,刘光典就是派出去的其中一个。
王素莲见老公光典要出门远行,便开始帮他打包行李,顺口问道:“光典,这次出门得多久啊?”
刘光典把资料塞进行李箱,随后轻轻抱了抱妻子,说:“我也不清楚具体情况,但放心吧,我会注意安全的,一有空就给你写信。”
老婆紧紧回拥了他,仔细叮嘱他要好好照顾自己,刘光典全都点头答应了。转眼间就到了该出发的时候,王素莲瞧着丈夫的背影越来越远,忍不住伤心地哭了起来。
为了忘掉分别的难过,王素莲整天都让自己忙个不停。她把孩子们照顾得无微不至,还找了份工作来做,家里人的生活过得既踏实又安宁。
转眼间,1954年就到了。有一天,王素莲出门去买菜,老感觉后面有个人跟着她。她没吭声,心想可能是自己多想了。
“没想到刘光典真去投奔敌人了,天呐……”王素莲一听到这话,立马就愣住了,接着她快步冲到说这话的人跟前。
“咋回事儿?”王素莲一把把菜篮子放到旁边,赶紧追问那个人。那人被她这么突然一问,吓得一哆嗦,赶忙把手里的报纸塞给了她。
“干嘛那么凶,你自己瞅瞅,报纸上都写了,还能有错?”王素莲逐字逐句地核对着,确实跟那人说的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呢?她虽然不清楚老公到底是干啥的,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绝对不是那种会背叛的人。但报纸上那么大个标题“刘光典叛变投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她迷迷糊糊地踏进家门,心里还是不肯接受报纸上写的那些事儿。直到中央来人找她,她才稍微清醒点。见王素莲一脸迷茫,不停地追问她丈夫的情况,来人只好直接说明了他们的来意。
其实上面的人也不清楚报纸上的内容到底靠不靠谱,但考虑到安全因素,他们还是决定先把王素莲和孩子看管起来。
刘光典究竟有没有背叛呢?报纸上登的那些事儿究竟咋回事?这事儿得从1949年开始说起。
刘光典跟老婆孩子道别后,就照着组织的指示,先到香港,然后再去了台湾。没多长时间,他就顺利地把地下党那边弄到的消息带回了大陆。
根据这消息,,觉得自个儿身边可能有叛徒,赶紧就让人去查。
国民党密探纷纷现身,台湾的天空里持续回响着惊恐的呼喊,听得人心底发凉。这种时候,我党在那儿的秘密组织处境极为危险,仿佛随时都会崩塌。
为了控制局势,上头派洪国式去台湾组建了一个情报小组。洪国式他们动作很快,没多久就搜集到了大堆的情报信息。
因为刘光典以前送过情报,有经验,所以组织就让他再去拿一次情报。刘光典没想到的是,这次任务特别曲折,甚至有人说他投敌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抱憾离世——正名】
刘光典一到台湾,心里就琢磨着去取那份情报。可没想到,刚踏出门口,就撞见国民党的人在那凶巴巴地逮人呢。刘光典一看这阵仗,感觉不太妙,就临时打消了念头,没轻举妄动。
等那帮端着枪的国民党士兵走远了,他才赶紧向旁边的邻居问情况。问明白了之后,刘光典连忙道谢,接着就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
蔡孝乾?他竟然是这里的一把手,怎么就这样了……刘光典紧紧攥着杯子,心里真不愿意承认刚才听到的消息是真的。
不久前,蔡孝乾不小心被国民党给抓了。不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被抓以后,他还没等人家开口审问,就自己一股脑儿地把知道的全说了出来。
刘光典心里直犯嘀咕,这位可是个老资格党员了,还亲身走过长征路,是那种经历过无数风雨的老革命。他咋就能这么快就变心了呢?刘光典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蔡孝乾自己招供了,结果害得我党的地下工作者遭了殃,损失惨重。幸好洪国式跟蔡孝乾的那个组织牵扯不深,目前还没有被揪出来。
刘光典明显感觉到台湾那边的局势很紧张,他二话不说就去找了自己的联系人,从那人手里接过了情报。他瞅了瞅情报内容,心里稍微放松了点,接着就打算马上动身返回。
他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暗号,把这边的情况报告给了组织,但左等右等,就是没收到回复。刘光典心想,这么干等着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就先奔台北去办出境证了。
就在他满心盼着很快就能回到大陆,和妻儿团聚的时候,洪国式突然被抓了。原来国民党早就对他虎视眈眈,甚至还偷偷安排了两个特务混进了情报组织里面。
他们一开始演了出耍无赖、纠缠不清的戏,接着就找了个调查的借口,把洪国式给逮住了。那时候的洪国式,压根儿没察觉到事情的厉害。
你得把亲友的信息告诉我,等查清楚了,自然就会让你走。洪国式没意识到这是个陷阱,就把他组员的情况讲了出来。
结果不言而喻,费了好大劲才组建的情报小组,愣是被洪国式那几句话给整垮了。情报组的成员们全都被抓起来关进了牢里。倒是刘光典,因为去办了个出境手续,侥幸躲过了这一劫。
听到洪国式他们遇害的事儿,刘光典眼泪止不住地流。但他心里清楚,眼下送情报才是最要紧的,只好硬生生地把这些悲伤情绪憋回去。
瞅瞅手里的消息,再琢磨琢磨洪国式那帮人的结局,刘光典心里明白,这情报八成又是国民党设下的圈套,不靠谱。与其把假消息传回去害人,还不如干脆把它给撕了。
搞定那件事情后,他打算换个地方躲躲。有次在街上溜达,想摸摸底细,结果碰到了我党的王耀东同志。他们俩一商量,就决定一块离开台北了。
街上布满了抓人的密探,刘光典他们只能到处找地方藏身。国民党搜捕的圈子越来越大,刘光典他们只好跑到人迹罕至的大山里躲起来。
尽管如此,却还是没能躲过叛徒的背叛。1954年的时候,刘光典和王耀南两人被抓了,接下来他们面临的就是严酷的拷问。
碰到那些凶狠的敌人,刘光典硬是一点儿没低头。到后来,敌人实在没辙了,就使了个坏招儿,他们在报纸上登消息,说刘光典已经投了敌,就是那之前提到的那事儿。
我们党的高层领导很快就瞧见了报纸上的报道,虽说没啥确凿的证据,但为了咱们组织的安全着想,他们还是决定把王素莲他们给盯上了。
因为一连串的误会,王素莲和她的一群孩子,莫名其妙地被扣上了“投敌家属”的帽子。这么多年,他们一直活在别人的指指点点中。到了1955年,王素莲带着满腔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1987年,那个严格的“戒严令”终于被取消了,两岸之间的气氛开始慢慢好转。之前提过的谢汉光老先生,也回到了他多年未见的大陆。接着,就出现了文章开头讲的那件事情。
谢汉光掏出来的那份东西,其实是国民党那时候杀掉的一些地下党员的名字列表。在那张纸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刘光典,老家旅顺。虽然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六个字,但足以说明刘光典绝不是个卖友求荣的人。
报纸发出去后,敌人本想让刘光典屈服,结果他却朝他们脸上吐了口带血的唾沫,狠狠地说:“没门儿!就算背上骂名,也绝不会让你们如愿以偿!”
看到刘光典如此软硬不吃,敌人彻底失去了耐心。1959年2月4日那天,刘光典最终在刑场上英勇就义。
【结语】
1991年的时候,中央组织部给刘光典正式恢复了名誉,他作为烈士,总算是得到了应有的尊重,灵魂得以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