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王朝虽然只存在了15年之久,但在中国的政治、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温柔”为特征的南唐,与唐代提倡“文人之风”的时代不同,它更多地关注人文精神,南唐的李璟,张楚之都是有志之士,他们提倡“道藏义,德业并行”,重视经学与修身,重视修养与修养。
儒风与佛教、道教共存于南唐的文化环境之中,三教互相影响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具有独特的南唐国度的文化形象。另一方面在南唐时代,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活动,对南唐政权的安定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南唐虽然在五代十国时代是一个相对薄弱的政治体系,但依然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在此基础上,南唐王朝通过一系列缓和政治冲突、维护社会安定的措施,以达到稳固政权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南唐文化的形成。南唐镇位于长江腹地,历来是江南最繁华、最富裕的地方。在南唐时代,随着政局的安定,商贸的发达,江南的经济也随之兴盛起来,同时,社会风气也随之好转。
江南自古就是“文明之乡”,南唐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的民族传统,而这些传统的积淀又为南唐民族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南唐在文化方面十分重视文艺的发展,其方针是“文治”,倡导儒学,重视诗歌、书画和音乐等艺术创作。南唐文政的主要内容如下:促进文艺的创造与传播,促进文艺与文艺的交流与发展,建立学院广纳贤士,教授经学,培育人才。国子监是南唐朝的第一学府,也是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读书人的地方。南唐还大力发展诗歌、音乐等艺术,鼓励艺人进行艺术创造和表演。
南唐儒风的产生与发展,与诸多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有关。五代十国年间,南唐开国之初,李煜以博学多才之士,大力提倡文艺创作,多次对古迹、古迹进行修复,使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另外,这也是由于南唐对前代的承续与发展,南唐在儒学与文化上的承续与延续,对后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