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轿车销量榜单出炉,小米SU7表现平平,轩逸小鹏排名意外下滑

潘石说车 2025-04-14 18:38:40

2025年4月第一周的轿车销量榜,与其说是榜单,不如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新秀摩拳擦掌,老将严阵以待,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要我说,这汽车市场,真就像那后宫争宠,今天你上位,明天她得势,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能稳坐C位。

咱们先看看这榜单,吉利星愿突然窜出来拿了冠军,宏光MINIEV虽然退居第二,但人家那是常青树,稳得很。

海鸥也挺猛,直接冲到前三。

但最让人大跌眼镜的,还得是小米SU7,之前吹得天花乱坠,结果呢?

销量直接腰斩,跌到了第四,五千多辆,说白了,这销量跟之前的预期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你说这小米SU7咋回事?

难道是“出道即巅峰”?

其实啊,这事儿还得从用户那儿找原因。

2025年4月初,小米官方搞了个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发现,虽然大家伙儿对SU7的智能化功能和外观设计那是赞不绝口,平均分都9.2了,但是!

但是这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就有点让人不满意了。

有些车主反映,实际跑的里程跟官方宣传的有差距,充电也没那么快。

还有,这售后服务网点也得跟上啊,不然出了问题找谁修去?

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典型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吗?

舆论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毕竟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一点风吹草动就能传遍天下。

如果用户体验不好,负面评价多了,肯定会影响销量。

小米SU7要想重回巅峰,还得在技术和服务上下功夫。

这边小米SU7有点拉胯,那边老牌劲旅的日子也不好过。

就说这广汽埃安AION S Plus,曾经也是个狠角色,销量杠杠的。

但到了2025年4月第一周,销量直接跌到2800辆左右,前15名都没进。

你说这是为啥?

还不是因为市场竞争太激烈了!

新款车型层出不穷,个个都想分一杯羹。

而且现在消费者也越来越挑剔,不仅要续航长,还要智能化配置高,电池安全性能好。

AION S Plus要是再不升级,恐怕就要被拍在沙滩上了。

还有东风日产轩逸,这可是个老牌劲旅,销量一直很稳定。

2025年4月第一周,轩逸也跌出了前十,排到了第11名。

这又是为啥?

原来啊,是新款轩逸上市延期了。

本来计划3月底上市的,结果因为生产线调整和零部件供应问题,推迟到了4月中旬。

这下可好,很多潜在客户都持币观望,等着新款上市再做决定。

你说这时间节点是不是很重要?

小鹏汽车为了提振P7+的销量,也推出了置换补贴政策,最高能补贴1.5万元。

从4月第一周的销量数据来看,效果并不明显,P7+的排名直接掉到了第33名,单周销量只有150多辆。

这说明啥?

说明光靠价格补贴是没用的,关键还得是产品力!

有压力就有动力,也有新秀在崛起。

吉利星瑞,这匹黑马,在2025年4月第一周突然爆发,拿下了冠军。

你可能不知道,星瑞在3月份还因为芯片短缺减产了,部分订单都延迟交付了。

吉利硬是靠着强大的供应链协调能力,迅速恢复生产,还加大了推广力度,最终实现了逆袭。

这说明啥?

说明供应链的稳定性对车企来说至关重要!

比亚迪秦L,这款车在2025年上海车展亮相后,订单量就蹭蹭往上涨。

虽然4月第一周的销量只有4844辆,但是订单量已经突破了1.5万辆,预计未来几周会迎来交付高峰。

不得不说,比亚迪的品牌影响力还是挺强的。

除了这些,大众品牌也表现不错,朗逸、帕萨特、速腾都进了前十。

宏光MINIEV、海鸥、秦PLUS、凯美瑞等车型也都有不错的表现。

2025年4月第一周的轿车市场,真是一场大混战。

各品牌都在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提升销量。

消费者在购车时,也要擦亮眼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未来的市场会怎样?

谁也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关注用户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力和服务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车市风云变幻,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说自己稳赢。

0 阅读:416
评论列表
  • 老子 16
    2025-04-14 19:54

    一共50个车型,排名第四还被喷?

  • 2025-04-15 00:34

    三次上市的智界S7在哪儿?难道它不是轿车?

  • 2025-04-14 22:47

    昨天还有吹小米卖3万辆第一了,可能吹虚假定单吧。

    浮世万千 回复: 雾雾
    你自己看一下,你发的雷军的图,跟我们讨论2025年3月销量和3月31→4月6号周销量是一码事吗?牛头不对马嘴。陈述事实叫洗地。你赢了 。我是水军,你是正义使者。[点赞](点赞)
    雾雾 回复:
    我把雷军叫出来打你耳光,你洗地洗很认真,见水军吹什么你就还装逼发挥,手机,手机,吹成汽车,你脸红不?你们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雷军都出来避谣了,你没看新闻?还在这头头是道洗?
  • 2025-04-15 08:31

    卖噱头加速,对标2吨多的车重随便一个速度车损事小死伤事大,拒保也有可能,车重加上脆弱的铝合金,危险的电池,智障驾驶系统,不遭大电流容易拉伤电池,10年后100电池换下来也得哭吧。

潘石说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