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都不明白,当年是谁写信告了我的状——陈启军戎马祁连44

绿拂晓 2024-02-16 06:24:36

作者:陈启军

我从 21 岁提干到 31 岁当作训科长,可谓一帆风顺,一度成为干部队伍中的佼佼者。但到了由作训科长提升正团时,却遇到因告状而搁浅的不顺。

1983 年 10 月,师研究上报我任师副参谋长,就在军党委常委会即将上会研究的关键时候,有人给军里写匿名告状信,反映我给一位师的主要领导送公家的五合板和帆布做家具。

军政治部看到告状信后,“建议先行调查核实,暂缓上会研究”。一张8分钱的匿名告状信,便将一个干部的提升任职搁置起来,开始了程序化的调查核实。

当弄清匿名信反映的问题纯属捕风捉影,毫无事实根据时,已过去半年时间,进入1984 年。

1984年3月,军党委常委会研究上报了我的提升报告。

5月4日,参加某一军事演习前,兰州军区政治部命令下达,任命我为55师副参谋长。有人开玩笑说我是“搁浅于诬告,受命于演习”。

提升副参谋长之不顺,使我冥冥之中感觉到自己一路亨通的仕途蒙上了一种不祥的阴影;感觉到为官之道的复杂诡谲;感觉到自己以往思想的单纯和幼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古训在我耳边萦绕;“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的格言使我得以自勉。

到现在我都不明白,提升我当副参谋长时,师编制的两个副参谋长岗位都出现空缺,师党委为什么只上报提升我一个人?更没有搞明白究竟是什么人告的状?如果是竞争对手的话,明摆着还有一个副参谋长的位置空着可以争取,犯不着告我的状。

再说,我平素与人为善,团结共事,与他人并无过节。是不是自己年轻气盛,有时说话办事不够谨慎,引起他人嫉妒而匿名诬告。像魏人李康所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但思来想去,硬是弄不明白何人所为。

当时还有一个不明白的问题困扰我多时,就是相当一级的机关和党委,怎么就能轻而易举地被一纸匿名告状信牵着鼻子走呢?就说信中反映的这件事吧,有没有拿公家的东西送领导暂且不说,问题是有没有调查核实的必要?假设给了某领导五合板和帆布,处理的办法只有“建议暂不上会研究,先行调查核实”吗?明摆着就是一个干扰上级党委干部使用的匿名告状,为什么还要不顾部队建设的需要,费尽周折去进行所谓的调查呢?看来,怕事求稳,无论过去和现在,都和勇于担当,敢于拍板相去甚远。

后来在别人的善意提醒下,我才慢慢意识到,写匿名告状信可能与师班子一度不够团结有关,明里冲我而来,实则是抹黑一位老首长。至于我无端地受到影响,那正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由此可见班子不团结,闹派性,形不成拳头,直接影响出人才,进而影响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当然解决班子不团结问题,既需要班子自身努力,也需要上级党委首长帮建,包括必要时采取组织调整的断然措施。力争将班子不团结对部队建设的影响消灭在萌芽状态。

提升受挫,使我清醒不少,时时提醒自己要注意学习,加强思想政治修养,谦虚谨慎,眼界开阔,胸怀宽阔,低调做人,踏实做事。

0 阅读:29

绿拂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