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挖出:划胎炸补公司承包多家维修站,有新胎直接被换下,员工工资更是高达2.7万/月!
最近,广东阳江的“划胎炸补”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已经持续发酵了好几天。事情是这样的,2月4日,一位小米SU7车主在沈海高速阳江新墟服务区停车去上厕所,结果刚离开几分钟,手机就收到胎压异常的报警。车主赶紧跑回去查看,发现一名男子正凑上来问要不要补胎。
车主觉得不对劲,调取了车辆的监控,结果发现这名男子竟然就是刚才划破轮胎的人。整个过程被小米SU7的“哨兵模式”拍得清清楚楚,嫌疑人王某的动作娴熟得令人咋舌,从观察到划破轮胎,再到撤离,只用了10秒。
这起事件的恶劣之处在于,这种行为不仅是为了谋取不义之财,更是将车主的生命安全置于极度危险之中。如果车主没有及时发现并更换轮胎,一旦在高速行驶中爆胎,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据车主透露,修理厂老板在电话中也不小心说漏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类似的事情了。警方调查发现,同一天还有另外3辆车的轮胎被以同样的手法破坏。
随着事件的发酵,涉事服务区修理店背后的公司也被网友扒了出来。这家公司名叫“卡速宝”,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905万元,员工规模超过百人。
更让人震惊的是,该公司员工的月均薪资高达2.7万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有网友猜测,如此高的工资可能与员工通过“划胎提成”获取额外收入有关。
而该公司还涉足汽车维保、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甚至参与政府智慧停车项目。
从媒体曝光的事发服务站的视频来看,店铺门口堆满了被换下来的轮胎,很多轮胎看起来还很新,却被直接换了下来。这说明小米车主并非第一个受害者,也不是唯一一个受害者。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车主的利益,更严重威胁了社会公共安全。在高速公路上实施这样的违法行为,一旦引发事故,后果将极为严重。
从整个事件来看,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灰色产业链”。嫌疑人通过划破轮胎制造“需求”,然后以高价提供补胎或换胎服务,从中牟取暴利。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商业道德,更是触犯了法律。根据律师分析,如果毁坏财物价值超过5000元或存在多次作案,最高可面临十年以上刑期。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商业环境和监管机制的反思。有网友质疑,这样的公司是如何获得服务区的承包权的?相关部门是否应该加强对服务区汽修店的监管,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同时,公众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到类似情况时,及时报警并保留证据。
总之,这起“划胎炸补”事件不仅是一起普通的商业欺诈案件,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当前商业环境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从这起事件中汲取教训,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公平的商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