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外长访华结束,中欧关系有何进展?有一个基本共识必须认清

且闻故琴 2023-10-16 10:52:12

一波三折之后,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博雷利,如愿踏上了他的访华之旅。今年4月和7月,博雷利曾两次准备访华,但都受限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这次为期三天的访问可以说是了却了博雷利的一桩心愿。

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博雷利访华

期间,博雷利与中央外办主任,中国外长王毅共同主持了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重申了欧盟对发展与中国关系的重视,他再次强调不会对中国关闭大门、不会打贸易战、无意限制中国发展的立场。

这话听起来,有点像去年巴厘岛G20峰会,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五不四无意”,我们除了听其言,自然还要观其行,博雷利这次访华,正是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起反补贴调查之际,中方此前曾多次表达对欧盟有关决定的不满。但从双方会谈后的报道看,欧盟好像没打算要取消此类贸易保护措施。

长期来看,欧盟方面自主或不自主地对华“去风险化”,同样很难摆脱美国制定好的“大方向”。所以总体来说,这次会谈依然只是中欧关系在徘徊过程中的一次调整,欧盟仍没有就如何发展对华关系,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方针,又或者说,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矛盾。

博雷利

从经济总量来看,欧盟确实是当今世界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近些年他们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却大不如前,甚至频繁给人造成“欧盟是美国附庸”的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欧盟终究不是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部不同成员国想在对外政策上统一立场,难度很大。另一方面,美国充分利用了冷战至今,在欧盟内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直接绑架了欧盟的对外政策。

别的不说,单说俄乌冲突,这就是在美国指挥棒下,欧盟做出的一些制裁俄罗斯,企业退出俄罗斯市场、降低乃至切断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自杀性”举动,到现在,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已经出现“去工业化”的苗头,其他欧盟国家的经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问题。

冯德莱恩和拜登

由此可见,如今的欧盟,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实际处于美国的深度控制下,并且有进一步沦为美国“传声筒”的危险。曾极力主张欧洲战略自主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经历了西非多国军事政变后也暂时偃旗息鼓,甚至还是本次欧盟对华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幕后推手。我们必须承认,当前中美、美欧和中欧关系的大框架下,欧洲对华发展关系的独立性已经严重被美国所制约,只是单方面和欧盟进行对话沟通,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善中欧关系。

说到底,当前的中欧关系,完全取决于中美关系的发展,正如冷战时期,中国与西方阵营系统性改善关系的起点是中美关系正常化一样。今天的中国与西方阵营关系的关键点,仍在美国身上,在过去,中美关系的“蜜月期”也正是中欧关系的“黄金期”,现在,美国挑起了对中国的“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欧洲对于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才开始小心翼翼。

冷战不可取,合作才是正道

当然,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我们要向美国妥协,对美国牺牲重大利益。而是在和美欧进行互动时,要分清主次,分别应对。以中美之间如今的结构性矛盾,我们只能依靠坚决斗争来维护利益,以不卑不亢的沟通来管控分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以斗争求团结”,到时中欧关系也将随之走出徘徊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0 阅读:41

且闻故琴

简介:多年自媒体经验,为您带来最精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