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毒计”坑惨自家人,中国造船为何挡不住?

队长手记 2025-04-20 14:12:02

特朗普最新抛出的“港口费”计划,一艘中国货船停靠美国港口,到2028年,每年需交700万美元。

2025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公布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的终极杀招,从2025年10月起,对中国建造或运营的船只征收阶梯式港口费,用他们自己的话,叫“停靠美国港口征收的额外费用”。

至于具体标准,按照BBC等媒体说法,中国船只将被收取50美元/吨的费用,而且每隔一年还会上涨30美元。而对于中国制造的其他国家船只,则将被收取18美元/吨的费用,逐年增加5美元。简单算一算,到2028年,中国船只停靠美国港口,费用可飙升至每净吨140美元,单船年费最高可达700万美元。

那么问题来了,每个集装箱成本激增800美元,美国消费者能否承受"制裁反噬税"?美国造船业仅占全球0.1%份额,真能靠一纸政令重生?当中国手握86%集装箱和95%多式联运底盘产能,又将如何拆解这场“港口围剿”?

先来看看,这颗“核弹”真要砸下来,对中国会造成哪些影响?摆在明面上的,中国船只向美国运输货物的成本激增,影响双边贸易。随之而来的,外国商品将不优先考虑使用中国的船只进行对美货物输送,外国船运公司不会优先考虑购买中国制造的船只。

总结下来,对中国船只停靠美国港口征收“过路费”,不仅可以再薅一把中国羊毛,还能对中国的船舶制造和航运产业都造成致命打击,简直就是“一箭三雕”的上上良策。可美国真能如愿?看几个数据,你就知道这玩意到底靠不靠谱。

第一,逼航运公司转向美国造船,但美国船厂产能不足日本1/10。而美国驱逐舰建造成本35亿美元,是中国的7倍,工时成本98美元/小时,比中国高4.3倍。更为致命的是,美国造船工人平均年龄52岁,年轻从业者不足15%,重建30万产业队伍需15年。

第二,指望盟友接盘,但日本造船份额仅5%,韩国17%。且韩国接手美国船厂后亏损加剧,现代集团因工会抵制难以扩产,印度年造船量仅5-10万修正吨,80%零部件依赖进口,不及中国1980年代水平。

第三,美国自家人掀桌,航运、农业、能源集体反水。美国最大货运公司,第一个跳脚:“若逼走中国船,我们只能停摆!”其24艘船中16艘为中国造,替换成本高达数亿美元;大豆、煤炭出口商也纷纷警告,“无法找到替代船只”,将失去巨额市场。

中国这边呢?对于此事,外交部也进行了点评:美国对华征收港口费,既推高了海运成本,也扰乱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还加剧了美国国内通胀,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若特朗普真要一意孤行,中国自然也是备全了应对之法。

第一,运输网络的“去美国化”。2025年43艘中国货轮穿越东北航道,航程缩短30%,俄罗斯破冰船护航费降至50万美元/次,同时,中欧班列覆盖欧洲227城,2024年运力1100万标箱,运输时效比海运快2倍,成本仅为空运1/5。

第二,技术反制的“杀手锏”。中国限制镓、锗出口,美国F-35成本暴涨18%,台积电3nm芯片良率跌破50%。而自主研发“北斗+5G”智能航运系统,全球2000艘船舶接入,数据安全彻底摆脱GPS依赖。

第三,WTO诉讼联合自贸区突围。中国起诉美国港口费违反《服务贸易总协定》,若胜诉可获2800亿美元赔偿。同时,RCEP关税减免惠及东盟,中国对越出口激增240%,对冲美国市场萎缩。

在这一拉一扯间,事实摆在眼前,美国造船业的凋零,是产业空心化的必然代价,而中国造船帝国的崛起,是40年技术深耕的水到渠成。

特朗普这一出“良计”,就像个气急败坏的小孩往海里扔石头,想挡住中国巨轮,结果全砸到了自己脚上。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