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环的早期奋斗
1951年,17岁的李瑞环来到北京,开始了他在建筑工地的第一份工作。那时的北京城,刚从战火中恢复,四处是新建筑拔地而起的工地,空气中弥漫着木屑的清香和石灰的粉尘。北京第三建筑公司的工地上,木工活占了很大一部分,搭模板、装屋架,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李瑞环刚来时,手脚生疏,做的多是搬木板、递工具的活。他没抱怨,任劳任怨,早来晚走,总是比别人多干一点。
工地上的老木工师傅们手艺精湛,干活时动作利索,锯木头、凿榫眼,每一下都不差分毫。李瑞环眼里满是敬佩,总趁着闲下来时跟着这些师傅后头看,师傅们也喜欢这个勤快的小伙子,有时还教他一些基本的活计,比如怎么用墨斗弹线,怎么把木料刨得平整光滑。李瑞环学得快,没多久就能帮忙刨平木板、打孔开槽了。
有一天,一个木工师傅正在地上铺着一大块木板,用墨斗细细地在上面画线。李瑞环凑上前,看到师傅画的线条纵横交错,像是按照图纸放大后的样子。他问:“师傅,这干啥用的?”师傅说,这是“放大样”,画好了后,所有的木料就按这个尺寸来锯、来装。这技术难度高,画错一点整个工序都会出问题。
自学成才的决心与突破
在一次工程中,李瑞环和师傅们正忙着为一处复杂的屋顶结构放大样。他们铺开一大块木板,把图纸上的细节等比放大到木板上。这项工作需要反复计算和精确画线,稍有差错就会影响后续工序。那天,工程师走过来查看进度,随口提到:“如果用数学公式计算,把这些尺寸直接算出来,就不用这么费工夫了。”李瑞环听了后,赶紧追问:“那要用哪些数学方法?”工程师简单提了三角函数、几何和代数,并解释了其中一些基本原理。他拿起一支铅笔,在一张废纸上快速演示了一下如何用公式算斜边长度。
回到住处后,李瑞环找出以前的旧书,开始翻看里面的数学内容。他发现自己对这些知识几乎一无所知,公式看不懂,题目更解不出来。他试着按照书上的例题一点点推算,但往往半天都解不出一道题。他没有因此停下来,而是白天干完活后,晚上继续琢磨。渐渐地,他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几何和代数运算。
有一次,工地上需要测量一个复杂屋顶的坡度,大家在讨论该如何放大样。李瑞环主动提出用他刚学的三角函数来计算。虽然过程不太熟练,但他得出的数据与实际测量结果非常接近。
1958年,李瑞环听说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开设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他立刻去报名。这是一所面向在职工人的学校,课程安排在晚上。白天,他依旧在工地上干活,晚上骑着自行车赶几十里路去上课。课程中涉及大量理论知识,包括建筑结构、材料力学和数学分析。刚开始,他听得一头雾水,但课后会花时间向老师请教,甚至会跑去图书馆查资料补充知识。
通过几年系统学习,李瑞环掌握了许多先进的建筑知识和技能。他开始尝试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工艺流程,提高效率。
技术革新与人民大会堂工程的贡献
1960年夏天,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如火如荼,工期非常紧张。这时候,指挥部下达了一项艰巨任务——在8天内完成200米长的屋顶外檐模板制作。要完成这项任务,用传统的放大样方法根本行不通,因为找不到足够大的空地来展开操作。
作为“木工青年突击队”的队长,李瑞环主动站了出来。他向指挥部保证,自己会带领团队按时完成任务。他回到工地,把队员们召集起来,一起分析屋顶的构造和模板的具体要求。他告诉大家,不能按老办法做,得用计算代替手工测量,才能提高效率。
李瑞环拿出自己学到的三角函数和几何计算方法,把屋顶的图纸挂在墙上,开始和队员们逐步分解任务。他在图纸上标出关键尺寸,然后根据结构的角度和比例,用简化的公式计算出模板各部分的长度和形状。他在地上铺开几块木板,用粉笔画出计算的结果,让大家按照这些尺寸加工木料。队员们一开始还有些不放心,担心简化的计算会导致误差,但李瑞环坚定地说:“相信公式,相信数据。”他亲自示范怎么用简易计算法核对数据,让大家逐渐掌握方法。
第一批木料加工完成后,大家按照计算好的尺寸拼装模板,结果非常吻合。这给队员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大家干劲更足了。为了赶工期,李瑞环带着突击队员们连夜施工,每天只休息几个小时。他还在现场随时检查数据,一发现问题就立刻调整,确保后续模板的拼接顺利进行。
第七天,最后一块模板顺利安装到位,整个屋顶外檐模板完工。指挥部的工程师过来验收时,对模板的精度和速度感到非常惊讶,连连称赞突击队的工作效率。工程师特意问李瑞环:“这个方法是怎么想到的?”李瑞环简单地讲了他的简易计算法,还拿出计算草稿和工具作了示范。
任务完成后,李瑞环和突击队员们被工地其他工人推举为“先进集体”,他个人的名字也第一次被登上了《北京日报》。报道中详细描述了他带领团队完成任务的全过程,还特别提到他的木工简易计算法如何提高了效率。这一年,李瑞环被评为劳动模范,还多次被邀请到其他工地讲解他的简易计算法。
政治生涯与对天津的贡献
1981年,李瑞环正式担任天津市副市长,他在上任后不久就组织相关部门开会,讨论“引滦入津”的可行性。会上,专家们列出了项目的技术难点,包括跨区域调水的工程复杂性、水源地保护问题以及如何协调各地利益。李瑞环听取意见后,拍板决定必须推进这个项目。他亲自带队到河北的滦河流域实地考察,与当地干部协商调水计划。他多次召开会议,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施工方案,推动政府间的协调工作。
工程开工后,李瑞环多次到工地现场查看进度,了解实际困难。一次,他来到大黑汀水库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加固堤坝。他详细询问施工负责人关于土质、结构强度以及防洪措施的情况,还请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如何确保引水渠道的稳定性。每到一处,他都会与一线工人交流,鼓励他们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抓紧工期。在他的推动下,引滦入津工程于1983年正式完工。
与此同时,天津的交通状况也亟待改善。当时,城市道路狭窄且年久失修,公交线路少,市民出行困难。他提出了“大干交通”的口号,带领相关部门制定城市道路改扩建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修建几条贯穿全市的主干道和环路,以及完善公共交通网络。
为了保证项目的推进,李瑞环频繁走访工地,与设计人员和施工队共同研究方案。他非常重视科学规划,邀请国内外的交通专家参与设计,确保新建道路既能满足当前需求,也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经过几年的努力,天津市区的几条主干道和环城公路陆续建成通车,公交线路覆盖范围扩大,市民出行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退休生活
退休后的李瑞环生活依然充实。他早年对京剧的热爱,在这时候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专注。他翻阅大量古老剧本,对传统京剧中一些经典剧目的文本进行修订和完善。他认真研究每一句唱词、每一段台词,甚至对一些经典唱段的唱腔进行斟酌。
2009年,他亲自修订的五出传统京剧大戏《西厢记》《韩玉娘》《刘兰芝》《金山寺·断桥·雷峰塔》和《楚宫恨》在天津中华剧院汇演。这次汇演吸引了许多戏迷,剧院内座无虚席。每场演出结束后,台下观众热烈鼓掌,许多观众通过这次演出重新认识了这些传统剧目。
除了京剧,他也花时间整理自己几十年来的讲话记录和工作经验。他将这些内容归纳、分类,整理成了一套完整的系列著作。他的书涵盖了多方面的主题,包括他在建筑工地的实践经验、担任地方领导时的决策经历以及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考。这些书籍在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研究人员和读者从中受益。
李瑞环的退休生活还包括大量的阅读。他经常在书房中静静地读书,从历史典籍到当代文化作品,他涉猎广泛。他曾对朋友说,读书是他最轻松的时刻,也是他最喜欢的日常活动之一。
参考资料:[1]张瑞芬,马欣.李瑞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及其特色[J].理论导刊,2007(1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