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法大家俞允文:十二幅墨宝深度解读

听月工作文化 2024-12-12 16:30:56

明代书法大家俞允文:十二幅墨宝深度解读

走进明代书法大家俞允文的笔墨世界,仿佛穿越回那个文人雅士挥毫泼墨的时代。这十二幅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俞允文深厚的书法功底,更透露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每一笔、每一划,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墨香与韵味。

——题记

明朝(‌1368-1644年)‌历经12世、‌16帝,‌国祚276年,‌为巩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与思想控制。‌明代书法以帖学为主流,‌法帖传刻盛行,‌受士大夫清玩风气影响,‌以行楷为主,‌追求纤巧秀丽之美。‌明初书法继承元代风格,‌成祖迁都北京后,‌台阁书风兴起,‌并推动习书之风。

我们一起分享明代著名书法家俞允文书法作品。

俞允文(1513-1579),字仲蔚,江苏昆山人。自幼擅长书法,尤善小隶,取法欧、柳,后登赵孟頫之堂;行书则出入褚遂良,稍纵即逝间可见米芾风骨。他自称八分书得西岳碑体,与韩、蔡相比也毫不逊色。允文不仅书法出众,还工于诗文。他一生淡泊名利,专事文学与书法,卒年六十八。

俞允文书法四体皆擅,尤擅隶书、行楷书体。其小隶学黄、欧、柳,行书出入褚遂良、米芾,八分自谓得西岳碑体。书法词语详雅,气象雍容,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代表作品有:《行书论书语》‌《行楷跋采薇图》《草书邓尉山石》‌等‌。‌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行书论书语》赏析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行书论书语》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其行书作品笔力遒劲,布局严谨,既有法度又不失个性,字里行间透露出自然天成的韵味。王世贞曾高度评价其书法风格庄重且雅致,富有研究价值。虞允文的书法成就,无疑为明代书法界增添了一抹亮色。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行楷书跋李唐采薇图》赏析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行楷书跋李唐采薇图》此图经多方收藏,印有明人项元汴、清人吴荣光等藏印。俞允文长跋居中,行笔流畅,楷法严谨,展现其深厚书法功底。跋中钤印“古初子、仲蔚”,更添作品价值。此作不仅映衬画作意境,亦是书法艺术的佳作。

释文:“伯夷叔齐辟纣东海之滨,尝远就西伯之养。至武王伐纣,遂叩马而谏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卒饿而死,以明大义于天下。武纣之恶,武王之圣,天下莫不知之,而大义诚不可一日有废于天下也,故太公亦称之为义士。其后箕子乃口授洪范于武王,而不以为嫌,彼独非夷齐之心乎!而以其道,诚不可一日无传于天下,是知伯夷、叔齐、箕子之心未尝不同,而此实惟箕子能之,若夷齐之事则固万世所当法也。

宋李唐高宗时尝画伯夷、叔齐采薇图,宋杞云,唐此图盖以刺南渡亡降之臣。余顷获观于王荩忠氏,荩忠读书嗜古,因属余书其后,余闻唐画妙绝一世,高宗以为可比李思训。至如此图,寄意宏远,出于粉墨,形似之外虽思训有所弗及。

司马子长赞田横,宾客之贤,叹善画者莫能图,而唐之此图尤可嘉也。遂为论次其事而系之以辞,辞曰:惟昔夷与齐,毕命隆义声。长啸孤岭头,飞芳振兰蘅。倾筐停琼霭,悯点薇蕨情。冥游超玄迹,卉木有余清。李唐称善画,深心寄廉贞。岂唯粉墨殊,真使贪懦惩。炯然珍图上,空林肃遗形。洒笔伫遐轨,千载希令名。嘉靖乙卯闰十一月廿日俞允文着。”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草书邓尉山石》赏析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草书邓尉山石》扇面,笔触流畅,气势磅礴。其草书风格独特,既承黄庭坚之韵,又融米芾之骨,展现出深厚的书法功底。扇面虽小,却将山石之巍峨、草木之葱郁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仿佛置身于邓尉山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俞允文之书,真乃明代草书之瑰宝‌。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楷书仲蔚集》赏析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楷书仲蔚集》内页,楷书工整严谨,笔力遒劲。其字结构匀称,笔画精到,展现出深厚的书法功底。允文楷书既承古法,又具个人风格,字里行间透露出文人雅韵。此作品不仅体现了俞允文的书法造诣,也是明代楷书艺术的佳作之一‌。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行书南宋马远水图题跋》赏析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行书南宋马远水图题跋》俞允文此幅行书题跋,笔触流畅自然,字形灵动飘逸,展现出深厚的书法功底。其行书既承古法,又融个人风格,与《南宋马远水图》相得益彰。题跋内容不仅是对画作的赞美,更是对马远画水技艺的极高评价,堪称书法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

释文:“夫远之画水至此,真可谓曲尽其变矣,而所谓远之旨又宁止乎是而已?是故水之性本乎顺也,故能与物为行止;体本乎静也,故能与时为消息;恬澹也,故能溥利乎庶类;虚谦也,故能弘纳乎群形;叶弱也,故至人以之体道;清净也,故廉士以之洗心;处上善而不让,居下流而不争,如衡之平,如骥之明,推其原则同出分其地,则异名信乎。具灵长之德,为天下之尊。”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行草书童子鸣帖》赏析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行草书童子鸣帖》局部。笔触流畅自然,字形灵动多变。‌其行书融合褚遂良与米芾之风,既有褚书的温婉敦厚,又不失米书的洒脱豪放‌。用笔轻重缓急,变化丰富,展现出深厚的书法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整幅作品洋溢着文人雅趣,为明代行书佳作之一。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俞允文行书引首祝允明宋儒六贤传志卷》赏析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俞允文行书引首祝允明宋儒六贤传志卷》俞允文所书“京兆真迹”四字,行书大字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其字形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彰显出深厚的书法造诣。此作不仅体现了俞允文行书的独特风格,更与祝允明《宋儒六贤传志卷》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明代书法艺术的瑰宝。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俞允文尺牍》赏析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俞允文尺牍》纵27.3厘米横1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行书流畅自然,笔力劲健。释文内容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关怀,情感真挚。字形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展现出俞允文深厚的书法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元明书翰中的佳作‌。

释文:昨为索书时。已道兄文雅及象贤之美。第帋粗索。不称其书耳。聊以老笔。亦自可重。随送备文閤。徐汀州有帖。多转致语。并上。钟馗题词。恐不佳。如何。允文顿首。台山学士先生文几。马君寄来虎丘茶样。乃真品。昨舍甥前所示者。特非此也。弟少亦不能得其味。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行书手札》赏析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行书手札》昆山堂美术馆藏。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造诣。作品笔力劲健,行书流畅自然,既有褚遂良的温婉敦厚,又不失米芾的洒脱豪放。字形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彰显出俞允文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明代行书艺术的佳作。‌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行书褚遂良摹兰亭序题跋》赏析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行书褚遂良摹兰亭序题跋》俞允文此幅行书题跋,展现了对褚遂良《摹兰亭序》的深刻理解。笔力劲健,行书流畅,既保留了褚书的温婉敦厚,又融入了个人风格。整体布局疏朗有致,气韵清雅散淡,充分展现了明代行书的艺术魅力与魏晋风流的遗韵‌。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风栗帖》赏析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风栗帖》昆仑堂所藏。此帖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致台山学士尺牍》风格一致,应为晚年佳作。五通(《童子鸣帖》《风栗帖》《日记帖》《贶饼帖》《脉气帖》)信札,用笔威猛爽利,‌遒劲蕴藉,如风樯阵马‌。格调高古,超凡脱俗,展现出明代行书的独特魅力。俞允文书法技艺精湛,此帖更是其艺术造诣的巅峰之作。‌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行书古诗二首》赏析

明代书法家俞允文《行书古诗二首》扇面。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底。运笔洒脱,‌瘦硬通神,古茂奇姿‌。字形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既有褚遂良的温婉敦厚,又融入了米芾的洒脱豪放。整体布局疏朗有致,气韵清雅,充分展现了明代行书的艺术魅力与俞允文的独特风格‌。

欣赏了俞允文的十二幅书法作品,我深感其风格独特且技艺精湛。他的笔触深具内涵,既展现出严谨大方的风范,又不失自然天成的韵味。作品中,即使是不经意间的一笔,也能显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底。俞允文的书法,无疑是他文学与艺术修养的完美融合,令人叹为观止‌

赏名家书法,悦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听月为你分享的明代俞允文这些书法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敬请您的关注、点赞、评论、收藏、分享哦。

0 阅读:0

听月工作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