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杨戬,清源妙道真君,自鸿蒙初辟便投身这纷扰世间,一路走来,历经无数沧桑。世人对我的评价,就像这变幻莫测的世道,莫衷一是。有人尊我为济世救民的大英雄,也有人斥我为冷酷无情的恶煞。可在我心中,善恶的天平,从来不是简单地以世人的眼光去衡量。

想当年,我师承玉鼎真人,学得一身超凡本领,练就九转玄功,拥有七十三般变化,手持三尖两刃刀,身旁哮天犬威风凛凛。我本可在玉泉山金霞洞逍遥自在,潜心修炼,不问世事。但命运的齿轮一旦转动,便再也无法停下。

封神之战爆发,商纣无道,天下苍生深陷水火。我虽无意卷入这尘世纷争,却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生灵涂炭。于是,我奉师命下山,投身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我协助姜子牙统帅西岐大军,冲锋陷阵,破十绝阵、诛仙阵,降伏众多妖邪。在众人眼中,我是正义的化身,是顺应天命拯救苍生的大功臣。然而,战争的残酷超乎想象,每一场战斗都伴随着无尽的杀戮与鲜血。为了取得胜利,我不得不运用智谋算计敌人,甚至有时会不择手段。在截教弟子眼中,我便是那冷酷无情的刽子手,双手沾满了他们同门的鲜血。

而我听调不听宣的故事,也正是源于这段时期。我虽投身封神大业,却不愿完全受制于天庭的管束。我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只听从天命的召唤,对于天庭那些无端的命令和不合理的要求,我一概不予理会。当年天庭派使者前来,要求我放下手中战事,即刻回天庭述职,我断然拒绝。我深知封神之战关系到天下苍生的命运,此刻正是关键时刻,怎能因天庭的一纸命令而放弃。我对使者说道:“我杨戬只听天命,为苍生而战,这封神大业一日未竟,我便一日不会离开。” 从此,“听调不听宣” 便成了我的代名词。

时光流转,到了《宝莲灯》的时代。我身为天庭的司法天神,肩负着维护天规天条的重任。当我得知妹妹三圣母与凡人刘彦昌相恋结合,触犯了天条,我内心痛苦万分。一边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一边是我必须坚守的天规。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履行职责,将妹妹镇压在华山之下。在妹妹和外甥沉香的眼中,我成了那冷酷无情、铁面无私的坏人,是破坏他们家庭幸福的罪魁祸首。我知道,我的行为让妹妹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让沉香从小就失去了母爱。但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明白天规天条是维护天庭稳定和三界秩序的基石,若人人都可随意违反,那天地必将陷入混乱。
即便如此,我听调不听宣的脾性依旧未改。天庭多次要求我对沉香赶尽杀绝,以免他日后威胁天庭统治。但我心中自有考量,沉香是我外甥,我又怎会真的对他痛下杀手。我暗中关注着他的成长,为他安排名师教导,期望他能有足够的能力来改变这一切。当沉香历经磨难,练就一身本领,举起神斧向我挑战时,我与他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并非是我真的要与他为敌,而是我要让他明白,想要改变命运,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和坚定的信念。

在沉香成功劈开华山,救出三圣母后,我看到他们一家团聚,心中也满是欣慰。我所做的一切,并非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是为了维护更大的正义和秩序。我牺牲了自己的亲情,背负着骂名,只为了让三界能够维持稳定,让众生能够安居乐业。
善恶之间,本就没有绝对的界限。我杨戬,既非纯粹的好人,也不是彻头彻尾的坏人。我只是在这复杂的世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哪怕要承受世人的误解和指责,我也无怨无悔。无论未来还有多少风雨,我都将秉持初心,在这善恶交织的世间,踏出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