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漏骨的提拔思维,符合中国特色

小卢走职场 2024-11-06 05:38:42

体制内,提拔这事儿,就像雾里看花,总让人琢磨不透。

最近跟几个老朋友吃饭,聊到这茬儿,感慨颇多。

大家都觉得,现在提拔的标准啊,越来越“模糊”了。

表面上看,各种规章制度挺完善,又是考核又是述职,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提拔谁不提拔谁,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咱们先说说老张,兢兢业业干了十多年,技术骨干,加班加点是常态,项目攻关总能冲在前面。

按理说,这样的人才,提拔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吧?

结果呢?

今年的提拔名单里愣是没有他。

后来小道消息传出来,说是老张“性格太直”,领导不太喜欢。

性格太直?

这算什么理由?

说白了,不就是没顺着领导的意思,没把领导哄高兴吗?

再看看老李,业务能力一般,但特别会来事儿。

领导开会,他永远坐在第一排,认真做笔记,时不时点头附和;领导安排的工作,他总是抢着干,哪怕超出自己的职责范围。

结果,老李一路高升,现在已经是部门副主任了。

有人私下议论,说老李是“马屁精”,靠溜须拍马上位。

可人家老李说了,这叫“高情商”,懂得维护领导权威。

这话听着刺耳,但仔细想想,还真有点道理。

在体制内,会做事是一方面,会做人更重要。

还有个小王,名牌大学毕业,能力突出,人也踏实。

但他有个“致命”的缺点——不爱说话。

领导安排他做什么,他就闷头去做,从来不主动汇报,也不跟领导沟通。

结果,领导觉得他“缺乏沟通能力”、“执行力差”,提拔自然没他的份儿。

小王很委屈,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认可。

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在体制内,你不光要会干,还要会说,要让领导看到你的价值。

这三个例子,其实反映了一个普遍现象:基层管理者在提拔员工时,往往过于注重一些“软性”指标,而忽略了真正的能力和贡献。

什么叫“软性”指标?

说白了,就是领导的个人喜好、人际关系、甚至是一些“潜规则”。

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员工的晋升之路。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段子很火:“在体制内,提拔就像买彩票,能力是基础,关系是运气,领导的喜好是开奖号码。”

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也反映了很多人内心的无奈。

这种“漏骨”的提拔思维,虽然不符合现代管理理念,但却在很多地方真实存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

考核机制不完善。

很多单位的考核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在这种情况下,领导的个人喜好就成了重要的评判标准。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提拔过程不够透明,容易滋生暗箱操作和不正之风。

一些人为了升迁,不惜拉关系、走后门,甚至行贿受贿。

最后,一些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他们缺乏现代管理理念,不懂得如何科学地评价员工,更不懂得如何激励员工。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说实话,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但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完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让能力和贡献成为提拔的主要依据。

加强监督,提高提拔过程的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和不正之风。

加强对基层管理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领导力。

当然,这些都只是些想法,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体制内的事儿,复杂着呢。

不过,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得到解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