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之间来往:三不说,三不做,三不带,否则很掉价!

墨澜清风文化说 2025-02-09 02:30:31

常言道:“亲家登门,不值半文。”

亲家是因儿女缔结婚姻,才有了联结。

逢年过节,平时有事,都少不了上门走动。

两家相处得宜,子女受益,可若相处不快,子女跟着受累。

因此,应小心把握分寸和尺度,该讲究时讲究,该避讳时避讳。

亲家之间来往,一定要做到三不说,三不做,三不带,否则很掉价!

01 三不说

·大话不说

《金史》有云:“人之聪明,多失于浮炫。”

一个人虚荣心旺盛时,就容易夸大其词,滔滔不绝。

很多人在亲家面前亦是如此,想着被对方高看一眼。

于是,话里话外都是吹嘘炫耀财富、人脉、本事的大话。

时间一长,原本融洽的关系,也在高人一等的姿态中渐行渐远。

若是对方信以为真,来日求你帮忙援手,只会让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

谦和低调,有一说一,才能得到亲家的敬重,两家人的关系也会渐入佳境。

·怨话不说

《左传》有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没有人能面面俱到,事事周全,毫无过错。

亲家也是如此,礼节规矩,少不了有疏忽失误之处。

倘若心中不满,也不要当面抱怨不休,一味责备求全。

或是儿女在婚姻中一受委屈,便埋怨起亲家的家教门风。

但怨话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导致亲家心生不满怨恨。

能容就容,能谅就谅,言语积极疏朗,才能相处舒服,关系长久。

·气话不说

俗话说:“结亲如结义,两家莫生气。”

婚前婚后,从彩礼嫁妆,到日常相处。

两家人,自然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想法。

沟通交涉时,难免会产生分歧,滋生矛盾,心生不愉。

此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持情绪稳定,平心静气,消弭纷争。

最忌讳的就是任由情绪失控,口不择言,说出翻脸无情的难听话。

到那时,小事也成了大事,闹得不可开交,子女夹在中间无法做人。

既然已结成亲家,保持清醒理智解决问题,方是送给儿女最好的礼物。

02 三不做

·算计不做

《庄子》云:“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真诚坦荡,以心换心,是通往人心最好的桥梁。

而居心不良,背地算计,就是摧毁情谊最快的方式。

何况亲家庛本就微妙,稍有不诚都可能引起轩然大波。

出于一己私利,算计亲家,想占便宜,更是让人忍无可忍。

当面不说,心里早已鄙夷不耻,对你的儿女也会低看一眼。

待人以诚,才能赢得亲家的好感,这是为人的教养,更是处世的智慧。

·越界不做

曾国藩说:“与人相交,疏疏落落。”

守住边界感,是中国人约定俗成的社交礼节。

“亲家”这个词里,虽然有个亲字,但却并无亲缘。

如此更要保持距离,不插手对方的家事,不追问对方的私事。

摆正自己的位置,分寸不可差失,方可久处不厌,舒服自在。

·失礼不做

有道是:“亲家交礼,不交财。”

无论初结的亲家,还是多年亲家,都要礼数周到。

如登门时不两手空空、送礼送双不送单,无有失礼之处。

你越是有礼有节,有规有矩,亲家越能感到诚意满满,从而投桃报李。

今后的日子里,亲家才会更加用心经营与你家的关系,重视关爱你的儿女。

03 三不带

·攀比不带

王阳明说:“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与人相处,善于谦让为宜,攀比较劲是为不智。

亲家间,财富、地位、学识等方面难免存在差异。

一旦开始攀比,就可能升级为针锋相对,将儿女卷入风波中。

毕竟,比得过趾高气昂,比不过就酸言酸语,关系再难处好。

不带攀比之心,以和为贵,庄严家风,相处愉快,就是儿女的福气。

·偏见不带

《明史》有言:“偏生迷,迷生执,执而为我,不复知有人。”

当一个人心存偏见,就会固执己见,失去洞察能力。

好比,这世上并非所有婚姻都是门户相当,反倒贫富有别。

如果对亲家的家境不满,就带着偏见上门,处处挑剔中伤。

既显得自家缺乏涵养,也会伤害亲家的自尊,最后不欢而散。

收起你的偏见,予以最大的善意和敬意,才能顾全亲家的体面,助力儿女婚姻和谐。

·散漫不带

《战国策》有言:“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

和亲家来往,无论何时都要谨言慎行,小心经营和维护。

处好关系,为儿女考量打算,才是为人父母真正的远见。

若是来往频繁,就自以为亲密无间,心生散漫,举止随意。

如拜访时乱动人东西、不守餐桌礼仪、言语指指点点......

亲家必然会反感属于,怀疑你家的利益教养,儿女也被牵连。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慎言慎行,郑重以对,两家情谊方能日渐深厚。

0 阅读:1

墨澜清风文化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