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浪潮风起云涌,小小的芯片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的重视。几乎所有的硬科技产品,都离不开优秀的芯片支撑。随着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向纵深演进,整车企业也开始重新审视车载芯片战略和供应模式。
新势力汽车能不能造芯蔚来CEO李斌声称:“一颗自研芯片可以顶四颗英伟达芯片,从而降低每辆车BOM成本几百元。”
然而,这样的论点背后掩盖了重要事实:截至2024年,英伟达Orin X芯片在中国市场的千片级价格已经降至3000元人民币,交付周期也缩短至4周。
英伟达通过模块复用和规模效应,早已摊平成本,使主机厂不必为智驾算力支付高昂溢价。而且英伟达分解了Orin X和Orin N,让不同的车企选择可用的芯片。
5nm制程芯片整个开发费用,预估为10亿人民币,将这一成本摊到50万辆车上,开发成本就高达每辆车2000元,这里的费用包含了在台积电的流片费用,付给EDA工具、IP授权的钱,还有芯片开发中的失效检测等综合费用。
这种自研模式非但未能显著降低成本,风险非常大,因为这些团队并不是以开发芯片来核算商业模式,自研芯片是新势力在资本市场上证明“研发技术实力”的关键工具,更多是证明自己的能力,利用资本杠杆为企业运营争取更多时间和空间。
作为高阶智驾芯片市场的垄断者,英伟达起到的作用是为中国新势力的智能驾驶间接提供了“品牌背书”。消费者普遍认为“搭载英伟达芯片的车就是更好的车”,这种市场错觉短期内难以改变。
即便新势力的自研芯片技术上优于英伟达,其营销挑战也将极为严峻。而且你不是华为,你没有这个积淀,所以你的自研芯片并不能让消费者认为它和英伟达芯片一样好。
车规级MCU:验证周期是大关相比之下,车规级MCU芯片,如空调、BMS、刹车、转向、灯光控制芯片,这些芯片对制程的要求就没那么高,基本上都在16nm以上,不需要担心“造不出来”。
尽管如此,车规级MCU的国产化率仍然非常低。
全球接近98%的市场,都被瑞萨、恩智浦、英飞凌、赛普拉斯、德州仪器、微芯、意法半导等七大厂商占据。而华润微、三安光电这些中国车规级MCU企业,虽然近几年有上升势头,但体量上跟这些国际巨头还是无法抗衡的。
目前国内车规级MCU产品,主要应用在雨刮、车灯、车窗等低端应用场景。而电子助力转向、ESP、ABS、安全气囊、逆变器、BMS等相对高端的应用场景,覆盖较弱。
车规级MCU的壁垒,主要在于需要通过专业的车规级安全认证。认证周期长达1-2年,再加上设计、流片、量产,一趟线下来往往需要3-5年的时间。之所以限制如此严格,主要是因为相比智驾智舱芯片,车规级MCU出问题的后果非常严重,很多直接关乎生命安全,比如安全气囊失效、整车无法启动、ESP失效等等。
长周期认证,也是为了保证芯片在10-15年内能够保持安全可靠。
不过,长周期认证对于咱们的“追赶者”就不太友好了。等到费尽千辛万苦通过认证,巨头们早就推出性能更强的产品了。所以车规级MCU想要弯道超车,需要提前进行高瞻远瞩的布局。要抓住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变革的大趋势,从多功能集成的SOC芯片入手才有机会。
免责声明:
1、本号不对发布的任何信息的可用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声明或保证,并在此声明不承担信息可能产生的任何责任、任何后果。
2、 本号非商业、非营利性,转载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无意构成任何其他引导。本号不对转载或发布的任何信息存在的不准确或错误,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3、本号部分资料、素材、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所有转载都已经注明来源出处。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