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异姓王为何没有联合起来对抗刘邦?西汉封建消亡史!

时间如白马过隙 2024-09-01 14:58:37

高帝五年(前202年)二月,西汉初建之时,刘邦就正式分封异姓七人为诸侯王。

燕王臧茶,王都蓟县,封域上谷、渔阳、右北平等六郡;

韩王信,王都阳翟,封域颍川一郡;

赵王张耳,王都襄国,封域邯郸、巨鹿、常山三郡;

楚王韩信,王都下邳,封域东海、会稽、泗水等五郡;

淮南王英布,王都六县,封域九江、衡山、庐江、豫章四郡;

梁王彭越,王都定陶,封域砀郡一郡;

长沙王吴芮,王都临湘,封域长沙、武陵二郡。

七国合计共领支郡二十二,占汉初疆域的一半,中央仅领二十四郡之地。

刘邦实行封建明显非己所愿,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英布、彭越、张耳等人通过楚汉之争已经手握重兵,占据要地,形成割据之实,刘邦不得不以封建的手段来换取他们的效忠。

当年韩信请封假齐王,刘邦虽不情愿,但也不得不封其为真齐王。所谓封建不过是对现实的暂时低头而已。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因此刘邦在第二年便开始亲自动手逐个翦除异姓王,并最终于高帝十二年将其削得只剩下一个最弱的长沙国。

这一工作整整用了六年,比楚汉战争还长了两年,不可谓短,但为什么这些异姓诸侯没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刘邦?反被各个击破呢?

原因有三:

其一,缺乏信任与统一领导。

异姓王之间缺乏信任,难以形成统一的联盟。

他们虽然在名义上隶属刘邦麾下,并共同击败项羽,但之间并没有多少联系和战友情。比如韩信、彭越、英布三人,楚汉相争时韩信在北攻城略地,彭越在荥阳一线辅助刘邦打游击,英布则在南牵制、堵截项羽,除了垓下之战,三人是否见过面都两说。

再说他们之间本就存在猜忌和竞争,与刘邦的合作也更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彭越未能封王又是第一批站出来反对项羽的人,为了自保只能依附于刘邦;英布受到项羽的猜忌被其所败,又被刘邦收留掺了沙子,自然支持刘邦;而韩信受刘邦超擢,又满足了封王的要求,也要相助刘邦。

所以,当韩信在齐地强大时,彭越、英布等并未与其合作,而当刘邦对韩信下手时,其他异姓王也没有积极响应支援。

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帮助韩信对抗刘邦,可能会引火烧身,而且也不确定韩信在危机解除后是否对他们构成威胁。在他们看来,韩信来自汉军系统,他与汉王的相斗未尝不是鹬蚌相争。

另外,他们之间以前没有从属关系,现在也没有主次之分,谁受谁领导根本就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错过了联合抗汉的机会。

其二,实力不均与形势各异。

异姓王的实力参差不齐,面对刘邦的打击,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比如,韩信军事才能卓越,其兵力和影响力在异姓王中都比较突出,但当刘邦伪游云梦时,其他异姓王都不敢贸然行动,当然也存在坐山观虎斗的心思。

燕王臧荼实力较弱,在刘邦的军事压力下很快被消灭,诸侯根本来不及反应;韩王信因处于边地,在刘邦的怀疑下只能与匈奴勾结,其他诸侯自然不屑与之为伍;而长沙王吴芮从始至终就抱定了当缩头乌龟,实力被一削再削。

后期最强的英布则从一开始就错估了形势,认为凭一己之力就可对抗刘邦,其他诸侯王被灭,在他看来未尝不是给自己消灭竞争对手。

不同的异姓王面临不同的形势,自然无法统一行动。

其三、刘邦的策略与手段。

不得不说世人低估了刘邦的军事才能和手段。

刘邦自己虽然说,取天下靠的是萧何、张良、韩信三人,但他毕竟也是一位马上皇帝,作战从不落于人后。

楚汉争霸正面硬抗项羽的一直都是刘邦而非韩信,霸王的战力之强绝非其他诸侯可比,世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而且,刘邦和项羽也是有胜有负,彭城大败后,他不仅以自身为饵(很少离开荥阳前线)不断逗弄项羽,在荥阳与其死瞌两年多,还能分出兵力让韩信、曹参北上,攻取燕赵之地,后来更是在阳夏、固陵、陈下三次正面击败项羽,最终才有了垓下一战前的大好形势,这样的表现绝非他自己所说的“躺赢”。

在分化瓦解异姓王上,刘邦更是体现了自己超卓的政治智慧和权谋手段。

他一方面对一些异姓王进行安抚和拉拢,如对长沙王吴芮、赵王张敖(张耳早死,刘邦把和吕雉生的唯一长女鲁元公主嫁给了其子张敖)采取较为温和的策略,使其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又以果断的军事行动迅速打击反叛的异姓王。

比如对实力最强的韩信。垓下之战后,他第一时间就夺了韩信的军权,并将其迁封至楚地,这样既使韩信失去了根基,又让其他诸侯不至于反应过度。

刘邦还运用政治手段,如以谋反等罪名对异姓王进行打压和制裁,使其在政治上占据主动。

比如对彭越,在其未听命出兵时,借机将其流放,然后又通过吕后处理掉已失去爪牙的韩信和彭越,这样既可委过于人,又使其他异姓王更加恐惧和不安(吕雉的残酷手段起到了震慑作用),不敢轻易联合反抗。

此外,刘邦还得到了众多大臣和将领的支持,使其在资源和军事力量上更加处于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对一部分较弱的异姓王采取了果断的军事行动。

比如,在平定燕王臧荼、韩王信、陈豨等叛乱时,刘邦都果断出兵,以迅雷之势逐个击破,根本不给其他诸侯反应的时间。

刘邦善于将将的长处在这些平叛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陈豨反后,常山郡二十五城中有二十城跟随造反,赵国相周昌建议把常山的郡守、都尉统统斩首,刘邦却认为这是自己实力不足的缘故,不仅赦免了他们,还保留了他们的职务。

后来,刘邦又让周昌寻找赵国能带兵打仗的人才,周昌推荐了四人,刘邦一见便破口大骂:“这些臭小子能打仗吗?”周昌和这四人都羞愧地匍匐在地。刘邦却话锋一转,不仅都给了一千户食邑,还任命他们为将。

你说,这些人能不为刘邦效死吗?后来陈豨的很多部将被诱降皆因为此。

刘邦讨伐卢绾时曾下过一道诏令:燕国六百石官,只要不跟随卢绾,都爵升一级;随之但能醒悟者,不仅不予追究,也赐爵一级。于是刚开打,燕国的官吏就纷纷投降。

正如王陵所说,刘邦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但刘邦却能使人攻城略地,“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而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所以失天下也。”

项羽以力胜,韩信以谋胜,但在攻心这个领域,他们都差刘邦好几个段位。

英布谋反前曾说了这么一句话:“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

韩信和彭越是英布最忌惮的两个人,但二者已死,刘邦又年老,不能亲征,“故遂反”。这说明什么,说明在英布看来,刘邦亲征与韩彭带兵是一样的,都为其所惧。

刘邦的能力也是他们不敢主动联合造反的原因之一。

西汉封建消亡史

刘邦消灭异姓王并不是西汉封建的结束,而是开端。

刘邦逝世前10王国、15汉郡

至高帝十二年,“同姓为王者九国,唯独长沙异姓……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于天子。汉独有……十五郡。”

也就是说,刘邦死前,诸侯王所占疆域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许多,汉中央由原来的二十四郡变成了当时的十五郡,只不过是,七大异姓诸侯变成了一异姓九同姓诸侯。

楚王刘交,王都彭城,封域彭城、东海、薛郡三郡;

齐王刘肥,王都临淄,封域胶东、胶西、济北、琅琊等七郡;

赵王刘如意,王都邯郸,封域恒山、中山、巨鹿等六郡;

代王刘恒,王都晋阳,封域太原、雁门、定襄、代郡四郡;

梁王刘恢,王都定陶,封域砀郡、东郡二郡;

淮阳王刘友,王都陈县,封域陈郡、汝南、颍川三郡;

淮南王刘长,王都寿春,封域九江、衡山、庐江、豫章四郡;

吴王刘濞,王都广陵,封域东阳、吴郡、郸郡三郡;

燕王刘建,王都蓟县,封域广阳、上谷、渔阳等六郡。

长沙王吴臣,王都临湘,封域长沙、桂阳、武陵三郡。

至于刘邦为何没对吴芮下手,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吴芮选择彻底“躺平”,一点反抗的心思都没有。

除了行事低调(在封地内宣扬“和平共处”,大力推广水稻,什么好事都干,就是不发展军事)外,吴芮还主动把自己的地盘,划出一部分交还给中央,让刘邦直接派人接管,就连手里的军队,也交出了很大一部分,给了刘邦的堂哥荆王刘贾。

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自然也乐得树立一个“君臣相爱”的典型,让吴家在西汉袭封五代长沙王,善始善终。

除了吴臣,其余九大诸侯王皆是刘邦至亲,其中除楚王刘交是其弟,吴王刘濞是其侄外,余皆其子。这时九同姓国与异姓长沙国总封域达到了41郡,刘邦自领的汉郡,比高帝五年时更形缩小。

除了以上同姓与异姓诸侯(又称内诸侯),还有所谓的外诸侯,他们只是称臣纳贡而已,不受汉王朝控制,其领地也在汉初疆域之外。

高帝时期共封外诸侯三人:五年封故越王亡诸为闽越王,王闽中;十一年封秦南海尉赵佗为南越王,王南海、桂林、象郡;十二年封“越之世”南武侯织为南海王,地在闽越、南越、淮南三国之间。

王国的总实力远大于中央,自然给后世的文景二帝造成了困扰。

文帝末年17诸侯、24汉郡

汉文帝刘恒实行“以亲制疏”与“众建诸侯”(可以看做推恩令的雏形)的策略,徙亲子淮阳王于大国梁国,分齐为七,分淮南为三。

这一方面使王国数目增加,但封域大大缩小。至文帝后期(前164年),共计有17诸侯,即高帝末年的9国(淮南王刘长因图谋叛乱在文帝六年被除封)加上济北、济南、淄川、胶东、胶西、城阳及庐江、衡山8国。

另一方面,部分王国徙置或废除为汉郡,加之又把汉郡划小,故使汉郡总数也有所增加。如淮阳王徒梁,淮阳郡归汉所有;齐一分为七时,琅邪郡归属中央;河间国除,其地入汉,分为河间、勃海、广川三郡。故与17诸侯同时并存的汉郡有24郡之多。

众建诸侯之策在文帝时尚未遍及所有诸侯国,故仍有地兼数郡的王国存在,如吴、楚、赵、代、燕等。

异姓长沙王则恰好在文帝的最后一年亡而无后,依例国除,其所属三郡也尽归于汉。

可以说,文帝通过以亲制疏与众建诸侯两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诸侯王的总实力并没有被完全削弱,只是单个诸侯的实力因为控制郡数的减少而有所衰减。

景帝后期25王国、43汉郡

景帝登基伊始即封亲子六人为王,新立临江、淮阳、长沙等六国;又采用晁错“削藩”之策,相继削赵之常山,楚之东海,并打算削吴之会稽与鄣郡,从而引起七国之乱。

临乱之前是22王国与24汉郡并立之势。这22国是上述六国及前代原有之16国(少了长沙国)。

乱平之后,各王国支郡收归中央所有,同时景帝又封七子为王,以部分汉郡及所削支郡置国,继续实行以亲制疏与众建诸侯之策。

至中元六年(前144年)西汉王朝共有25诸侯国,王国总数达到最高。同时,由于王国支郡悉属于汉,汉郡总数也达到了43之多,这就是《史记·诸侯王表》所说的“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谪削地,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淮南、长沙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咸纳于汉”的局面。

自此,王国地仅一郡,地位也等同于郡,封建制名存实亡。

武帝与成帝间推恩及削县

武帝行推恩法,继续蚕食王国领域,以后历代皆奉行此法,直至汉末。

推恩令名义好听,是使诸侯太子以外不能继承王位的诸侯子都能沾沐皇恩,得以封侯,实际目的却是要将这些侯国纳入汉郡之中。

而且实行推恩令貌似自愿,实为强迫,有多少王子,则须分封多少侯国。王室一般多产,故侯国之封前后竟有数百之众,几代以后,绝大多数王国就已经封无可封。

古代四大阳谋,绝非浪得虚名。

另外,从景帝开始就对犯法诸侯实以削县惩罚,如景帝二年胶西王有罪,就削去胶西国封域大半,武帝以后更是如法炮制,甚至加倍以罚,如元朔中削梁孝王八城,成帝元延中又削梁五县;又如宣帝时长沙刺王有罪,亦削八县。

诸侯王动辄得罪,削县之事不绝于史。因此推恩与削县两个办法使王国领域不断缩小,汉郡不断增加。

至成帝绥和年间(前9年左右),全汉共有19个王国和84个汉郡,虽然王国数量占到郡国总数的近1/5,但一共只领123县,仅占西汉总县数1587县的1/13而已。

至此,再也没有一个王国能与汉中央对抗了。

0 阅读:49
评论列表
  • Long 2
    2024-09-01 20:32

    来不及,刘邦下手太快了。异姓诸侯的思想和刘邦不在一个水平线,当异姓诸侯还在犹豫的时候刘邦已经动手了

时间如白马过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