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车窗外的景色从高楼大厦逐渐变成了乡间小路。小时候熟悉的田野、河流、还有那些蜿蜒的小径似乎都带着模糊不清的记忆。车子开到村口时,我心里忽然一紧,那种久违的熟悉感夹杂着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村子里的老人坐在屋檐下搓着烟袋,看到我,还热情地打招呼,“你是老张家的吧,好久没见了,回来了啊!”我笑着点点头,却心里有些发酸。老张家,这个称呼让我一下子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段有父亲陪伴的日子。
步行到家门口时,我停下了脚步,愣住了。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些恍惚——小时候我熟悉的家,已经变得破败不堪。曾经那扇父亲亲手粉刷的大门,如今漆皮剥落,斑驳的木纹露了出来。门口那棵老槐树依然挺立,但树干上的裂痕和掉落的枯叶昭示着它经历了岁月的摧残。小时候,每到夏天,父亲总会在那树下摆一张竹床,躺着给我讲故事。如今床没了,故事也成了回忆。
我推开门,屋里一片冷清。灰尘覆盖了每一件家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时间的侵蚀。那个父亲用了一辈子的木桌还在,上面却落满了蛛网。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我们一家人最后一次合影。父亲站在最中间,笑容爽朗,而我还站在他的身旁,拉着他的手。照片里的时光定格在某个幸福的瞬间,而现实却早已走远。
侄子的婚礼热闹非凡,家族里的人都聚在一起。大家围坐在一处,说着喜庆的话题,可我却始终找不到那份熟悉的亲切感。吃饭的时候,乡亲们聊起了父亲,说他当年有多热心肠,又有多能干。我低着头吃饭,心里却渐渐湿润了。原来,不只是我在怀念父亲,他的影子还深深印在了这个村庄的角落里。
夜晚,婚礼结束后,我独自一人又回到了老宅。月光洒在庭院里,四周安静得只听得到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我坐在父亲以前常坐的那块石头上,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的画面。那时,我总是围着父亲转,问这问那,而他总会摸摸我的头,耐心地回答。如今,这石头还在,他却不见了。我终于明白,父亲的离去不仅带走了我的亲人,也带走了这个家曾经的灵魂。
第二天清晨,我站在门口,看着面前的老宅,心情复杂。其实,老家并未真的改变,它依旧是那片土地,依旧有村民的笑声和熟悉的风景。真正变了的,也许是我自己。我开始害怕面对那些过往,害怕看到父亲不在后的空落感,害怕触碰那些深埋的思念。可正是这次回来,我才知道,老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情感。它承载着父亲的记忆,承载着我成长的轨迹。
离开时,我站在村口回望,心中有了一种新的释然。或许以后我还会回来,或许老宅终将被时间掩埋。但不论如何,这里永远是我的家,是父亲的家,是我们一家人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