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摊”是不是被误读了?

新京报传媒研究 2024-12-24 01:20:44

文|王可(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房地产新政历来都是媒体重点关注的报道领域。上周末,一条“取消公摊”的新闻,让关注这一行业的人们精神一振。

01 “取消公摊”热度超高

根据媒体报道,多年来备受关注的“公摊面积”近日在多地出现了新变化。

12月17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发文明确,取消商品房销售价格限价机制,鼓励实行“现房销售”,逐步推进“取消公摊”。12月12日,湖南省衡阳市发文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商品房销售实行套内建筑面积计价。更早的时候,肇庆市、合肥市、湘潭市等都提出逐步“取消公摊”。

“取消公摊”四个字似乎有着极大的魔力,相关新闻在网络平台短时间内就引发大量转发、评论。

而“公摊”之所以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和不少人曾经被“公摊刺客”背刺过不无关系:

| 2010年,山东省高密市曾出现一处楼盘, 多部门联合验收文件显示公摊系数高达52.35%,被称作“史上最牛公摊面积”。

| 2018年,新华社披露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获利,频频打起住房公摊面积的主意,“买100平方米得70平方米”,个别商品房公摊面积比例甚至超过50%。

| 去年,中国新闻周刊曾披露,女子买69平方米公寓有37平方米是公摊。

因此,公摊面积似乎成了全民公敌,“取消公摊”的新闻一出,自然热度超高。

02 流量来自读者“误读”

这一次的房产新政,其实只要稍加注意,就能从稿件原文中得出结论:所谓的 “取消公摊” 仅仅是 “按套内面积计价” 的一种别样表述,并非字面意义上“公摊面积从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对“公摊”本身并无实质影响的一条消息,为何能带来超高流量,很大程度上是读者对于标题中“取消公摊”说法的误读。

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取消公摊”作为题眼被写进标题。受限于新媒体表现形式,没有了主副标题的区分,仅看题目很容易错误的理解新政内容。

然而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下,流量似乎成为了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

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读者的点击与关注,达到第一时间“吸睛”的目的,对于时刻处于“花样比稿”中的各路媒体来说,都是重要的KPI。

于是在“取消公摊”话题中,公众对房地产政策长期以来的敏感与焦虑情绪在“误读”中支撑了流量。

这也导致在大部分新闻稿件里,媒体需要花大篇幅进行针对政策的解释和梳理,不仅要解释“是什么”,更要聚焦“为什么”。

将这一相对专业的政策调整对读者认知造成的影响,转变为正确的政策理解,也正是政策解读类稿件最基础和必要的作用之一。

03 政策解读多写“为什么”

实际上,“取消公摊”涉及房地产市场诸多环节与利益关系的政策调整,记者有责任也有义务进行深入、全面的剖析。

但不少媒体停留在“取消公摊”的表面意义,却没有深入挖掘 “按套内面积计价” 背后的复杂内涵与潜在影响。

更多的诸如这种计价方式的改变对房产交易价格的实际波动、开发商的成本核算策略、购房者后续物业费供暖费的计算等方面,都会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等,也都是需要深入研究与阐释的关键问题。

所以报道政策新闻时,媒体应当以服务公众、促进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实反映政策全貌及其对各方的影响。

通过采访政策制定者、行业专家、市场主体以及普通民众等,获取全面的信息与多元的观点,呈现一个立体、真实且富有深度的政策解读。

毕竟,比起“是什么”,读者更关注的一定是“为什么”。

校对 | 李立军

主编推荐

0 阅读:22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