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地区民意机构通过了“选罢法”“财划法”“宪诉法”等三大法案。
不少台媒将这“三法”称为是“顺应民意”“合乎法治”的。
但赖清德却随即发文痛批“三法”,无视民意、未经过充分讨论。
此举无疑从侧面反映出了台湾地区目前“朝野”矛盾之大。
媒体人谢寒冰表示:“赖清德可能不避嫌,继续让大法官‘释宪’”。
法案通过背后的“朝野冲突”
12月20日,民进党在前一晚破窗闯入了会议议场,12小时后,国民党又“绝地反击”,反攻抢回了主席台,最终通过了“三法”。
在《选罢法》中,它对现行的罢免程序进行了调整,规定公职人员罢免案的提议人、联署人,必须在提议时,附上本人身份证的正反面复印件。
这一改动直接将“上奏折”的方式变得更加透明,有利于减少罢免案的提议。
但另一方面,这一改动表面上像是维护政治稳定,实际上却与掩盖自身执政弱点有些许相似之处,这一法案的通过将对民进党以及赖清德有很大的好处。
那就是,除非赖清德下令,否则那些民进党代表不会被罢免。
“宪法诉讼法”部分,国民党支持民众党党团版本,即大法官未达到15人时,台湾地区领导人应在2个月内补足提名;参与评议的大法官人数不得低于10人,做成“违宪”宣告时,同意“违宪”宣告的大法官人数不得低于9人。
但由于现有大法官仅剩8人,如果此次大法官提名未有超过2人通过,“宪法法庭”将暂时停摆。
国民党党团总召傅昆萁称,此法案的通过,应该任命全民大法官,而非“赖友友”大法官。
台湾地区知名媒体人谢寒冰就此说道:“按常理来说,‘大法官’应当回避,可民进党搞不好会叫‘大法官’接着出来‘释宪’”。
《财划法》的修改,竟是时隔25年的再次修正,正因为修正,还为朝野带来了更大的争议。
民进党总是喜欢将逻辑颠倒,原本这项法案可以表示为:“对各个地方县市都有好处”,可他们硬要说:“国民党民代柯志恩通过‘财划法’后,高雄之拿到了‘六都’中最少的钱”。
无疑是将“脏水”泼到了国民党民代的身上,谢寒冰表示:“如果不是柯志恩,高雄一分都拿不到。”民进党的这种逻辑令人“啼笑皆非”。
“三法”通过后,赖清德却“急了”立马在社交媒体平台声称,“立法院未经过充分讨论、无视民意”,并且表示将对“三法”,“穷尽一切的救济手段”。
而行政院长卓荣泰附和称:“天灾来时,地方政府要自己勇敢面对。”
赖清德的话更像是利用卓荣泰“行政院长”不副署,法案不生效的规定,来否定最新通过的“三法”。
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民进党就可以诱导在野党“倒阁”。因为,他们有十足的信心,认为国民党不可能为了“三法”而对当局“倒阁”,解散“立法院”。
而且民众党刚刚通过投票争得了一席关键位置,更不希望轻易解散再次重建,那么自己有可能会再次落选。
不少议员表示,民进党与野党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台湾地区的民众生活发展,更像是为了满足少数当局的利益,而非大多数民众的利益。
但这样戏剧的“朝野冲突”却一直在上演,面对如此的情景,民进党或许可以用自己的政治手段,为自己“翻盘获胜”,可一日、两日、多日的针锋相对之下,台湾地区的民众,会满意吗?
“双标”的民进党
近年来,民进党对“程序正义”的强调频频成为他们自我标榜的金字招牌,而在这次法案争议中,“程序”再次成为焦点。
2019年,民进党以雷霆手段修正“公投法”。从提案直接付诸二读,再到三读通过,全程没有实质性的协商与讨论,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强行将公投绑大选的机制“取消”。
但当时的赖清德并未发出半点质疑,或许在那个时间节点,程序本身只是政党操作的工具,与“正义”无关。
2022年的“会计法”修正案通过后,一些涉及贪污的案件立马就可以合法除罪。
这一举动引发外界极大质疑,尤其是修法的时机与内容是否为特定人士量身定制,比如让赖清德的亲信马永成得以免罪?
这样的巧合让民众产生了“法为人设”的印象,在这个案例中,民进党高层集体沉默,一句反对的意思也没有表达出来。
如今,当赖清德对“程序错乱”“未经过充分讨论”提出质疑时,这种反差无疑让人感到荒谬。
信息来源:
环球网——打“恐吓牌”?“三法”通过,民进党声称“穷尽一切”手段对抗2024.12.23
海峡导报——“三法”通过赖清德急了?谢寒冰:可能又要让“大法官”“释宪”2024.12.22
海峡导报——赖清德称三大法案无视民意,黄国昌痛批赖操弄人民情绪、破坏法治2024.12.22